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学新加坡吗?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lip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世界上,凡是经济发展良好,而且秩序也良好的地方,都是有可学之处,新加坡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学新加坡,要学人家的可学之处,把这可学之处的东西拿来装备自己,约束自己,做好向民主法治社会过渡的准备。
  
  中国官员喜欢学新加坡,据说每年都有大批的官员去新加坡进修,有的还拿学位。新加坡经济发达,虽然政治民主口碑不佳,但治理状况良好,老百姓大体各安其位,法制意识超强,说那里的人个个奉公守法也许有点夸张,但百分之九十以上自觉守法肯定是没问题的。一个经济发达,而且秩序井然的华人社会,对于中国官员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毕竟新加坡仅仅是个弹丸之地,一个港口城市,位于马六甲海峡的要道,得天独厚,可以借过境贸易自肥,跟中国有着天壤之别。中国的治理若要学新加坡,似乎天然的条件就不具备。换句话说,国情有严重的差异。
  当然,中国学新加坡,如果照搬他们的经验,自然不行。尤其他们的治理经验,放在中国,基本上属于风马牛不相及,方凿圆枘对不上。但是,作为从威权到民主的过渡阶段,一个法制化的后威权体制,新加坡目前对中国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在我看来,新加坡的成功,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他们有一个理性的官僚体制,二是有一个具有威信的法制结构。事实上,不是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保证了新加坡的稳定,而是这样两个制度化的成果,维持了新加坡几十年的繁荣。
  尽管相当多的中国人对民主有着高度的热情,但是,作为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帝制历史的古老大国,无可否认,建设民主体制,路还是相当长。在经历了高度的专制的过程之后,社会极度萎缩,民众是以原子状态生存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公民社会发育期,民主制度即使建立了,民主也难以实现。在后威权时代,经过一个法制化的过程,逐渐养育公民社会,不失为一条稳妥的道路。
  事实上,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初,当政者的确有意走法制化的道路,明显有政治问题法律解决的设想。一度中国的法律热、立法热,都跟这种路径选择不无关系。按照这个路径走下去,法制化是可以期待的。只是近年来,法制化的过程似乎遇到了障碍,不仅道路的选择遇到了瓶颈,连司法的技术改革,也出现停滞。依法行政的口号,已经提出多年,在刚提出的时候,各个政府部门还紧张了一段,着手学习和应对,但是,后来居然没什么人提了。曾经相当惹人注目的民告官,也基本偃旗息鼓。只是在这几天,国务院才旧事重提,再次强调依法行政。
  另一方面,像新加坡那种理性的官僚制,在我们这里,似乎连雏形都没有。虽然在压力体制下,中国的官僚制效率还不算低,但却问题多多,尤其是腐败问题,迄今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加以遏制。各地纷纷出台的反腐高招,有印台历的,有制作反腐电脑保护屏的,还有做廉政操的,听起来都像是闹剧。监督腐败的机构,没有哪个国家有我们这么多,纪委、反贪局、监察部、审计部门等等一长串,但反腐的效果,却难以恭维。中国目前官民矛盾尖锐,冲突严重,已经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最主要的毒瘤。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反腐乏术。而反腐乏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始终没能建立一个理性的官僚制。
  就目前而言,尽管也实行了公务员考试,也部分地推行了官员的公推公选,但是,从整体上看,官员的选任制度,还远远没有法制化。官员的进出和升迁,人治的因素依然很重,很多地方,都是党政一把手说了算,即使组织部,也只能进行选任的技术操作。因此,人事的腐败,实际上是最大的腐败。不仅如此,我们的行政机构,在政务操作上,也有着过去时代太多的痕迹,离法制化程序化距离甚远。很多地方到现在依然是运动行政思维,周期性搞运动,紧一阵松一阵,全无一定之规。同时,权大则口衔天宪,制度规定再好,也架不住领导一句话,领导一句话,制度门槛和禁令都会被踏平。
  吊诡的是,我们这么多官员去新加坡学习,却很少有人学到了守法、守规矩,学到严格遵守程序的新加坡官员的行为方式。只羡慕人家管老百姓管得严,人家的老百姓听话。但是,在人家那里,官员更守法,更讲究程序的风格,却被我们的官员有意淡忘了。回来之后,照旧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那么高昂的学费,看来是白交了。
  这个世界上,凡是经济发展良好,而且秩序也良好的地方,都是有可学之处的,新加坡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学新加坡,要学人家的可学之处,把这可学之处的东西拿来装备自己,约束自己,作好向民主法治社会过渡的准备。
  
  张鸣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武夫治国梦》、《乡土心路八十年》、《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等。
  
  
其他文献
在Facebook上卖电影票,迪士尼是第一个吃螃蟹者。当越来越多的广告主盯上SNS这个消费金矿,如何掌控和利用好社交营销就成了一个新问题。    当迪士尼遇到Facebook,两者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继去年12月底任命Facebook的COO桑德博格为公司独立董事后,迪士尼一直在试图为彼此寻找更多的交集。现在,机会来了,电影《玩具总动员3》的上映为二者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契机。  随着《玩具总动员3》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正在对转基因三文鱼进行最后阶段的评判,并决定是否将它们投放食品市场。如果这个转基因三文鱼新品种获准上市,它将是第一种可被人类食用的“转基因动物”,但公众似乎并不买账。    山姆大叔们的早餐通常都是一碗营养又美味的牛奶冲玉米片,不过他们在超市购买牛奶和玉米片的时候,一般都会很仔细端详包装盒上是否贴着“转基因”的标签,因为据美国食品加工产业协会的估计,美国市场上75%的
英国记者调查发现,日本竟在会议开始前偷偷与IWC多个小成员国官员私下接触,以美色和金钱换取他们对捕鲸行动的绝对支持。    一直以来,以科研之名捕食鲸鱼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此举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6月21日,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在摩洛哥召开会议,探讨是否取消已实施24年的商业捕鲸禁令。英国记者调查发现,日本竟在会议开始前偷偷与IWC多个小成员国官员私下接触,以美色和金钱换取他们对捕鲸
他是一名作家,但他自己的故事比他的作品更惹人关注。他调侃自己是“高级外省人”,将台湾人戏称为“台巴子”,被绿营贴上“急统派”的标签,也因发表“不当言论”而被马英九当局撤职,他觉得自己“很光荣”。在身份认同缺乏共识的台湾社会,郭冠英仿佛是一名异类。    在蓝绿分割、“中国”字眼似乎成为禁忌的台湾社会,年过花甲的郭冠英仿佛是一名异类。  2006年至2009年间,他以“范兰钦”的笔名陆续于blog和
现在,毒品已经从单纯的追求刺激上升到引领时尚、消费享受、身份确认。同时,吸毒也意味着可以打进一些圈子、接受某种文化。    南都周刊:近年来,在城市毒品消费上有什么新的趋势?  邱泽奇(以下简称“邱”):新型毒品,如冰毒等派对毒品因为其娱乐性质逐渐流行起来。新型毒品最早是在欧洲的室外舞会上出现,后来就搬进室内,以俱乐部形式开展活动,所以叫派对毒品。因为近年来我们国家娱乐活动日渐多元和开放,人们在娱
光耀是一个有点另类的地产公司:其他企业的广告一般都是房子修好后再出,光耀却是房子还没影,广告就得先有谱,一般楼盘,设计团队和销售团队分开工作,光耀却要两个团队融合,格调一致;一般地产企业的模仿对象都是业内的领先者,住宅如万科,商业如SOHO,光耀的学习对象却是IT公司苹果。     这是一个有点另类的地产公司。  一般企业的模仿对象都是业内的领先者,住宅如万科,商业如SOHO,光耀的学习对象却是美
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下,黄金投资热潮再度袭来。有投资就有风险,黄金投资的风险不亚于股票投资。虽然从长远看,即便最保守的机构也认为金价将重返1000美元以上,但在目前金价振荡不安的时候,也许我们还不必急着入场。    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当2008年全球经济和金融形势一片萧条时,黄金正是抗跌性最强的投资品种。进入2009年,全球投资黄金的热情依然高涨,世界黄金协会发表报告显示,今年首季全球零售投资需求比
台湾当代艺术家陈界仁的批判中充斥着“统治阶级、买办、资本家”等“很土”的话语。他会不停地跟你解释台湾作为世界工厂的灰暗过去、戒严期对人民的“洗脑”以及解严后沦入的新的“民主陷阱”。但他着力最多的是新自由主义的今天。但这些一点都不影响他头顶体制给的光环:台湾艺术家受邀到国外参展的铁定代表;目前唯一得到欧洲人认同的台湾摄影师……11月的上海双年展,以及12月北京的陈界仁个人展览,我们都会见到他。   
今年年初,在FA7的试听文章中我曾说过它的诞生将飞傲耳机产品线的天花板拉高——从价格来看,这个高点是接近2000元;從配置来看,则是4动铁。然而不到半年时间,飞傲就再次在耳机产品线上发力,上市不久的FH7一下子把当下飞傲耳机的旗舰定位在了接近3000元的位置上。看得出来,飞傲在耳机产品线上是在“玩真的”。那么FH7的出现,又会带给烧友们怎样的惊喜呢?  “涟漪”终成“惊涛”  从最早的“涟漪”F9
农民出身的刘柏权,对动用直升机抓贼,反复强调只是出于“本能”。有人看到他的报道后则说,“这种事只会在东莞发生。”大多数东莞富豪们的低出身,让他们有一种朴素的特质,做事没那么矫情。    刘柏权并不是第一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听到别人称他是富豪,刘柏权反应极大:“不要说富豪,笑死人了,东莞大把人有钱。”  48岁的东莞商人刘柏权,之前被媒体报道写作“刘富豪”,也被误写为“刘伯权”,甚至被称作“常平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