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yy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有关“问题”的解释    
   在解释“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问”的含义,何为“问”? “门”内一个“口”字,即只有开口问才会打开知识的大门,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时就必请人解答,而所谓的不知道或不清楚的事情就是我们所讲的问的内容,即“问题”。有关问题的解释主要有这两种:第一,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免贴经,只试墨义二十道,皆以经中正文大义为问题。”第二,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鲁迅《三闲集·怎么写》:“写什么是一个问题,怎么写又是一个问题。”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思考源于问题,有问题才有思考。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教学提问的效果。     2. 有效提高教学提问效果的方法与策略
  2.1 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水平的方法    
  不仅仅教师在课堂上提问问题的类型重要,教师以什么样的方法也很重要。在研究课堂提问时,教师们可以采用以下这些策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以下几种策略来提出普通的问题。     2.1.1 向学生群体提问。向学生群体提问即向全班学生提问,到回答的时候由学生自行决定是否作答。学生们可能会争相举手或者大声的喊出他们的答案,从而吸引教师的注意。教师也可以鼓励那些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想想为什么他们觉得自己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也许他们是知道答案的,只是不愿意在大家面前回答而已。
   2.1.2 个别提问有效教学,先叫学生的名字后提问题,教师可以先点名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提醒学生有个问题正等着他回答,教师也可以提问题后教学生的名字,这样学生不知道老师会
  叫谁起来回答问题,他们就会一直跟着教师的教学活动,那么教师用这种方法就能驾驭跟多的学生了。
   2.2 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2.2.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问”。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天生是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的和求知欲的,但由于受长期以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传统教学观的影响,学生在上小学数学课的时候往往过于依赖教师和教材,教师讲的,学生就一个字不差的记在笔记本上,书上写的,学生就按要求练、读、背。长期下去,她们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质疑的能力。当他们考上大学以后,在大学教学模式下,要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向老师提出问时,他们这才发现自己没有提问的能力了,老师要求提问题也提不出问题,这应该就是当代中国教育的悲哀吧。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在小学数学课上的问题意识,提高问题教学的效果,首先应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入手。    
   (1)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权威观,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强调老师要站在三尺讲台上,强调老师高高在上,而学生在下,而我们今天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则要求教师走下讲台甚至蹲下来与孩子讲话,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取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敢于向老师提问期刊网。首先,在小学数学课上老师要鼓励孩子提问,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不论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思考价值都要给与她们一定的肯定和鼓励。其次,对于不敢提问题的学生,老师要寻求机会让他们提出问题,并对他们的提问行为给与及时强化,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2)教师要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虽然,新课程理论的目标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手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老师还是习惯于以自己为中心有效教学,不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是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敢于思考,敢于提出疑问。
   2.2.2 创设合适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想问”。    
   (1)、巧妙介绍问题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在讲解到一些重要问题时,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映象和理解,可以通过介绍有关问题的一些背景知识,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在介绍有关知识的同时我们要注意介绍的方式方法以及介绍的摘要通过他们主动的提问而作具体介绍,从而分清主次和把握重点难点,做到因材施教。    
  (2)、巧设问题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所谓问题悬念是指在人们对问题的兴趣正浓迫切想着到下文的时候戛然而止,就如我们经常在一些电视,书籍中所看到的“欲知后事请看下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的数学老师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是学生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感觉到已有的知识不够用,引起概念冲突造成认知失衡,从而及其学生的疑惑,产生积极主动探索的欲望。如引导学生运用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社会现象,让学生对比一些词语的古今意义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等方法巧妙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3)、教师要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老先生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一主张的首要要求就是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积极的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不断的鼓励学生提问,对提问的学生给与一定的鼓励和肯定,在课堂教学中提倡没想好的可以再想,没问对的可以重新问。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提问气氛,是学生有提问的需求和欲望。
  2.2.3 启发诱导,使学生会问。    
   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心的特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时候不是学生不敢问也不是他们不想问,而是应为他们把握不住问题的重点和要点,不知道该如何“问”,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启发诱导,使学生会问。    
   (1)教会学生常用的提问方法。让学生了解一些常用的提问句型,如侧重于理解寻求原因的问题应用“为什么”,侧重于知识的问题应用“是什么”,应用型的问题应该用“怎么办”有效教学,而评价性的问题则应用“好不好”,“怎么样”等等。通过这些常用提问方法的讲解,学生在遇到疑问的时候就知道该怎么去问了。
   (2)使学生了解数学教学各阶段的重点。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不仅要老师自己知道每一单元,每一小节,每一节课的重难点,还要在课堂上充分的体现出来,使学生明白、清楚,从而使他们清楚他们所应思考的角度和问题,为更好的提出疑问打好基础。当然,我们在教学中也不能为了问题而提问题,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及问题意识,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础。    
  (3)使用问题教学的方法教学引导学生提问。“问题教学”是指教师改变教材中知识呈现的方式,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在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探”相结合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从而配向学生自我探究和学习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在讲授每节内容之前就可以采取提出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如:这篇课文的发生的时间、地点、主人翁是什么?贯穿全文的线索,中心思想及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这样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与培养,是实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的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归纳、实践、创新、概括,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观察;体验;比较;猜想;分析;归纳;实践;创新;概括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要得到进步和发展
期刊
专家有言,教师可以分为三个等级:一等教师:不教而会;二等教师:教而会;三等教师:教而不会。我们要引导教师成为一等教师。教师是牧者,不是纤夫。对于学生应该放养,不能圈养。因而,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不是看教师讲得如何,而是看学生学的表现,尤其是学困生的课堂表现。有幸参加了六盘水市教研联盟学校(初中A组)第一届教研活动的两节课,感触良多。   1.上课教师能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1关注学生的发展
期刊
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大家,我还真是一把好手。但作为校长,我既没有认真读过一本教育理论著作,也没有主动去学习那些走在时代前列的教育者的经验。只是机械地完成教育局下达的任务,勉强让教学工作正常运转,因而,谈到管理,我实在汗颜! 今天,在朱家彦校长、李跃校长等行家面前谈管理,实属班门弄斧。在此,我就把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向大家做个汇报: 自从新课程改革的诞生,我们传统的管理思想就受到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养成十分重要,尤其是学生时代。谁来承担培养的任务?教师、家长。现就我班的情况作一下介绍。   1.存在问题   1.1有的小学生见了老师或长辈不知道主动问好,同学之间做错了事不知道主动道歉;用了别人的直尺、钢笔等文具不知道请示别人,就像自己的一样;当别人帮助了自己的时候不说“
期刊
“早恋”顾名思义就是过早的恋爱现象,具体来说就是指在生理或心理上还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尤其是在校生之间发生的恋爱现象。这种现象在当前高中生中越来越普遍,原来较多发生在高三,现在逐步从高三向高二高一(甚至初中阶段)蔓延,成为家长、学校、老师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1.案例 案例一 高二女生潘某某,家庭比较困难,父亲在广东打工,她跟母亲生活,人长得丰满早熟,读书就寄宿在一个叔叔家。其叔叔是个行为不甚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职院校专业平台课一体化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公差配合与测量;一体化教学;动手能力;培养  Shallow talk 《business trip match and measure 》the integral  whole turn teaching a high school student to begin ability of development
期刊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我们需要研究课堂,改进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关键要解决好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学好一系列问题,使学生这个主体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教和学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相互适应,并能取得最大效益和最佳效果。怎样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信息技术
期刊
【摘要】在当前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如何向思想教育课堂要高效率?如何确立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基于目前农村教学条件和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如何提高农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增强思品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是摆在我们农村一线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困惑;策略  Thought political of the villag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
期刊
教学质量问题一直是教育理论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事实上,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恰恰直接影响到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应该对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1.提高质量的重要性  纵观以上这些研究,尽管表述不尽相同,倾向性也各有侧重,但是除第一种外,其余各种都或多或少表达出了相似的东西,那就是质量是事物的一组特性,它是为了满足需要或达成目标而存在的。质量作为事物的一组特性,以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为外
期刊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教材中最新增设的内容,它是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和方法所进行的一种规划。“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变传统的化学实验中照方抓药、模仿重复的实验教学模式为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是一种较高层次上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创新教学 创新就是抛弃旧的,创造新的,是一种产生前所未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