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八路小林宽澄:唯一出席大阅兵的日本八路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oh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5岁的小林宽澄,是日本目前仅存的两位日本八路军老战士之一。还有一位叫前田光繁,今年98岁,已在老人院里静养。2008年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时,这两位老八路受邀出席欢迎晚宴,温总理特别走到桌前问候他们。
  小林宽澄的老家在群马县,距离东京300多公里。1939年6月,小林接到参军命令。当时父亲的一句话,他至今记得:“男子汉应为天皇而战,是光荣的。”次年1月,小林随华北派遣军第十二军畈田部队在青岛登陆。
  随后,小林被编入“小林中队”,前往淄博参加新兵训练。始终如噩梦般萦绕在他记忆中的,是第一次杀人。一次,小林和班长等几个人外出,迎面走来4个中国男人,班长下令叫小林上去练刺刀。“班长叫几个人上去抓了一个中国人,命令我上刺刀刺那人的胸膛。那个中国人抓住了我的刺刀,我不敢刺下去。结果班长一上来,就把那人踢倒在地,然后将刺刀直接插入了他的胸口。活生生一个人就这么被刺死了。”小林先生长长叹了口气:那个地方叫桐林村。
  小林清楚记得自己被俘的那一天,1941年6月7日,当时他驻扎在山东省牟平县。
  一早,侦察兵报告说,附近的一个村里发现了八路军,大约有200人。队长想立功,就下令去围剿。早上8点多,他们赶到那个村庄。“快赶到山岗时,我们发现中了埋伏,八路军冲下山来。大家打了一阵子,就开始撤。”小林背着机枪跑不快,于是和另一个日本兵与大部队岔开了,他们往山的背后跑,结果遇到了一队八路军。八路军越来越近,小林和另一个日本兵决定自杀,同伴自杀后,“我把机枪的枪眼对准脑袋,结果去扣扳机时,机枪移了位,枪响后,我只削掉了一块头皮。”
  醒来时,小林发现自己躺在担架上,开始骂“八格亚鲁”。“我以为他们会杀我,但是,他们给我上药,然后关在一个小房间,我就这样成了八路军的俘虏。”小林伤好些的时候,八路军给他送去了一本书,叫《论社会主义》。过几天,又给他换了一本《论唯物论》。这样对峙了1个多月,小林的伤也好了。有一天,八路军胶东大队特工科长姜昆对小林说:“能否帮帮我的工作?”姜昆曾经留学东京大学,在日本生活了8年。卢沟桥事变后,他毅然回国参加了抗日战争。
  “姜昆先生人很好,他讲了许多的道理: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是不人道的战争,应该一起来抵制这场侵略战争。后来我想想,他说得也有道理,于是我就下了决心,帮八路军做事。”就这样,小林加入了八路军,并成为日本反战同盟的成员。小林的“叛变”引起了日军上层的恐慌,并悬赏捉拿他。为此,小林开始在八路军和武工队的掩护下,转战各个山村。
  抗战结束后,小林留在济南市政府外事处,帮助遣返战俘和日侨。解放战争爆发后,他继续从事反战工作。
  1946年1月,小林先生因工作病倒了。一天晚上,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来看望他,“小林同志,你愿不愿意入党啊?”小林忙问:“我是日本人,可以吗?”舒同说:“你是革命同志,完全可以申请入党,我来给你做入党介绍人。”但小林入党的事遇到了新问题,外国人入党必须由中组部审批。“于是我重新写了一份申请书,中组部看了我的申请书和自传,还表扬我,说我的申请书写得很感人,中文水平也很好。于是就批准我入党了。”小林先生说。那份入党申请书,他整整写了3天。
  1955年12月,组织上决定让小林先生一家回国。那时候,也刚好是中国政府遣返残留日本人的时期,小林带着妻儿在天津踏上了回国的航程。“我在中国生活工作15年了,真的舍不得离开同志们。离开天津港时,我知道同志们在送我,不能握手,不能拥抱,不能行一个军礼,只能默默地相互看一眼。”
  退休后,小林先生担任了日本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会会长。他在日本各地讲演自己在中国的反战经历,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摘自《环球人物》)
其他文献
开国大典前被毛泽东钦点  开国之初,人民解放军兵强将广,帅才众多,有多个人选能担此重任。比如彭德怀、叶剑英。然而,中共中央在确定阅兵总指挥的人选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领导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人:聂荣臻。  熟悉聂荣臻的人都知道,即使是在残酷的战争年代,聂荣臻也十分注意军容风纪,平时风纪扣总是扣得很好,衣服上的补丁也平平整整,鞋帽时时都穿戴得工工整整,处处显示着胜利之师的风度。  
期刊
被委以重任任开国大典阅兵副总指挥  杨成武将军,中等身材,眉清目秀,英姿勃勃。将军军政兼备,举手抬足,武有松柏之姿,文有兰竹之韵。  杨成武将军15岁参加革命,17岁任团政委,以忠勇闻名于红军初期。据云,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曾见之,赞为“白袍小将”。  1949年6月初,杨成武在中南海受领第20兵团布防平、津、塘、秦的任务时,听周恩来副主席谈了有关建国大计的内容。“七一”后,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
期刊
革命战争年代4次阅兵  为庆祝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931年11月7日,瑞金的叶坪广场上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典礼。朱德以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兼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的名义,在江西瑞金检阅了红军受阅部队,这是朱德以红军总司令名义第一次检阅红军部队。红军总司令朱德和毛泽东、项英、任弼时等红军将领,在大会主席台上检阅了红一方面军的各军团、各军派出的代表部队和红军学校、警卫部队等代表组成的受阅部队
期刊
赵进英1927年12月出生于城南庄镇谷家庄村软枣树洼村,1937年7月参加革命。赵进英从10岁就成了儿童团员,主要任务是放哨、送鸡毛信,后来成了儿童团团长,就帮着八路军埋地雷。  在老太太的印象里,就是在1937年的秋天,汉奸带着日本鬼子进了村。“那时候还小,鬼子一来我们就在大人带领下进山。印象里,小鬼子穿着大皮鞋,衣服是那种黄绿色……”  提及埋地雷,老太太兴致颇高:“开始是八路军埋,我们在后边
期刊
“秦大刀”化身阅兵总指挥  秦基伟,湖北红安泰罗庄人,父亲秦辉显,母亲周氏,家有40余亩,温饱有余。1952年瘟疫流行,其父母双亡。秦基伟幼年顽皮捣蛋,好斗亦好胜。玩“占山为王”游戏,或仿三国刘关张结义,自封“关云长”;或仿水浒一百单八将,自封“大刀关胜”。1957年8月,秦基伟于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毕业后,升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是时,将军为全军177名中将中首位就任大军区正职者。  秦基伟躯干伟岸,
期刊
魏太合11岁参加了革命,经历过李庄滩大战、关家垴大战、百团大战等数十场战役,是受邀参加国庆庆典活动的60位革命老功臣之一。如今,魏太合被政府安排在山西省荣军休养院安度晚年。  魏太和在省荣军休养院的家里有一面“荣誉墙”,上面的照片记录着老人的戎马生涯。  魏太和虽然已年过90,但面色红润,腿脚利索,每天坚持散步。“相比那些牺牲了的战友,我能活到现在真的是享福啊!”老人话不多很朴实,还保持着军人的那
期刊
不久前,梁育秀接到参加阅兵的邀请。9月3日,他将作为抗日战争老兵方队的一员,走过天安门广场。  家中亲友为此很是激动,86岁的老伴儿对他说:“没事儿,你放心去吧,我一个人能行。”1984年退休后,梁育秀就和老伴儿住进了内蒙古军区第五干休所,子女落户在天南海北。  说起阅兵,梁育秀不由得想起了1940年2月,13岁的他当时已是村里儿童团团长,鬼子汉奸说非抓住他不可,这让梁育秀萌生了参加八路军的想法。
期刊
老兵受邀参加“老兵方阵”  2015年6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出消息,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阅兵仪式上,将首次设计“老兵方阵”,这个消息一经发出备受关注。更让人激动的是,在这个方阵中将出现一位河南老兵的身影:钟飞———平顶山军分区干休所正师职离休干部。  钟飞如今已是95岁高龄,虽然已刀刻额头,霜染须眉,但身体硬朗的钟
期刊
驭军严肃义勇卓然乃杨勇  杨勇将军与杨成武、杨得志将军,于红一方面军中并称“三杨”。抗美援朝时期,三将军先后入朝参战,周恩来称之为“三杨(羊)开泰”。  杨勇将军驭军严肃,所向秋毫无犯。红军长征途中,属下三营七连宿营一空宅,司务长私用米一斗,未报告。将军闻之,大怒,撤销司务长职务,并亲往该宅书一借条:“大伯大娘:红军吃了你家一斗米,付给你白洋一元,谢谢你们全家。红军还要回来的,那时当面道谢。”取白
期刊
安文远,1926年6月出生,1940年参军,在新四军独立团当战士。历任独立团战士、警卫员、警卫班长、冀鲁豫军区12分区中队长、晋鲁豫军区军校学员、华北军政大学学员、华北军政大学一总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天津警备区四分区招生干部。1949年回乡参加劳动生产。回乡后在农村当会计、乡水利站当厨师,目前在敬老院生活。经过层层筛选,安文远被确定为参加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