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自由地学习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guang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最低要求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沟通。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包括数学信息的传递、接受、加工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也就难以畅通了。本人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深深体会到:教师讲解越完整,教学效果不一定越好;相反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结合教师的指导,放手让学生自主、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就会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发展。下面就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活动的几种形式,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良好的民主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愉快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两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教学过程的进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设良好教学氛围的前提。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群思想活泼、热情好学、好胜心强的青少年,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民主的教学精神,要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创造师生之间交流的渠道。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课堂教学气氛才会活跃。教师要主动地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学生,尊重他们,力求做到在语言上多安慰鼓励,学习上多帮助指导,生活上多关心爱护:同时对待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处理问题平等公正。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关心鼓励,对学习好的学生严格要求。只要教师怀着诚挚的感情,用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就必然会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从而在师生间形成亲切、友好的双向交流。相反,长期不融洽、不默契的师生关系,必然会形成冷淡、沉闷的课堂氛围。同时,专制和放任的教学作风也都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采取情感投入和民主教学的手段,才能建立起真正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欲望、情趣需要,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发他们的学习乐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培养情操。
  
  二、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根据布鲁纳的学习认知理论,学生学习新知识有同化和顺应两种基本形式。所谓同化,就是把新学习的内容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去,从而扩大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所谓顺应,就是当原有认知结构不能接纳新的学习内容时,必须改造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学习内容的过程。按照布鲁纳的观点。思维情境是借助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作为同化和顺应的外部条件。由此可见,新课导人过程中创设思维情境尤为重要。教育家洛克也说过:“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就必须做到先声夺人,即利用带有趣味性的问题、数学故事、典故或历史名题、古今算诗等创设情境。教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于一些实际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的问题还有亲身经历,所以创设现实素材的思维情境,学生往往都会跃跃欲试,能学以致用,从而一开始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可创设如下:(1)假若你的手中有一千元人民币,能否根据银行整存整取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利率,分别计算存一年、二年、三年、五年所得的利息。(2)某个体商贩在一项买卖中同时卖出两件上衣,每件售价都是150元,若按成本计算,其中一件盈利20%,另一件亏本20%,则在这次买卖中,他是赚了还是赔了或不赚不赔呢?此外,还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引入课题,如测定教学楼的高度,参加学校运动会比赛场次的编排。由于背景素材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同时让学生经历了将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抽象、建模求解和解释的过程,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另外,用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故事来引入课题也不乏是个好办法。例如:在讲解“代数式”用字母代替数字问题时,不妨把一首儿歌改编为“Ⅳ只青蛙Ⅳ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扑通Ⅳ声跳下水”。师生齐读,妙趣横生,一首儿歌激活了一堂课。又如:在学习“鸡兔同笼”问题时,引用《孙子算经》中:“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有几何?”学生被这个有趣的问题吸引,以“趣”引“思”,使他们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这就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进入课堂情境中。再如:在“平方根”这节课中。教师可以讲述古希腊学者希伯斯因坚持自己的观点“自然界中一定有无理数的存在”。而被教徒无情地抛入大海的故事。这样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还有,在讲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时。用故事:宋国有个非常喜欢猴子的老人,他养了一群猴子,整天与猴子在一起,因此能够懂得猴子们的心思。后来因为粮食缺乏,老人想限制猴子的口粮。那天,他故意先对猴子们说:“给你们吃榛子。早晨三颗。晚上四颗,好不好?”猴子们听了都很愤怒,老人马上改口说:“那就早晨四颗,晚上三颗吧,够了吗?”众猴子非常高兴,大蹦大跳起来。教师的有趣故事,引得学生们会心的大笑,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加法交换律,新教材中诸如此类的引入时常可见,若能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充分发挥,将是非常有益的。对于课本中未安排问题引入的章节,教师备课时设法给补上,可以将生产、生活小的实例引入,或以出思考题的形式并能承上启下的引入问题等等,尽量做到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创设一种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对学生心理智力产生刺激,激起他们参与教学的兴趣。
  
  三、创设宽松灵活的课堂环境,启发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是很大的,是不可低估的,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把数学放在了生活中,而学生的潜能则像空气一样,充斥着生活的舞台。由于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于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经验与体会。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及见解。为了使他们的潜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为这些不同的个体提供表达的机会。比如,在“图案设计”学习中,有的学生设计得很新颖,有创意;而有的学生设计得比较简单。此刻,应把差异作为一种财富,一种资源,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让空间观念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解决大家的疑难,那些表现一般的学生也能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一种成功的愉悦!同时,热情欢迎学生提问、质疑、发表不同见解,无论他的回答对与否,都先加以肯定,再引导纠正,还可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问多答”、“变式练功”等活动创造条件,让表现中、下的学生有参与的机会,从中发现“闪光点”,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如在教学“直线平行的条件”这一节课前,设置这样一道题:
  如图1:一条直线截两条直线,构成八个角,
  已知:∠I=∠5=600,则;(1)∠3等于多少度?为什么?(2)∠7等于多少度?为什么?(3)∠3和∠7相等吗?为什么?(4)∠2和∠4各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由于此题属于基本概念题,且刚刚讲述概念,黑板上也还留有定义,班上大部分学生都会跃跃欲试。教师及时地加以肯定,学生则满腔热情,可谓是师生皆大欢喜。再顺势作一变式题:将条件“∠1=∠5=60°”改为“∠2=∠8=120°(其他条件不变),回答:(1)/4等于多少度?为什么?(2)∠6等于多少度?为什么?(3)∠4和∠6相等吗?为什么?(4)∠1和∠5各等于多少度?为什么?∠3和∠7呢?
  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并基本能答对,在教师的表扬声中,学生愉快地掌握了对顶角的定义、性质,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在这种情境的课堂中,师生配合默契,可谓心灵相通,从而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创造条件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有趣的探知实践
  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认识已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这些知识虽然已被升华为科学的体系,但对学生来说,接受这些知识,仍需经历一个从未知到已知、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经常设计一些学生动手活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大部分探究性问题,均需要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动手中尝试,通过画图、测量、实验、操作、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剪、拼、撕、折、旋转、制作模型等活动,不仅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且丰富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应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特别在学生刚接触到初中几何问题时,限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水平,因此,在课前可先布置学生自制正方体、长方体等几何模型,上课时让学生出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及时加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又如在“探索三角形相似条件”一节教学中。可安排如下两个活动:
  (1)面一个△ABC,使得∠BAC=60°,与同伴交流,你们所画的三角形相似吗?
  (2)与同伴合作,一位画AABC,另一位画ADEF,使得∠A和∠D都等于给定的∠a,∠B和∠E都等于给定的∠β,比较你们所画的两个三角形,∠C和∠F相等吗耐应边的比面AB/DE,BC/EF,AC/DF面AC相等吗?这样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吗?改变∠α、∠β的大小再试一试,最后在老师的启发下悟出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一是要准备操作中所需的一些器材,如纸张、剪刀、小木棍、绳子、钉子、测量工具等:二是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践现象,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例如:在探索三角形三边大小关系时,教师先将准备好的、长度分别为3cm、5cm、6cm、8cm、12cm、13cm的小木捧分给学生,要求任取三根将其首尾相接,拼成三角形,学生在拼接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小木捧能拼成三角形(如3cm、5cm、6cm;5cm、6cm、8cm……),有些小木棒无论怎样摆都不能拼成三角形(如:13cm、5cm、8cm:5cm、6cm、12cm……),这说明了什么呢?这时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并概括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就会水到渠成了。
  数学教学活动,应从起始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协调发展。教师要很好地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加以分析,讲究数学方法与策略,因人而异,指导有序,因势利导,对症利导,让学生知其然,并能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整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内地的综艺节目起步较晚,现已进入以真人秀为主的发展阶段。近几年,中國大量引进国外版权的综艺节目,海外真人秀综艺节目的本土化发展趋势不容小觑,2014年,浙江卫视引进韩国SBS电视台综艺节目《Running Man》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大获成功,然而随着《奔跑吧》六季的播出,收视率高开低走,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奔跑吧》为例,分析《奔跑吧》已有的本土化路径、本土化不足的原因、最后提
摘要: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来说,民族身份与文学创作是不可分割的。而清朝末年到建国初期,汉民族文化对于少数民族特别是满族的话语压力造成了少数民族作家民族身份的认同危机。因此,老舍作品中的满族文化情结由抑到扬,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老舍的自传小说《正红旗下》虽未完成,但充分地展现了一幅北京满族生活的风俗画卷。在这部作品中,老舍描绘了满族的传统与丰满的旗人形象,也体现了其对满族文化的身份认同。  关键词:老舍;
培养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及求知欲。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能源”,是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教师面临着课改的严峻考验,若能真正做到“教人以渔”,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用,逐步由“知之者”变为“乐之者”、“好之者”,从而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  是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心理上才能
摘 要:开展教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与实践活动,探求有效教学研究,促进数学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通过对《用坐标表示平移》课题研究,从教学整体结构把握课堂,落实课程理念,关注教师的教学前期准备工作;从教师的“引”与学生的“学”的过程,关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共同成长过程,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教”与“学”效益;从课例交流与分享,关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反思意识;教师们在案例实践中领悟对教材有
摘要:本文以今年热映的医疗题材电影《我不是药神》为切入点,结合习近平新时代提出的人类文明共同体概念,从中国援科摩罗医疗团队的实践经验中探讨了新时代中国白求恩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白求恩精神主要体现在对外医疗援助以及中国医学对世界的贡献两个方面。  关键词:援非;青蒿素;人类文明共同体;白求恩精神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13-0000-00
摘要:中国的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舶来品”,在众多相关的学术研究中都谈及了它的社会认同度低,并认为其是阻碍社会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然而社会工作专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北京大学试开展以来,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的漫长路程。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那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工作必将迎来更好的社会环境、更多的机遇和更强的挑战,所以,为了解新时代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现状,精
摘 要: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可想而知,如若将翻转课堂模式与演示实验结合,不仅可以创新现阶段的教学模式,还有助于消除学生抵触情绪,对教学开展有重要影响。基于这种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和发展中,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借助这种手段优化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高中物理的难度是有目共睹的,并且学习起来有些枯燥,因此,教学中要关注翻转课堂模式的融入,优化演示实验教学。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摘 要:借助思维导图这种新型思维工具,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培养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有效性地学习。本文举例论述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形象思维、联系思维、发散思维和归纳概括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形象思维能力;联系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归纳概括思维能力  在初中阶段,由于物理学学习起点高、知识联系面广、知识抽象,而且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虽然有所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
摘要:本文通过学法指导,一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学法指导,三是在学校“师导生探”模式下通过师友互助方式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方法;学法;计划;自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21-0068-02  在一线教学二十年时间,我深深感受到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学会学习
摘 要: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染色体变异为例,从创设情境引入概念、巧设活动建构概念、绘制概念图整合概念和归纳总结深化概念4个方面,提出基于生命观念素养提升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策略,阐释了生命观念与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内涵与联系,促进学生在生物学概念学习中落实生命观念的建立。  关键词:生物学;概念教学;教学策略;生命观念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