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八路梁育秀:小时妈妈让我去当兵 现在老伴让我去阅兵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che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梁育秀接到参加阅兵的邀请。9月3日,他将作为抗日战争老兵方队的一员,走过天安门广场。
  家中亲友为此很是激动,86岁的老伴儿对他说:“没事儿,你放心去吧,我一个人能行。”1984年退休后,梁育秀就和老伴儿住进了内蒙古军区第五干休所,子女落户在天南海北。
  说起阅兵,梁育秀不由得想起了1940年2月,13岁的他当时已是村里儿童团团长,鬼子汉奸说非抓住他不可,这让梁育秀萌生了参加八路军的想法。母亲听后对他说:“你走吧。出去以后小心又小心,(你)年岁小个子大,别人(可)不(把你)当小孩子看。吃穿住妈就管不着了。妈自己能活,你就放心走吧。”
  梁育秀至今仍记得,当时母亲一滴眼泪也没掉,她说儿子要干大事成大业,掉眼泪不吉利。
  那是母亲在梁育秀此生留下的最后一个画面。从13岁离家打鬼子,直到13年后母亲离世,梁育秀再未回到母亲膝下尽孝,这也成为他心中至今无法磨灭的一抹伤痕。
  “小时候妈妈让我放心去当兵,现在老伴儿让我放心去参加阅兵,哈哈,真好。”梁老操着一口浓重的山西口音,故作轻松地说。
  我生于1927年4月,十岁那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战爆发。第二年,日军占领了我的家乡五台县,才念了三年书的我于是失学了。
  我家在五台县第三区小沟村,地处五台南境,海拔1800多米。山高路陡,进村只有一条路,六座大山形成十里长沟,山里有的小路几年都没人走过。村子不大,姓却很杂,罗姓是大户,其他还有张、胡、崔、杨、梁等十几个姓。我小时候是这个山村最繁华的时候,一百多户,三百多号人。
  1937年平型关大捷后,聂荣臻司令在五台成立晋察冀边区,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村子里陆续有人参加革命。
  我大哥1938年参加共产党,二哥次年也跟着加入。
  1940年百团大战以后,鬼子对晋察冀清缴得更加凶狠,曾发动三个月的“大扫荡”,对不听鬼子指挥、不交粮食、不派劳工、不送姑娘上炮楼的村庄实行“三光”,那之后,五台县境内从牛道岭到长城岭长约百余里、宽约四十里的地带形成了百来个“无人区”,九千多群众被无情杀害。
  这反而激起了乡亲们的顽强反抗。当时三区斜坡村的小学老师罗野还,手下领导着7个村的党支部。有一天,四十多个日伪军包围了他家,但罗野还拒绝交出共产党员名单。
  敌人于是先拿他的父母开刀。接着又将他二哥家七个月大的孩子用刺刀捅进肚子里,举到空中摔死在院子里。
  二哥二嫂、大伯二伯随后相继被杀。罗的妻子长得漂亮,被敌人捆起来带回炮楼蹂躏了数月。最后,罗野还死在太原日本陆军监狱里。他的一家人以死换来七个村全体共产党员的生命。这件事令我至今印象深刻,无比敬佩。
  清缴期间,我的家乡小沟村成了我党一块小根据地。因为地形险要,敌人出击到小沟搜山,游击队就跑到敌人据点附近隐藏两天,敌人一放松我们的人再转回来。
  小沟村可以说家家有人参加革命。从东北到海南、新疆,都有同村人,小山村对革命做出了牺牲和奉献。解放后参军参政的又有几十人,到目前,离休干部当中还有十余人健在。
  八年抗战期间,五台县每年有千余名青壮年参加八路,累计有一万余人参军参战打击日寇。而参加民兵及其他形式抗战的群众达9万多人,占了全县人口的一半。
  颇有些遗憾的是,1990年我回去时,发现小沟村的山山水水竟几乎没什么变化。而村里仅剩不足30人了,他们还在想办法搬走。(摘自《南方周末》)
其他文献
林彪取代彭德怀接替阅兵首长一职  1959年是中国政坛风云激荡的一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庐山召开,彭德怀等受到错误的批判。8月,中共中央在八届八中全会上作出《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错误的决议》。9月中旬,军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彭(德怀)黄(克诚)反党集团的决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彭德怀被免去国防部长职务,林彪接任国防部长。  9月26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通知:中央政
期刊
毛泽东的首任卫士长  1908年2月7日,张宗逊出生在渭南赤水镇堰头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由于受叔叔张浩如进步思想的影响,童年时的张宗逊就已立下强国安民的远大志向。稍大以后,张宗逊加入共产党,随红军一起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秋收起义后,张宗逊调到特务连任副连长。特务连的主要任务是护卫毛泽东和团部,张宗逊带领一个排,专门担负毛泽东的贴身警卫,实际上成了毛泽东的首任卫士长。  那时的毛泽东,还没有
期刊
彭德怀认真对待“逢十大阅”  1959年,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人民政权已经巩固,新中国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力量也强大起来。当时,新中国的陆军是世界上比较强大的,空军和海军虽然比其他世界强国有差距,但也初具规模。在此情况下,国庆阅兵,有一个对人民军队的现状进行检阅的任务。  1959年,世界形势变幻不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封锁,在国际事务中继续孤立中国。中苏两国
期刊
在蒋介石政权的草创阶段,黄埔中人贡献最大,沐浴的恩典也最多,以致“天子门生出黄埔”的说法,流播政坛。然而,曾位高职显的蒋氏门生,却终归逃不过棋子的命运:“特工王”戴笠机毁人亡,“中原王”汤恩伯、“西北王”胡宗南最终潦倒落魄,而备受恩宠的陈诚也不得善终……  坠机夭折的“特工王”  蒋介石的天子门生,位高职显,各有大号:陈诚以蒋介石为楷模,身材偏矮,号称“袖珍领袖”;胡宗南、汤恩伯拥兵自重,号称“西
期刊
开国大典前被毛泽东钦点  开国之初,人民解放军兵强将广,帅才众多,有多个人选能担此重任。比如彭德怀、叶剑英。然而,中共中央在确定阅兵总指挥的人选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领导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人:聂荣臻。  熟悉聂荣臻的人都知道,即使是在残酷的战争年代,聂荣臻也十分注意军容风纪,平时风纪扣总是扣得很好,衣服上的补丁也平平整整,鞋帽时时都穿戴得工工整整,处处显示着胜利之师的风度。  
期刊
被委以重任任开国大典阅兵副总指挥  杨成武将军,中等身材,眉清目秀,英姿勃勃。将军军政兼备,举手抬足,武有松柏之姿,文有兰竹之韵。  杨成武将军15岁参加革命,17岁任团政委,以忠勇闻名于红军初期。据云,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曾见之,赞为“白袍小将”。  1949年6月初,杨成武在中南海受领第20兵团布防平、津、塘、秦的任务时,听周恩来副主席谈了有关建国大计的内容。“七一”后,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
期刊
革命战争年代4次阅兵  为庆祝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931年11月7日,瑞金的叶坪广场上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典礼。朱德以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兼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的名义,在江西瑞金检阅了红军受阅部队,这是朱德以红军总司令名义第一次检阅红军部队。红军总司令朱德和毛泽东、项英、任弼时等红军将领,在大会主席台上检阅了红一方面军的各军团、各军派出的代表部队和红军学校、警卫部队等代表组成的受阅部队
期刊
赵进英1927年12月出生于城南庄镇谷家庄村软枣树洼村,1937年7月参加革命。赵进英从10岁就成了儿童团员,主要任务是放哨、送鸡毛信,后来成了儿童团团长,就帮着八路军埋地雷。  在老太太的印象里,就是在1937年的秋天,汉奸带着日本鬼子进了村。“那时候还小,鬼子一来我们就在大人带领下进山。印象里,小鬼子穿着大皮鞋,衣服是那种黄绿色……”  提及埋地雷,老太太兴致颇高:“开始是八路军埋,我们在后边
期刊
“秦大刀”化身阅兵总指挥  秦基伟,湖北红安泰罗庄人,父亲秦辉显,母亲周氏,家有40余亩,温饱有余。1952年瘟疫流行,其父母双亡。秦基伟幼年顽皮捣蛋,好斗亦好胜。玩“占山为王”游戏,或仿三国刘关张结义,自封“关云长”;或仿水浒一百单八将,自封“大刀关胜”。1957年8月,秦基伟于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毕业后,升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是时,将军为全军177名中将中首位就任大军区正职者。  秦基伟躯干伟岸,
期刊
魏太合11岁参加了革命,经历过李庄滩大战、关家垴大战、百团大战等数十场战役,是受邀参加国庆庆典活动的60位革命老功臣之一。如今,魏太合被政府安排在山西省荣军休养院安度晚年。  魏太和在省荣军休养院的家里有一面“荣誉墙”,上面的照片记录着老人的戎马生涯。  魏太和虽然已年过90,但面色红润,腿脚利索,每天坚持散步。“相比那些牺牲了的战友,我能活到现在真的是享福啊!”老人话不多很朴实,还保持着军人的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