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曲杂剧《柳毅传书》中柳毅形象“世俗化”分析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fg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传奇《柳毅传》塑造了一个"豪侠刚烈、凛然正气"的柳毅形象,元代尚仲贤将其改编成《柳毅传书》。主人公柳毅豪侠的一面被削弱,演变成一个拥有世俗价值观和爱情观的人物形象。究其缘由,柳毅形象的演变主要由不同时代的审美风尚造成的,唐传奇的作者欲借小说以炫才明志,北曲杂剧的作者则需要迎合观众世俗化的接受心理。柳毅形象的变化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叙事视角和语言风格而实现的。
其他文献
许多人都在学习二语,但效果不佳,背后的深层根本原因何在?语言学家一直试图从探讨母语习得理论出发给二语学习做出某种合理的解释。文章回顾并评析了相关理论。
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了作为互联网新闻传播方式的延伸——手机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和形式;从信源、信息、信道和信宿四个角度对手机新闻传播和互联网的新闻传播进行了比较,发现
随着司法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其中涉及不少对诉讼程序的改革,民事立案制度也由审查制改为登记制。立案作为诉讼系属开始的第一个环节,对整个民事诉讼具有重大的影响。我国长期
从资源开发、民间金融与产业结构之间内生关系的角度,研究西部新兴资源富集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通过将自然资源、民间金融系统同时纳入内生增长模型,揭示了三者之间的
石化公司醚化反应器内件发生严重腐蚀失效。通过对树脂催化剂进行物性分析,并采用电化学测试手段考察了材质在树脂催化剂介质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醚化反应器内件腐蚀失效原
<正>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形成了一致抗战的局面。在上海,各界民众相继筹建组织救亡团体,其中由何香凝发起组织的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是卢沟桥事变后首先起来担
神话与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着难以分割的紧密联系,神话孕育了各类文学作品,为其提供原型母题;神话也为后世作家提供了广泛的创作题材,在时代中获得了新的文化内涵。普罗米修斯作
翻译和诠释学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它们的前提都涉及到对文本意义的理解。随着诠释学自身的发展,它已逐渐成为历史精神科学的基础。作为一门供体学科,诠释学的
文章通过实例说明了时间数列分析中加法模型的应用,纠正了一些统计学教材上常见的错误认识和模型的错误使用,对统计教材中统计方法的系统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结合贵州实际,以丹寨石桥古法造纸为例,分析其生产性保护现状,探讨石桥村怎样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提出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古法造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