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进记忆之河,溅起朵朵浪花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x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忆类作文命题能让考生留住美好记忆,总结生活经验,收获成长感悟,达到“我手写我心”,所以一直受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2017年此类命题就有“总会想起那张照片”(广东广州卷)、“经历了 ,我长大了”(湖北荆门卷)、“那段 的日子”(甘肃天水卷)、“追寻”(宁夏卷)、“一段 的旅程”(天津卷)等。由于此类命题的审题难度不大,考生误以为被回忆的人、事、景、情可以“随手拈来皆成文章”,结果选材“拥堵”、立意雷同,千篇一律,难见亮点。那么怎样走出这些误区呢?笔者根据多年的阅卷经验,总结了以下“高招”,供大家参考:
  一、个性化选材:人有我特,以真示人
  回溯过往,须避开“群体戏水”式的“规定动作”,做到“走进个性心河,踏出闪亮水花”。如考场作文“一次相逢一份暖”,当很多考生都在写旅途中与大自然美景“相逢”且感到“温暖”时,有一位考生却把目光投向一位普通的“山民”,通过多种描写手法,表现其热情纯朴与乐于助人,“我”和周围的景色只是作为衬笔。这就是“人有我特,以真示人”的个性化选材,是能踏出闪亮水花的“自选动作”。在旅游风景区经常有“欺客宰客”行为曝光的当下,阅卷老师读到“如山花般美丽,似小溪般清澈”的“他”,自然会眼前一亮,颔首称赞。
  二、精心描写:“忆”中有亮点,“言”中显主旨
  回忆性作文不能因为需要穿越时空而写得笼统粗糙;相反,要尽量捕捉并再现记忆中那些动人的瞬间,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抹微笑、一次回头。请看上面提及的那位考生写的《一次相逢一份暖》的片段:
  妈妈轻拍我的后背,“哇——”一阵昏天黑地后,我终于得以喘息。屋里整洁的陈设跃入眼帘,“他竟不怕我们这些陌生人顺手牵羊,这般放心地走了?”我内心的惊愕与感动交织,明显有什么东西堵住了我的嗓子眼。“来,这是用热水泡的红糖姜汤,尝尝看。唉,小地方,也只有这么个土方法,你别嫌弃。”我一抬眼,撞上了他的一片真诚与炽热。他的笑容是那么灿烂,以致露出了一排微微焦黄的牙齿,好像要将一颗心都明明白白地呈现出来。一刹那,仿佛有绚烂的烟花绽放,夺目而摄人心魂。阳光掠过他鼻尖上的汗珠,折射出的,是一种晶莹剔透的色彩。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男子,个子不高,我却觉得必须将头抬高,甚至踮起脚尖,才能与他平视。
  “他的笑容是那么灿烂,以致露出了一排微微焦黄的牙齿,好像要将一颗心都明明白白地呈现出来”,可见小作者观察之细致,用语似贬实褒,何等传神!“阳光掠过他鼻尖上的汗珠,折射出的,是一种晶莹剔透的色彩”,又是一个感人的细节描写,“晶莹剔透的色彩”一语双关,蕴含文旨。
  三、哲思性立意:叙议结合,“解剖”生活
  回忆性作文不能为回忆而回忆,应该跳出“回忆”说“回忆”,感悟生活真谛,追求立意的创新。叙议结合,以哲理思考“解剖”生活,是“说回忆”的有效途径。如有位考生写《走过那一个拐角》,他先这样叙述:“在北京迷宫般的老胡同里穿行,拐角處发现古老墙壁上有一个报箱,报箱上有一个精巧的‘微型天堂’——鸟巢。”这段叙述引出第一次议论;接着,叙写“我”游览被导游称作“绝境”的海南“天涯海角”后,又发现天堂般美丽圣洁的“鹿回头”公园,进行第二次议论;最后以总结性议论收尾:“在生活的拐角,我遗留下关于痛苦的琐碎,捡拾起关于生命的思考。任流水飞逝,任季节变幻,我都会用一颗童真的心去领悟,发现拐角里蕴藏着的美丽,播下希望的种子——即便在最不起眼的拐角,也能绽放出常开不败的花。”看,这就是跳出“回忆”说“回忆”,作文因“说”出深刻哲思而使立意顿显亮色。
  四、散文化笔法:形散神聚,事小情深
  有位考生写《走在花季》,采用散文化笔法叙写童年时代的“多人多事”,形散神聚,指向集中,亮点频现。请欣赏作文的主体部分:
  何时,我已不再扯着父母的衣角,却渴望独立,渴望抖动自己刚刚丰满的羽翼,试着去拥抱云彩,沐浴阳光;
  何时,我已不再撒娇吵闹,开始留意妈妈眼角的丝丝皱纹和爸爸双鬓的白发,希望能用自己的双手,抚平那眼角的皱纹,拔去那双鬓上的白发;
  何时,我已不再和邻居小朋友一起,上树下河,摘果捉鱼,而是自己一个人望着天空,反复想着藏在心中的小秘密,用成长的誓言将它们装订成一本厚厚的日记;
  何时,我已不再用那带着几分稚气的腔调朗读儿歌,而可以脱口而出一个英语单词,或者一首欢快的流行乐曲;
  何时,我已不再无理地抢夺别人的东西,而变得谦虚、礼貌,与人见面,报以一个诚恳的微笑,一个礼貌的招手;
  何时,我已不再沉迷于动画片,我会去打开电脑,进入QQ聊天室,找朋友,寻知已……
  这些排比段叙述的内容,虽然只是童年生活中的“微澜”,但都洋溢着生活气息,都能以小见大,指向主旨——“我”的成长、成熟,是能引发人共鸣的“亮波”。
  五、形象描写:“忆”中有画,画中有“意”
  有位考生写《留在我心中的那份美景》,选定的回忆之“景”为梧桐,其“美”点定位是傲视狂风暴雨的顽强与坚韧品格。作文后半部分对记忆中梧桐的新生展开充满诗意的描写:“褐色的枝头开着一朵一朵蓝紫色漂亮的花,像喇叭一样。微风拂过,一缕缕淡淡的清香,夹杂着甜丝丝的味道弥漫在空气里,向我倾诉着‘涅槃重生’的喜悦。深埋于土壤中的根须有力地将地砖微微拱起。这都成为留在我心中的美景。”小作者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描摹的画面见情景交融之妙,结尾更为精彩:“有诗云:‘亭亭南轩外,贞干修且直。广叶结青阴,繁花连素色。天资韶雅性,不愧知音识。’梧桐,我赞美你,你就是我的知音!”引用唐代戴叔伦诗并直抒胸臆,使立意更有文化韵味。如此收尾,堪称“忆”中有画,画中有“意”的范例。
  有道作文命题提示语说:“十五六岁的我们正值人生的花季,一路走来,有许多的人、事、物、景、情,值得我们回味,思索,感动……”是啊,花季多么值得回眸,愿大家学好上述五招,在考场上“踏进记忆之河,溅起朵朵浪花”!
其他文献
文题连线  《壶口瀑布》是一篇描写水的游记,作者梁衡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情状和态势,热情地赞美了祖国壮丽的河山。  请描写你熟悉的某一自然景观,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要求:自拟题目,抓住景物的特征。  佳作剪影  条子泥观海记  ◎成志新  条子泥位于东台市弶港镇东部,这里潮起一片汪洋,潮落一马平川,吸引了很多游客来看海。  去年暑假,在弶港工作的叔叔抽了个空,特地带我和弟弟到条子泥玩。
期刊
好久没下雨了,天气干燥得让人的眼眶都发涩。  我家对面正在盖房子,机器作业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尘土飞扬,让人唯恐避之不及。  有一次,我不得不从对面的工地经过,远远就听到脆如银铃的笑声,侧目而视,一个四五岁大、灰头土脸的小男孩正站在一辆小轿车旁,小轿车的车身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小男孩踮着脚尖,以手指作笔,以灰尘为墨,专心致志地在车身上“挥毫泼墨”,一架逼真的飞机在“辽阔无边”的天空上自由翱翔。
期刊
一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
期刊
我们表达与亲人的感情,有很多种方式:一起吃顿晚餐,一起爬一次山,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一起去散步……在这些普通的经历中,我们与家人的情感越发深厚。比如散步,事情虽小,却能够表达深沉的感情。莫怀戚先生在《散步》一文中,就写出了自己作为中年人身上的责任,上养老,下护小,背上背负的是整个世界。同学们,在你的记忆中,最难忘的是和谁一起散步?这次散步留给你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呢?  请以“难忘与 一起散步”为
期刊
家里的一大盆白玫瑰开了,多美啊!  一大团堆积着,雪白的,远远看去,宛若一尊巨大的玉石,晶莹而温润;又如碧绿的湖水之上的一群白天鹅,娴静而高雅。那美让人无法抗拒,即使是心如止水的人见了,也会怦然心动,惊喜地走近它。它无声地和我打着招呼,我不由自主地奔过去。上百朵花拥成一团,却丝毫不显杂乱。每一朵花都有一个最佳的位置,每一种姿态都是一个最美的造型。每一朵花又都是一张微笑的面庞。我甚至听得到它们的笑声
期刊
“五一”一放假,我就骑上自行车飞奔向姑妈家。①  姑妈就是我的第二个母亲,听妈妈说,我还是个婴儿时,姑妈就特别喜欢我;我学走路时,姑妈拿着玩具诱导我向前迈步;上学了,姑妈给我准备好漂亮的小书包……②  终于来到姑妈家了。院门虚掩着,院子里静悄悄的。③  姑妈爱花,她在院子的西南角用篱笆围了一个小花圃,撒下月季花种子。那时,我还小,常常跟在姑妈身后,问:“为什么要种月季花呀?”姑妈微微一笑:“月季花
期刊
“是她!”小雨惊讶地叫起来,边说边指着舞台,“她就是学校里最有名的‘古筝达人’,多次在省里比賽中获过奖,学习成绩也特别棒。”  我望向舞台,舞台的灯光毫不吝啬地洒满她的全身,她坐在古筝前,用眼神向同伴示意,拍手,起势,轻放,拨动,倏地,悠扬的乐声响起,飘进我的耳朵里。  “我见过她。”  “你见过?”  “当然!”我自豪地说。  与她的第一次邂逅是在教学楼的楼梯口。她高挑的身材,一头乌黑微卷的秀发
期刊
“丁零零……”本学期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响了,美好的暑假终于到来了。  我懷着激动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马路两旁高大的白杨树和我一起伸着懒腰沐浴在阳光下,树下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  我早已忘记了老师的叮嘱:“假期中,大家要合理安排时间,尽快写完假期作业,多留一些时间预习新学期的知识,开学之后,我们要进行一次小测验……”  前半个假期我游山玩水,遍尝各地美食,玩了各种游乐设施。回家之后我仍无心学习
期刊
一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納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
期刊
给心灵放一次假,让它去散步。  听泉水叮咚,感岁月静好。  踏在山间松软的泥土上,嗅到幽幽花香,心情就像一只鼓满清风的帆船,充满了愉悦。用手轻轻拨开翠绿的枝叶,一泓清泉便出现在眼前。泉水如透明的水晶,在太阳光下泛着耀眼的色彩。走近聆听,叮叮咚咚,那是泉水在欢迎我的来访,正欢快地唱着歌。那些繁杂的琐事、莫名的烦恼,都被我抛在脑后。在这里,我要给自己的心灵放一次假,去尽情地感受岁月的静好。  走山间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