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在活动中生效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le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数学练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课型之一,其课时数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时间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约占总学时的五分之二,练习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因此,无论从练习课的作用上看还是从比重上看,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练习课
  基于平时对练习课的观察了解,练习课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老师对练习课缺乏重视,常常把练习课上成了习题课、作业课,对练习课教学的认识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1.重考试轻育人。毋庸讳言,在目前考试仍作为一种最主要的教学检测手段,考试分数仍作为最主要的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的情况下,为考试而练显然是一种无法回避的事实。练习课上经常听老师们会讲:“这个题目是考试中经常会考到的。”在他们看来,考什么我就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练,这使得不惜“因词伤义”也要围绕“得分点”转的现象大量出现。
  2.重认知轻情意。很多老师认为,练习课主要任务就是巩固知识,使技能熟练化,自动化。他们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习题的编排及作业的评讲上。而无暇顾及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良好态度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课堂上学生只是在被动的听讲,机械地记忆,没完没了地做题,完全丧失了探究的冲动、发现的惊喜、交流合作的愉快。对学生而言练习课意味着单调、枯燥和乏味。
  3.重训练轻体悟。当把练习的作用定位在记忆巩固所学知识,已有技能的熟练化、自动化上时,大量的机械训练就不可避免。“熟能生巧”是老师们的至理名言。练习课就是训练课,习题一道道,题目一黑板一黑板,过度的练习虽然有助于学生解题熟练性的提高和解题经验的积累,但它却是牺牲学生的探究、发现、体验、感悟为代价的。失去了探究发现就失去了主动,失去了体验就失去了反思、失去了感悟就失去了创新。基于以上分析,面对当前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进行了 “小学数学练习课有机渗透活动因素”的实践研究。
  那么,“练习课中渗透活动因素”它区别与数学活动课,主要是指借鉴“活动课程理论”中的精华,并创造性地运用于练习课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思想。所指的活动因素是以“体现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自主性、开放性、层次性等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作为活动的基本因素。
  研究有机渗透活动因素的策略,它是提高练习质量,增强活动有效性的根本保证,下面结合着案例谈谈我们的实践与思考。
  【案例】
  如:“素数和合数的练习”过关答题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的数( ),最小的素数( ),最小的合数( ),既是偶数又是素数的数( ),1-50之间既是素数又是奇数的数( )。
  介绍欧几里得第一次证明素数是无穷的。
  (2)3个连续奇数的和是51,这3个数是( )、( )、( ),其中合数有( )。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42,这个数是( ),它的因数有( ),其中素数有( ),奇数有( )。
  介绍马林·梅森研究的 “梅森数”、“梅森素数”。
  (3)9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
  13的因数都是素数,13的倍数都是合数。( )
  ……
  介绍欧拉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靠心算证明了一个10位数是素数,堪称当时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素数,这个数是2147483647。
  4.写算式的游戏
  把大于4的偶数写成两个数的和,这两个数既是奇数又是素数。介绍歌德巴赫猜想。
  【反思】
  有关素数、合数、奇数、偶数的综合练习,知识点较多,较分散,所以练习的形式以填空、判断为主,显得比较常规,比较枯燥。在设计的时候,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竞赛和好奇的心理,在题目的组织形式上作了较大的改变,将练习的内容分成板块,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将素数的相关背景与思想穿插其中。此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渗透了有关数学背景和思想,可谓一举两得。尤其是最后通过写算式游戏,介绍了歌德巴赫猜想,收到了画龙点睛之效。那么除了运用这种相关内容的文化渗透来组织练习内容,还可以采用比赛加星、或者设计与其它学科整合的练习来组织练习内容。
  活动的介入,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数学文化的介入,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练习才会有效,但我们要注意活动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注意活动度的把握,不是情绪越高越好;注意活动的安排要符合教学常规,开始轻快一点,中度要有紧张、深刻的思维,后段要有挑战性的题目;注意年级的差异性,低年级的活动要注重感性,高年级的活动要注重理性;注意传统性和活动性相结合;注意趣味性与有效性相统一。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编辑/杨帆
其他文献
【摘要】网络的发展为现代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平台,语文教师可将时文作为阅读教学的辅助部分。明确目标,加以选择,快乐阅读,借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  网络的发展,电视的完善,让现代学生很少能静下心来读书,特别是很少会主动去阅读其他的有益书籍。所以如何利用这些时文让学生走近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所有语文老师应当考虑的。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制力不太好,上网时要么
介绍了计算机航班信息显示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特点、信息处理过程和设计思想,并对如何建设和完善系统提出了见解。
【正】《少年理想国》陈虹羽/著此书短篇版原名《理少年时光,残酷想》,令数十万读者大呼感青春。绝望的故事让人想哭,而绝望中仍动。现在,它变成了一个细带着希望的故事,也节
运用恒电位方波测Rp,稳态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以及红外光谱IR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盐酸溶液中聚丙烯酸和聚丙烯酰胺的复合物(PAC)对工业纯铁腐蚀的缓蚀协同作用,
语文教师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展现汉语言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本文从打造高中语文活泼课堂;构建高中语文生动课堂;创设高中语文互动课堂;实现语文教学的生
【正】雪绒花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植物。年幼时,我和奶奶住在一起。我喜欢在乡间的桑榆树下、草坡上、阡陌里跑来跑去,将用不完的力气挥洒于自然中,也常在不经意间被一种白色的
【摘要】班主任在学校的教育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同时也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和学生家长的一个关键的纽带,同时也是社会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桥梁。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一个学生人格的塑造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不仅可以教授学生知识,同时还是学生在成长中的重要导师。班主任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像学生贯彻教育方针,这也是完成教育
十一月是条幽长的小巷。每年的深秋,我都要穿过这条小巷,去探望我的生日。小巷里有很多种树木。有些树木曾经开过花,有些结过果,如今它们都开始飘落着叶子。叶子随风舞着,穿
【正】《虫师》里的那个世界,住着一群与常见动植物截然不同的生物。远古以来,人们敬畏地称它们为"虫"。当虫的世界和人的世界重合时,虫师便会出现。而他没有过去,没有记忆,
我们都知道,语文课程中多种功能起到的作用,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有着关键性的地位。所以,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础理念,保障学生在高效率、高效益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