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新目标”英语开放式教学的实践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rs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助阵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等崭新的英语教育理念。本文提出“开放性”教学的对策,指出了开放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落实,英语教学会更加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全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 传统和开放 教学策略
  
  一、“新课标”背景下的开放教学
  1.层次性的目标设计
  “新课标”下开放教学把教学目标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基础性目标,即“新课标”所规定和要求达到的基本标准。二是发展性目标,发展性目标是在保证达到基础目标的前提下扩展开的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而设定的,即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因此,在设计“新课标”下开放教学的目标时,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适当提高或降低教学要求,探索与学生发展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目标体系。
  2.目标设计的动态性
  目标设计的动态性,即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不是僵化的、静止的;目标是发展性的,在活动、经验和实践中不断进行改变和修正。比如学习“shopping”时,引导学生参加购物实践,引导学生学会使用“Excuse me,can I help you?”“ Thanks for coming ...”这一设计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更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更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格,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开放教学策略的实施
  1.课堂教学的开放
  教学策略的开放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情况设计灵活多变的、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例:Go for it 中 unit 11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1)首先让学生根据想象猜猜这是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然后,根据有些学生的猜测这是钟,导入正题。Teach:What time is it?I’t s...(2)在大屏幕上画了一口钟,让学生扮演时针和分针,问What time is it?(3)笔者在课前准备了写着动词词组的小纸条,让两位同学上来,一位同学拔出时间,一位同学做出动作,让下面的同学猜,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开放的教学方法,强化了英语审美感,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
  2.教学过程的开放
  教学过程是一个全程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学生的课堂表现、需求是课堂活动过程的基本依据。新课标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交流与合作,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程序的设计要灵活。“新课标”下开放教学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学目标及内容出发,改变“老、旧”的教学成效设计,使教学初学的设计富有新意。如“任务型”教学流程的设计: Leading-in“Warming up/Revision”Pre-task“Learning new language points”While-task “Group-work(task cycle)”Post-task“Communication-Evaluation”Homework就是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过去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被“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取而代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知识的传授过程亦被生成的过程所取代。整个教学过程形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并使他们获取到终身受益的知识。“新课标”下开放教学把“以教案为本位”,实施“生成教学”,使教学过程显示出生态生成的过程。
  3.教学评价的开放
  传统的评价方式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支撑,评价的概念往往和考试混为一谈,于是评价所关注的知识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的对象单一的指向学生,而学生的个性发展、参与积极性等抽象的、难以操作的内容均被置于评价之外,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和自我导向。
  新课标强调:评价应有益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利于学生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新课标和新教材促进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多样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比如学生成长档案,既包括平日的测评成绩,也包括学生的其他成果(音乐录音、书法作品等);既包括教师的评价,也包括其他同学的评价;既包括量化的评价,也包括文字描述的评价等,既关注学习过程,也关注学习结果。如课堂教学用语中多了诸如“That’s exactly right!”“How clever you are!”“Good!Will you please express it in another way?”“Think it over again!”等肯定性、暗示性、期待性评价语;作业本上也多了“You have improved a lot!”“I hope you’ll do it better next time!”类的批语。评价的多元化不但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也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4.师生关系的开放
  师生情谊因教师的高高在上而黯然失色,对立情绪的严重,使教与学的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资源。严重背离了新课程提倡的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情感关系的要求。新课标的学习和新教材的使用改变了这种“师道尊严”的状况。
  朱小蔓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团结合作可以促使“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确立。“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理念的确立,使教师能够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和学业成绩不佳的学生,以及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等。教师以高尚的人格修养、永恒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打动学生,维护学生的真诚、自尊。老师对每一位学生都会投以欣赏的眼光,努力发现他们的可爱、可敬之处,以最真诚的微笑迎接每一颗渴望阳光的眼睛,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教师的争取主动投入换来的是学生的尊敬与爱戴,长期下去,一种新型的民主和谐的师生链条就建立了。多维度、多途径、开放式教学氛围的形成,使我们的课堂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学生收获的不单是知识与能力,更是一种幸福的人生体验。
  三、结语
  开放式教学确实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新课标”下开放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主体作业,开放潜能,发展个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个体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标”下开放教学的实施,有效地推进了英语课程的改变,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有效途径。开放教学,必然引发开放教育。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李如密.《教学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3.《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4.邱才训.《课堂教学的指导性策略》《教育导刊》.2001年第2、3期
  5.施良方,崔允郭主编.《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年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湾中学
其他文献
写字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加强写字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与审美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随着2011版课程标准的实施,写字教学的分
加强学校阳光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学校教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关系到国家兴旺、民族未来的一件大事。     一、宣传到位。形成制度     学校利用各种阵地广泛宣传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师生、家长、全社会理解、支持学校开展的这项工作,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全体师生要争做宣传员,积极向社会、家庭宣传,得到社会、家庭支持,营造“每
一、谈心的定义    教育工作者从事的是人的培养教育工作,因而与学生的谈心交流就成为一项经常使用而且异常重要的教育手段。谈心不只是批评,也可以表扬;不是随便聊天,而是有准备、有目的;不是例行公事,而是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因而,谈心的目的是要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疏通心理困惑、指明前进方向。谈心必须注意“三不”:不随意,不把与学生谈心看成例行公事,而应当作有计划的班主任工作内容;不应付,不是蜻蜒点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何搞好美术教育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对于美术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伴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浪潮的磅礴气势,思想品德学科的课改也逐浪而飞,令人耳目一新。“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要求教育者以育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个学生,使其人格得以尊重,潜能得以开发,个性得以发展。这就要求初中政治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要把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不仅看成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使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成为有智慧、有品德、有理
该文阐述了常用于果树病毒检测的血清学病毒检测方法.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斑点免疫测定法中的一些常用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概述了快速免疫滤纸显色法、病毒细菌协同
多媒体已经被充分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并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教学方法。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促使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增强情境交流,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把总体目标划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特别强调“学生要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实施新课程后,笔者常常思考如何落实课程目标,特别是后三个目标的实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让学生写写“数学作文”,是一个为学生提供用数学语言和自己语言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的很好机会,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意识,发展学生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抓好课堂教学,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课堂上,给学生留一个思维的空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那么,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给学生留一个思维的空间呢?   一、抛砖引玉法   所谓“抛砖引玉法”,就是在课堂讲授时,教师讲关键,点要害,把线索思路抛出去,然后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引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好比射箭一样,教师引导学生张满了弓,却不发箭,让学生自己把箭射出去。例如,在
摘 要:根据教学实践经验,谈了多媒体在教学中有喧宾夺主之势,随后提出改进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职业中学英语;编制课件  “多媒体”一词源自英文“Multimedia”,媒体(medium)原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中文常译作媒质;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等,中文译作媒介。从字面上看,多媒体就是由媒质和载体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