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樟树下抒写教书育人的幸福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yangji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漯河,提起“王海东”,无人不晓,都知道他是漯河高中的“名师” “名嘴”,常到各地讲课、讲学,名气很大……
  在漯河,提到“将军树”,众所周知,都晓得说的是漯河高中老校友曹刚川将军重返母校时亲手栽下的那棵香樟树……
  正是在这棵枝繁叶茂的香樟树下,王海东用他的锐气、豪气与和气,用他的汗水、拼搏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学奇迹,谱写着教书育人的动人乐章……
  锐气,让他成为专业领域的开拓者
  1991年8月,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王海东被分配到漯河高中,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王海东先是打破了语文课文的常规讲法。他发现单纯给文章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思想等传统教法,虽然容易让学生理解知识点,却很难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框架结构和逻辑结构。于是,他率先在学校提出了整体性阅读,要求学生在大语文观下阅读文本,感受作者文笔的清新、语言的优美、布局谋篇的巧妙,学生一下子变得喜欢语文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想学不好都难。”王海东说。在作文教学中,他组织学生每天开展“读报堂”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在教写作时,他让学生到阅览室和资料室查阅资料,春天带学生去踏青,秋天带学生去郊游,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们近距离地感受生活,提起笔觉得有话可说。在课堂上,王海东主张师生互换角色。他让学生备课讲课,挖掘课文内涵,产生质疑,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活跃,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空前高涨。
  站在香樟树下,和王海东交谈,记者切实体会到“绿叶成荫子满枝”的含义。然而,他的言谈,让人感受更深的是他对专业的无比热爱、精深研究和大胆创新。在教学中,王海东坚持走教改之路,向45分钟要效益,他变备教案为备学生、备方法,让“死教材”变活;变知识型教学为能力型教学,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让学生画示意图,登台依图导游,鼓励学生说评书,组织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辩论,还巧妙地将歌曲、漫画引入课堂,使课堂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并多次在全市、全校做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2002年,王海东代表漯河市在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的学术报告会上作示范课,受到肖川博士和与会教师的一致赞誉。
  王海东工作的这23年中,有20年奋战在高三年级,先后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输送优秀学生200多名,向本科以上院校输送学生2000多名,培养出全市高考总分第一名和全省、全市高考语文成绩第一名10多人次。他率先实行的“三个三”教学法(即三分钟演讲、三分钟讨论、三分钟拓展)效果明显,已在全校和周边地市推广。他先后主持了3个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多个市级课题,均荣获一等奖,还撰写了3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和3本专著,编写了30多本校本教材。
  王海东用他的实际行动,当仁不让地成为漯河市语文教学和教改的领军人物。
  豪气,让他成为教育灵魂的塑造者
  “教育需要等待,不能急功近利。教育应当是缓慢而优雅的艺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点化人生,使人生从此发生改变,变得求真、向善、爱美,成长过程符合规律,既不超越,也不迟缓,恰到好处,顺其自然……”
  正如王海东在河南省首届“中原名师”遴选演讲中所言,在担任漯河高中副校长后,他更加感受到对师生进行灵魂塑造的紧迫性。他认为教育教学需要围绕素质教育大胆创新,必须突破课改瓶颈。
  在别的学校,有些是因为学校遇到生存困境,才想搞课改,但漯河高中却是想在教改中不断突破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2009年6月,在王海东的积极推动下,漯河高中大胆引进中央教科所韩立福教授的“有效教学”理论,努力构建高效课堂。从集中培训到深入培训,从培养全体到培养骨干,从示范课到观摩课,从展示课到优质课,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从走出去到请进来……王海东一步一个脚印,带领教学团队历时4年,成功探索出“三维六元”卓越学习模式。
  “三维六元”卓越学习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卓越,关键词是问题导学、思维建构、个性发展。“三维”,即过程、工具、课型。过程的内容包括结构预习、对话探究、回归评价,工具的内容包括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问题拓展评价单,课型的内容包括问题发现生成课、问题展示解决课、问题拓展提升课。“六元”,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学、合学、探学、展学、评学、拓学六种元素。
  “三维六元”卓越学习模式促使漯河高中实现了由“教知识”走向智慧指导学习;实现了学生由等待、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展示学习,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同时,学校建立了学生长效评价体系,健全了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小组长评价、学术助理评价的“五级”评价机制。除了这些常规评价,学校还引进“契约”学习评价机制以照顾潜能生:从校长到任课教师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潜能生结对子,对其进行跟踪帮扶、转化提高。在漯河高中,考试不公布成绩和排名,而是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从自主管理、行为规范、有效课堂、修身工程、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学业成绩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力。
  这一系列措施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获得了家长和师生们的称赞。2012年高考漯河市文科状元徐梓岚的家长对此深有感触:“王海东校长对孩子的三年培养规划着眼长远,帮助孩子顺利考入北京大学,让我们非常佩服。”该校教师丁贺伟说:“现在我们惊喜于学生的多才多艺,感叹于他们的精彩演讲点评,欣赏他们提出的极富创造性的问题。学生积极向上,我们教师的幸福指数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今日的漯河高中,课堂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活动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独角戏,而是人人积极参与展示的学习活动。学生完全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自由思考,独立探索,积极合作,大胆展示。课堂上常常是笑声不断、掌声阵阵,讨论争鸣经常出现,课堂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堂。   和气,让他成为亦师亦友的领导者
  “我认为,人格魅力是名师成功的核心。名师应该‘名’在人格高尚,‘名’在科研引领,‘名’在追求卓越,‘名’在勇于创新。”王海东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作为业务副校长,他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长—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与“校长—年级主任—班主任—学生”双线结合的教学管理机制。王海东深知,好的制度才能激发教师爱岗敬业之心,使学校发展充满勃勃生机。为此,他坚持实行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奖励制、“逐级聘任,双向选择,满量上岗,择优任用”的教师聘任制和班子成员“三包”制度,使学校形成管理、指导、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格局。这些措施让教师们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职业价值感和归属感,也让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精神家园。
  他提倡“师德兴教,师风兴校”。通过把党支部建在年级、坚持每周一次师德教育例会、开展“双十杰”评选等措施,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校园精神特区”,深受师生和社会好评。
  他多策并举培养名师。坚持开展“两笔一话”比赛,坚持“五课两会”制度,坚持开展“蓝青工程”,实施“一三五”成才工程等,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河南省优秀教师、漯河高中教师申中华告诉记者:“我是在王海东校长培养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在工作中,王校长不仅引领我进步,帮助我进步,有时还把荣誉让给我让我进步。说实话,我对王校长除了佩服,还有感谢和亲近。我经常和同事们到王校长办公室,像聊天一样就汇报了思想和工作,感觉很轻松。”
  王海东还把“构建和谐课堂”确定为学校教改教研母课题,把各年级教师纳入到教改子课题网络,整合学校教育教研资源,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
  就这样,在王海东与其团队的通力合作下,漯河高中渐渐走出了一条从最初的“闭门授课—出门观课”到现在的“集体研课—有效赛课—高效说课—外出讲课”的特色道路。近四年来,先后到漯河高中接受指导或邀请漯河高中前去传授经验的学校已达100多所,学校累计接待观课教师1500多人次。
  在漯河市教育局组织的历次统考中,漯河高中均以突出优势位居漯河市第一,高考成绩则连续15年夺得漯河市第一名。2013年高考,漯河高中再次夺得漯河市文、理科双状元,有15人被北大、清华录取。
  开拓创新的锐气、敢于超越的豪气、宽厚待人的和气……王海东以自己独特的教育经历抒写着香樟树下教书育人的幸福。他说:“教书育人是我毕生的事业追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继续做好人民和家长、学生满意的教师,我将且行且歌,乐此不疲。”
  (责 编 流 水)
其他文献
政 治  16日 当天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17日 人民日报报道: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翻译的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英文单行本,近日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  17—19日 汪洋率调研组来到宁夏与各族干部群众进行访谈交流,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工作汇报。  18日 韩正在中国环境科学
教材是教师组织、实施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巩固知识的凭借。教材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出于教师的教学理念、认识理解能力的不同,对同一教材的处理也各有不同。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对教学活动和教学设计比较重视,而常常会忽略了对教材的处理,学生上课的书本有时形同虚设。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是有些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课,作为操作性的课程不需要过多关注理论;另一方面是认为教材在更新度、有效性和适应性方面还不够。本人结合
2009年12月7日,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会议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  11月25日,中国公布了减排行动目标:到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碳排放强度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将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  就在25日,美国白宫也宣布,美
于露是上海人,和丈夫刘天明、儿子多多一家三口2002年移民到多伦多。那时正是夏天,加拿大虽是高纬度国家,但多伦多不比温哥华,是大陆气候,热起来也会让人无法忍受,我那时来加拿大快两年了,全家租住在一个香港人的房子里,租下了二楼整层,房子不大且窗户不多,天热时活像个蒸笼,恰巧他们一家登录后租下同一幢房子的地下室,我们便成了邻居。他们初来乍到搞不清楚事情,就爱问我,我一来图他们家凉快,二来两家孩子岁数相
那些屡次尝试戒烟却又失败的人,或许该归罪于DNA。一项新研究发现,携带大脑奖励系统特定基因型的人更容易戒烟成功。与携带其他基因型的人相比,该特定基因型的人更容易戒烟成功。  研究人员在《转化精神病学》杂志报道称,该基因性变型的有益性被证实只在白种人中出现。对于亚洲人种的吸烟者,该基因的三个类型对戒烟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容易戒,或是不容易戒。研究者称,该研究可帮助研究人员根据个体基因档案研发戒烟药。
2012年秋,林州市市直八小加入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行列。一年多的相伴而行,艰辛喜悦伴随一路花开。大量的阅读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轻松有趣,师生都在灵动的文字中“博众家之长,享读写之乐”,每一位教师和孩子都真正感受到了“语文主题学习”的幸福。在八小校园里,读书、写作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一、欣然接纳,源于困惑和思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决定开展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源于
“没有人知道春风的颜色,但它却吹绿了田野和山岗;没有人知道阅读的力量,但它却让无数个心灵得到滋养。”《语文主题学习》杂志执行主编马红芳老师在《无限相信读书的力量——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七年巡礼》一文中如是说。“语文主题学习”实验2006年发源于山东潍坊,林州于2011年开始参加实验。在我校进行了两年多的实验之后,我嗅到了春天的气息,看到了春风的颜色……  案例一  六年级的学生小A,经常违反纪律、欺负
你了解癌细胞的真相吗?癌细胞是异常的体细胞。它们繁殖迅速,有不断复制和生长的能力。这种生长不受控制的异常细胞会导致肿瘤的形成。  肿瘤能不断地生长,其中有些肿瘤被称为恶性肿瘤,它们可以从身体的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有很多的不同点。癌细胞不会像正常细胞一样衰老,具有不断分裂的能力,也不会回应身体发出的“自我终结”的信号。  下面是十个关于癌细胞的令人震惊的真相。  1. 有超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呼唤“中国好教育”,我们也一直在期待中国教育能来一场深刻的变革,甚至来一次真正的脱胎换骨。改革的呼声其实已经响起了多年。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为我们描绘了一张宏伟的改革蓝图。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吹响了教育改革的号角。我们从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可以看出,从十一届三中
今年3月,在备受国内外舆论关注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出现的“改革”凸显了深化改革的主旋律,两会期间“保舌尖上的安全” “向污染宣战” “养老并轨”等十大民生热词,更让人们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要让“寒门”多出“贵子”  近二十年来,北京大学的农村学生占比从三成跌至一成,清华大学的农村生源已不足两成。目前,清华大学在校生中学费、伙食费都难以负担的贫困生比例为10%,只是难以负担学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