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新上岗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ing81868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討精细化管理在新上岗护理人员培训中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新进护士20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培训;2013年新进护士20名为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管理,根据学历层次,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观察并比较两组新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发生的护理缺陷数。结果:实行精细化管理后,新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数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新护士采取精细化管理可避免培训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培训效果,有利于新护士的成长和护理风险的控制。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5-0156-01
  刚刚工作的护理人员往往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及沟通技巧、规章制度执行不严等是护理风险的高危人群,如何使刚从学校毕业的新护士顺利实现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胜任临床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是各级护理管理者关注的问题[1]。我院从2012年起尝试对毕业后护士进行精细化管理,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2012年新进护士20名为对照组,年龄20~24岁,均为女性。大专11名,本科9名,;2013年新进护士20名为观察组,年龄20~24岁,均为女性。大专10名,本科10名,。两组新护士在年龄、学历、在校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新护士进入医院参加护理部举办的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护理部指定指导性培训方案,进行轮转,各科室根据各科特点制定临床带教计划。在临床实践锻炼期间,新护士轮转治疗、办公室、责任组等各护理岗位,未固定带教老师。
  1.2.2 观察组:进行传统培训方法的同时,采用精细化管理,结合学历层次,采用专人负责制,对大专护士第一年采用侧重于专业理论及技能,本科护士侧重于临床应用能力培养。新护士进入科室后,护士长为其安排1名临床带教老师专人负责:负责对新护士进行跟班带教,对其临床工作进行指导,在思想、学习、生活、科研等诸方面对其进行指导,定期对新护士工作学习情况进行沟通,重点突出对急危重症抢救配合能力、急救仪器和药品应用能力、应急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安全管理能力及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考核。
  1.2.3 考核内容及方法:一年后由医院考核组( 护理部) 考核,包括理论成绩、专业技能、科研能力,并对护理缺陷数进行统计,建立个人档案。
  1.3 统计分析:应用stata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人员理论及专业技能考核成绩:实行精细化管理后,新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数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医疗护理护理模式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医护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尤其对于新上岗护理人员。由于其临床护理经验技能欠缺,工作及心理压力较大,角色转换需要一定时间及空间,因此需要护理管理者给予更多更细人性化的管理模式[2]。精细化管理即根据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进行有针对性培养,使其更快的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有利于增强其职业归属感组织归属感。
  在对两组新上岗护理人员的比较中发现,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护士理论及技能成绩均好于传统培训组,护理缺陷数明显降低。我们针对新护士中本科、研究生等高学历,理论知识方面优势明显,但临床经验相对不足,而本科以下学历护士往往理论技能经验均欠缺。轮转科室选择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素质较高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实行一对一的指导,固定带教老师,轮转期间定期与她沟通,了解学习、培训情况,有困难时协助解决。对于她们在工作中的亮点及时表扬,不足之处不指责、不当众批评,共同分析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和谐、关爱、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可缓解工作中的紧张状态,使其顺利融入集体,较快完成角色转换[3]
  综上所述,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助于避免以前教与学不协调,基础好与不好一样教,减少培训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了培训效果,保证临床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延续性,有利于新护士的成长和护理风险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陈雁,陈璐.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管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 14(9):88-90.
  [2] 贾巧玲,许妍. 以柔性管理为主体的新护士培养与管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20(6):130.
  [3]贾巧玲,许妍.浅谈我院加速新入伍护士成才的培训和管理[J].右江医学,2009,5(37):616-617.
其他文献
针对汽车零部件检测生产线效率低,以及数据传递速度慢和信息掌握延时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款用于汽车零部件检测生产线的新型控制终端.终端以嵌入式ARM芯片Cortex-A9为控制核
【摘 要】 目的 总结性探讨分析心理护理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10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占全部患者的二分之一,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检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在护理前两者并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评分
【摘 要】 目的 分析乙肝患者心理状态探讨护理对策。方法 门诊观察和访谈乙肝患者,翻阅查看中国期刊数据库相关研究,归纳总结。结果 75%以上的乙肝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部分患者甚至非常严重,通过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后,患者状况得到改善,能够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重视和了解乙肝患者心理状态,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活动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心理护理使乙肝患者保持良好心
【摘 要】 目的:研究和讨论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过程中,运用24h综合强化护理方案对患者机体功能恢复产生的临床效果和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联合24h综合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机体功能的变化情况和患者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机体各项功能指标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