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骏的黔地情怀

来源 :乡村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骏: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遵义油画学会秘书长。2014年油画作品《大风起兮》赴日本福冈美术馆参加亚洲现代作品交流展;2017年的文创作品《夜郎陶》获遵义市首届文创作品大赛二等奖;2018年的油画作品《二郎滩1935》被遵义美术馆收藏;作品《侗乡谐音》入选2019年贵州美术大展。
  杨骏自述:
   贵州是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省份,有取之不盡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艺术家的天堂。从南到北,文化各有差异,各有特色。从聚落的侗寨苗寨到水陆码头的吊脚楼,都有其自身的特色,都能引发我的关注和共鸣,燃起我的激情,让我陶醉,从而转化成我画笔下的点线面。
   贵州是多彩的,有白色的茅台酒,绿色的万亩茶海,有金色的威宁草海,灰色厚重的海龙屯关隘,有黑色的西江千户苗寨,红色的遵义会议会址……是艺术家的调色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贵州是古老的,是朴实厚重的,是纯天然的,是干净的。无论是稻作文化、服饰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红色文化、饮食文化、巫文化、屯堡文化、傩文化、还是土司文化……都能在我的笔下体现得淋漓尽致。(责任编辑/杨倩)
其他文献
杨培德:贵州省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河湾苗学研究院院长  (刘霜/摄)  一说到艺术,人们往往想到的是经过艺术院校学习过的艺术家们的专业艺术,绝不会想到在乡野村居中也会有非专业的艺术。其实,在乡野村居中是有艺术的,特别是有耀眼夺目的苗绣艺术。乡野苗绣艺术的作者,是祖祖辈辈生活在乡土村寨中的苗族农民妇女,她们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苗绣艺术的创作与绣制,只能在艰辛劳作的间隙中抽空进行。  
期刊
酿酒、榨油、晒醋、炒茶、种米、做面、制香、做陶、制伞、刻砚。  你有多久没有见过这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手艺了?因时代的发展,凝聚着手艺人心血的器具、产品渐渐退出普通人的生活。而在贵州大山中还有那么一批人,秉承手艺人的初心,默默坚守祖辈的技艺,不舍气力,传承发展。  本刊记者探访十位手艺人,通过镜头和笔,记录下一个个真实的手艺人形象,展示他们的生活,勾勒出中國人的乡愁,讲述他们坚守、传承、创新的故
期刊
夏末的扰绕真的很治愈,裹着惬意的青色,舒服的蝉鸣,山谷的凉风……如果你对城市的生活感到些许疲惫,不妨来这里短暂逃离一下。   从贵阳市区出发,一小时即可到达位于花溪区高坡乡的扰绕,路过梯田,路过村庄,沿着盘山路开往山顶,一路风光十分迷人。想来也是,扰绕就在花溪区的溪南十锦农旅观光带上,有着高山梯田、布依村落、峡谷美景。   车行至溪南十锦游客接待中心,再沿路往前开,在村口的停车场停好车,搭乘观
期刊
邓宏顺: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曾先后在毛泽东文学院和鲁迅文学院高研班专修创作。出版有长篇小说《贫富天平》《铁血湘西》《天堂内外》等。  竹刻艺术渊远流长。在中国的竹刻艺术中,据目前资料看,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绘龙纹勺是竹刻艺术作品的最早代表作。该作品为竹胎,分斗和柄两部分。柄的花纹为三段,有透雕和浮雕再加髹漆。距今2000多年仍保存完好。  贵州玉屏箫笛是中国著名乐器。到了
期刊
人们对民宿总有期待,期待它给予人们一个放松愉悦的世界,以不同寻常的审美体验成为人们进入远方生活场景的钥匙,从而逃避生活的庸常。观妄民宿正是这样的地方。  观妄矗立于兴义市万福村的半山腰上,看到著名的“福字田”就说明你找对了地方。店名取自《庄子·外篇·在宥》“游者鞅掌,以观无妄。”中的“观妄”。无妄即真相,要用“观”的态度来面对,有点意思吧。这里与其说是间民宿,倒不如说更像个江南风貌的微型图书馆,恰
期刊
世人皆知贵州人嗜辣,却不知酸也是贵州人日常不可或缺的美味。古时,因为山路险峻本地又不产盐,贵州人要吃盐就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聪明的贵州人便想出了“以酸代盐”的办法,久而久之,食酸就成了贵州人潜移默化的生活方式。酸萝卜,酸豇豆,泡莲花白等等小吃泡菜随处可见,无论是正餐还是宵夜都可见酸味辅料的身影。清代李宗昉著《黔记》就曾记载:“黔人每岁三月洗白菜铺巨桶中,加以小米,层菜层米,满则以巨石压之,其汁治泄
期刊
有人说,考古工作相当于拼图,用中国大地上发现的东西,拼出一部中国历史,或者说是中华文明。  也许,你感觉考古离你很遙远,但其实你的性格,你的血液中都留存有中华文明的因子、中国历史的遗存。  本刊邀请到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女士,开设“素说贵州”专栏,力图结合她30年的工作经历,通过她兼具科学性和审美性的文字,从历史、考古的视角探知贵州,从播州历史起步,满足你对自身文化追本溯源的渴望,开启属
期刊
张文萍,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遵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遵义油画学会理事。2018年油画《又见桐花开》入选第三届“柔性力量”贵州女美术家作品展;2019年油画《杏花春雨·遵义》入选全国第十三届美展贵州选拨展,并获得遵义市第七届美术作品双年展三等奖,被遵义市美术馆收藏;部分作品被私人收藏。  张文萍自述:  绘画是一种修炼,是对内心的滋养。每当提起笔,我的心就安静了下来。我的大部分作品是旅行时的写生,我
期刊
陈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冶金作协副主席,山东省作协签约作家。获《十月》文学奖、山东省新时期十七年文学奖。出版散文集《祖父是一粒粮食》《大地上的河流》《大地的语言》等。  随着年事渐长,对世界越来越拒绝的我,已经开始在世界面前退却,但即便是这样,那次木黄之行也真的算得上是一次美好的旅程。现在,在我经历过它之后,它也已经在渐渐远去。就像我生命的任何一部分,他们每时每刻都在远我而去。我对于一切远去的
期刊
余未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贵州省文史馆馆员、贵州省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贵州省美术馆的刺绣藏品展,我期待已久。这些出类拔萃的藏品,仅是贵州民间美术遗产的冰山一角。我敬佩那些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奔波在贵州深山古寨的艺术家、收藏家们,还有执着保存这些珍品的前辈。   2005年,受冯骥才先生的委托,我与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同仁一道,做贵州民间美術遗产普查工作。普查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