信息素养教育与新生写作课整合式教学研究——以南方科技大学“写作与交流”课为例

来源 :图书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lphi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信息素养”是近年来信息科学和高等教育领域高度关注的一个新概念.写作与信息素养密切相关,把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写作教学中,打破学科壁垒,使二者相辅相成,是拓展大学图书馆服务与发展“新文科”的必要途径之一.南方科技大学自2018年开设新生“写作与交流”课以来,尝试把信息素养教育整合到写作课中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写作课中嵌入信息素养教育对于低年级大学生的学术训练尤其重要,为跨学科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人地关系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官亭盆地(35°49′~35°54\'N,102°36′~102° 56\'E)不仅是东西方交流的关键节点地区,还是探究气候变化与生业经济、古文化兴衰关系的重点区域.然而,已经开展的木炭分析工作主要集中于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北部、陇东和陇西等地区,官亭盆地的木炭分析工作则为空白.齐家文化时期(2200~ 1600 BC)至辛店文化时期(1400~ 700 BC)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环境背景以及先民为适应环境变化所采取的策略尚不清晰.针对上述问题,文章
文章详细记述了产自安徽繁昌癞痢山东裂隙堆积的异仓鼠化石.化石产地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繁昌,与著名的人字洞古人类活动遗址相距仅数米,2020年我们首次对该裂隙堆积进行了系统发掘,已采集到数百件哺乳动物化石标本,其中异仓鼠属(Allocricetus)化石居多.异仓鼠属在我国最早的地史记录为上新世早期,最晚则延续到中更新世的周口店期,而且常与重要的古人类遗存伴生.东裂隙的标本依臼齿尺寸较大,Ml的前边尖从前面二分且唇侧者稍大、无前小脊刺发育且中脊较短,m1缺失下中脊,m2下中脊发育较差,m3发育下中脊并伸至齿缘
作品识别是书目数据重构的关键的一步,并决定了所有的后续操作.书目世界的作品概念继承自潘尼兹,经过柳别斯基等人的阐述,最终确定了书目数据作品与载体的二分法.可操作性的作品识别可以在具现化的文本层面实现.指称作品的题名、所有署名的责任者,以及基于用户研究确认的语种共同构成识别作品的基本元素.同时,在作品模型中引入顶层的抽象实体——超级作品,实现对相关作品的聚合,并最终形成作品家族.随后,根据语种、汇编类型对CNMARC数据进行分包,由简入难,依次对每类数据制定相应的作品识别方案.并以非翻译类单语种文献、翻译作
考古遗址中的木炭遗存是重建过去局地木本植被群落组成、植物多样性、景观生态格局以及探索人地关系的关键生物指标之一.对于具有特殊性质的烽燧遗址,木炭是一种用以解读可能与烽烟传递军情、戍守人员生活用火密切相关的特定薪材的地质档案.文章对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遗址出土的大量木炭样品进行筛选、鉴定和定量分析,以了解驻防先民对烽燧薪材的选择,重建当地的植被生态和景观.木炭显微结构观察结果及树种数量百分比统计显示,有4种木材被选作薪材,包括数量百分比最高的柽柳属(Tamarix sp.)(83.63%)和数量百分
北京汉代路县故城遗址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20年在IVT3003J4发掘中,在井底的木水桶里清理出1件褐家鼠头骨标本,其颅全长47.88 mm,颅基长47.50 mm;齿冠使用磨蚀痕迹严重.通过测量数据和磨耗使用痕观测,该个体是我国考古中发现的年龄最大、体型最大的个体.其上颌颊齿还明显存在左、右使用不均衡情况.在我国动物考古中,该褐家鼠遗骸是从水井考古中发掘出土的唯一一例,同时也是我国城市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例褐家鼠遗骸.该发现对研究自然界褐家鼠生态演化、我国古代城市何时出现褐家鼠与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文化传承,也能在这一服务育人中承载起“立德树人”教育这一神圣使命.阅读推广活动是内化式“立德树人”有效载体,红色主题阅读、经典品读、深阅读省思、真人图书的榜样力量、文化空间育人等是德育的主要路径.在此过程中,应当突出德之思想、挖掘德之内涵,实现阅读推广活动的多重目标兼容.
超导开关是实现超导装置闭环运行的重要组件,在集成电路中可作为低功耗高速通断的电子器件.概述了超导开关的工作原理,介绍了机械式、热控式、流控式、磁控式、光控式和高能粒子注入式超导开关的研究现状,总结分析了不同控制方式超导开关的工作特点和适用场景,可以为超导开关选型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以及艺术价值,对于这些资料的整理、揭示及研究将对中西文化发展及交流史的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在研究DCRM(B)、RDA两个规则的基础上,以美国各机构珍稀文献规则实施情况及PCC标准记录要求为参考依据,结合RDA(3R)的要求,提出本地化规则中一些难点与重点的解决建议,探究适合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编目规则的路径,也为其他类似图书馆的外文古籍书目编制提供参考.
作为草原丝绸之路的起点,辽西地区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文章对辽宁省建平县水泉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 表明,在出土的409件可鉴定脊椎动物骨骼中,家猪(Sus domesticus)骨骼可鉴定标本数(NISP)占比为63.75%(最小个体数(MNI)为14件,占比35.90%),显示家猪为水泉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先民主要的肉食来源.以家猪为主的家畜饲养业,也侧面反映出该遗址相对发达的农业经济.绵羊(Ovis aries)和黄牛(Bos taurus)的骨骼NISP占比为22.22%(
该文旨在调查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用户使用情况,分析用户流失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优化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依据.通过对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乡村服务点进行田野调查,以S-O-R(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为基础,运用扎根理论作为分析手段,采用实地走访和半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语料,使用质化研究软件Nvivo11对其梳理与分析,揭示了用户流失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刺激、有机体、反应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用户流失行为模型,并结合模型中替代品、信息素养、信息、服务系统环境综合因素对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