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书籍装帧》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以儿童书籍装帧为例

来源 :才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inlov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籍装帧》课程在高校,为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的必修课,是综合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日益增长,书籍装帧设计不再仅停留在传统的纸本,有向多媒体、交互设计方向的多元化发展,这给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儿童书籍装帧设计为例,浅析《书籍装帧》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其他文献
从新中国成立伊始至今,四次工业革命的全面推进使我国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相对的两面性,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推动人民享有更好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数字鸿沟问题,它的存在导致了部分地区特别是牧区的信息化发展欠缺,进而阻碍了社会治理的有效推动.本文通过对肃南县的数字鸿沟问题在社会治理中的现状分析,提出了通过消除数字鸿沟问题来提高社会治理的有效性与对策.
在小学科学实践中,利用地理优势,学科特点,开发”工科思维”训练课程,全面渗透”工科”思维训练.其次,搭建层级工科思维训练结构体系,分析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状况,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点对点的”工科”思维训练,并进行有效的评估.把握”工科”思维训练核心,紧扣两条主线——问题推动,评估迭代,避免小学探究实践环节形式化,让学生拥有社会科技发展所需的工程与技术素养.
计算思维是信息科技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在高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是学科教师十分关注的内容,而程序设计作为一个非常好的课程载体,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提供了实践支撑.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程序设计教学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由创设情境、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和分享总结等环节组成.基于此流程设计的《分支结构的应用》教学案例旨在为教学提供参考,并推动计算思维和编程教育的相关研究.
随着新时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类研究生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传统的信息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为了提高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社会适应,深入推进学科教育与研究生培养的综合发展,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质量,增强研究生竞争力,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按照”以立体化师生共同体建设提升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提出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竞赛-项目”三阶梯四同步信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休闲运动管理系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贯彻”因材施教”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针对国内休闲体育行业精英的缺乏现象,特公开选拔,将部分思想品德优良、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学习潜力、富有创新精神、竞争意识且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普通本科学生,组成教学改革实验班,实施重点培养战略.产教融合指在人才培养思想和工学基础上,企业和高校相互融入,培养人才的过程.本文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教育,实践并研究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并提出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方法和步骤.
国务院在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强调,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担,其需要将培养目标重点放在培育学生的创业精神与职业道德上,让学生能拥有强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加上当下中职学生相比于其他学历学生来说,面对更大的就业压力,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中职教育中以培养双创人才,有其必要性,能提升中职人才培育质量,一定程度缓解中职学生就业压力.本文基于此,先概述工匠精神是什么,再分析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教育双创人才培养的因由,接着探究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教育双创人才培养遇到的问
桑德尔的分配正义原则是以道德应得为基础的,他通过对罗尔斯差别原则的批判来揭示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的不合理性,同时对”应得”、”资格”等概念作出了论证和解释.
针对《基础德语》课程的教学现状,构建”基于任务驱动的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并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希望能解决课程中存在的三个问题:1.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合理规划学习时间的能力;2.学生无法有效整合所学知识点并有效输出,即无法在实际场景中用到所学知识点;3.学生课堂上时常有注意力分散,缺乏学习热情的现象.实践表明,通过”预习任务”、”阶段任务”和”目标任务”的逐步完成,”基于任务驱动的混合式教学”对目前存在的三个问题或多或少都有解决效果.总体来看,
资本市场信息环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提高信息质量,能够帮助投资者决策.本文以深交所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非处罚性监管的出现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处罚性监管的出现会显著影响盈余价值相关性.该结果对非处罚性监管、信息披露质量、盈余价值相关性等领域的研究文献做出了补充,为企业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交易所采取监管方式、投资者决策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协同育人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联合育人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本文从辨析两者之间的逻辑内涵入手,分析实现两者同向同行面临的挑战和考验.最后主要从明确定位,创新教学模式,提升专任教师思政素养,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健全机制保障等方面提出两者之间同向同行的路径选择,为推进高校两者之间的同频共振,形成协同效应提供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