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的研究综述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dow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入研究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能够及时发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梳理学者们以往的研究成果,从内在影响因素与外在影响因素两个层面对学者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最后,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也进行了综述。
  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保制度的存在价值与发展前景,学者们非常关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的问题。就农民参与此项政策的影响因素来讲,国内的理论工作者有一些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其中不仅包括基础理论的分析,还包括调研得出的实证研究结果。梳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将会对我们研究现阶段农民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给予经验和启示。
  现阶段国内学者针对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在以下两个层面进行了探索:
  农户的个体特征与家庭结构等内在因素的影响
  (一)农户个体与家庭基本特征的影响。学者们广泛认为,农户的个体特征和家庭基本特征均为农民参保的影响因素,但是影响程度不同。刘华等研究发现,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工作性质、子女数、养老观念以及地区特征等,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因素。胡宏伟、蔡霞、石静通过分别对影响农民参保意愿和缴费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家庭财富、受教育程度、保险预期等都会影响农民的参保意愿及缴费承受能力。林淑周则研究发现,除了经济收入外,农民的其他个体特征对农民参保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
  (二)农民文化程度的影响。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存在争议,基本上持有两种观点:吴罗发认为,文化水平越高的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意愿越低。刘蕾则提出,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村居民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因此他们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也相对较高,从而影响了他们的需求意愿。
  (三)农户经济状况的影响。学者们普遍认为农民收入高,参保意愿就高;但也有学者认为,收入高的农民并不愿意参保。杨翠迎认为,农民收入水平直接决定着农民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能力,从而影响着农村社会保障的有效需求的实现,同时也影响着农村社会保障的供给水平的高低。一般来说,农民收入越高,其社保障水平越高。在农民的收入中除了用于各种生产、生活消费之外,有较多的剩余情况下,农民才有可能参加社会保障,购买商业保险或进行个人储蓄。林淑周则研究发现,与中等收入水平的农民相比,收入较低以及收入较高的农民都更不愿意参保。
  (四)农户思想认识的影响。传统的养老思想和农民对政策的不认知,都成为了农户参保的影响因素。王章华认为,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老来有儿养的观念使人们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在这种只要有儿女,老年生活就有保障,不用担忧。林淑周研究发现,“养儿防老”、“土地保障”的传统意识对农民参保意愿和行为仍有重要影响,赞同这些想法的农民更不愿意参保。张红梅等研究发现,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从而影响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深入开展。
  制度设计与政府责任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一)制度设计合理性的影响。制度设计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农民的参保意愿。李强、薛兴利认为,制度设计是否合理对农户参保具较强的解释力。谭静等认为,如果一项政策的设计和实施能够给农户带来实惠,那么农户大多都会愿意配合。田凯则认为,由于中央政府的意愿制度供给与地方政府实际制度供给的不一致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二)政策沟通的影响。吴罗发认为,农民的养老保险参与意愿很大程度上依赖与政府和有关机构的引导与宣传。王海江也认为,突出宣传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替代功能,提高政策信度,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巫俏冰调查则发现,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过程中,农民的真实想法显然没有被相关执行机构或政府了解,无论是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还是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都没有一个畅通的渠道,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从而影响了政策效果。
  (三)政府信誉的影响。林淑周调查发现,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对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行为有正向的影响。梁鸿认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赖于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以及相应的承诺,从而消除农民的疑虑,增强农民对社会保障安全的信赖,提高农民的参与率。肖云、文莉通过对青年农民的养老意愿研究发现,政府信誉的建立与改善能增强农民投保的安全感,从而增强青年农民的社会养老意愿,提高参保金额。
  (四)补贴机制的影响。李强、薛兴利认为,政府对农民参保有补贴且补贴数额越多,对农民参保率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尚长风认为,政府为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提供一部分费用,既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缴费困难问题,又对鼓励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是一个巨大的激励,可以刺激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赵建国提出,应明确国家的税收政策以及相应的补贴政策,同时保证集体补助落实到位,这是对农民建立个人账户的一种激励。
  (五)邻里效应与从众心理的影响。乐章研究发现,农民所在社区中的村民互相帮助的程度越高,他们越愿意参加养老保险。谭静等认为,农户的从众心理也是制约农户参与意愿的重要因素;如果农户发现自己周围很少有人参加养老保险,他们一般也不会参加。
  还有一些学者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参保意愿进行了研究,徐琴等认为,当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低的问题主要是由制度障碍造成的,包括缴费年限太长、养老关系接续转移困难;个体特征中的性别和年龄影响比较显著,文化程度的影响相对较低;城市之间的流动性对参保行为的显著影响,说明养老关系接续转移存在的困难和农民工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信任度不高。梁瑞敏、曾瑞明从农民工自身、企业以及政府的角度入手,认为由于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没有明确强制性的法律条件,农民工的参保决策不仅仅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还取决于企业的行为、农民工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工资收入等。
  上述研究成果,不仅使我们对农民参保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有了认识,理顺了我们的研究思路,而且为进一步研究其影响因素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关于此问题的研究大多是农民参与“老农保”的影响因素分析,关于农民参与“新农保”的影响因素研究成果较少,并且,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都较为侧重于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因素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对于制度的构架,农民对参保收益的预期、农村集体组织的作用、邻里效应和区域经济影响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少。“新农保”较于“老农保”在制度设计上虽有创新之处,但是制度本身仍不够完善。因此,我们需要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将“新农保”自身的特点与农村现阶段状况等因素结合,对农民参与“新农保”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指出,要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2014年全国银行业
2014年7月,银监会宣布批准三家民营银行成立标志着此前社会呼声很高的民营银行于近日正式破题,并开始走向实质性发展阶段。2003年修改后的《商业银行法》将“安全性、流动性
一、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的产生背景rn1、产生的国际背景rn(1)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及其引致的危机rn20世纪以来,各生产要素逐步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持
一、问题的提出rn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逐渐由对外借款等方式转向了外国直接投资(FDI),FDI在外资利用中的比例迅速上升.与对外借款等方式相比,FDI带来的不仅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今日的中国在经历了许多风雨之后,经济高速发展,国力增强,国人全面奔小康。但这些光环却掩盖不住这样一些事实:我国人口中“三高”比例人群正在逐年增多,且向低龄化发展;青少年体质呈下降趋势,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超重以及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甚至征兵体检合格率逐年下降。作为一名基层体育工作者,既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感到自豪,又对国人的体质感到忧虑,同时又感到肩上的责任无比重大
一、研究背景rn所谓买壳上市,又称“后门上市”或“逆向收购”,指的是一家没有上市的企业通过一个并购交易把自己的业务或资产并入到一家已经上市的企业中,同时成为那家上市
一、经济全球化与生产地方化的并行:问题的提出rn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开展经济交往的背景环境,经济全球化是指在货物及劳务贸易、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与扩散基础上
失眠者常需安眠药帮助入睡,但很多人服药后会出现烧心的症状。有人以为是药物的副作用所致。其实不然,这和错误的服药时间有关。专家指出,安眠药能舒张食管括约肌,导致胃酸
我国《合同法》总则第六十条第二款、第九十二条规定,合同当事人依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履行中及合同终止后两个阶段,有通知、保管、保护等辅助义务,这种法定的辅助义务不能由当事人约定,具有强制性,在理论上被称之为合同法上的附随义务。以诚实信用原则为中心扩展,除给付义务被大陆法系各国认同之外,很多附随区别于给付义务的附随义务也被各国承认。我国的“附随义务”是观念是学说继受的结果,要使之在我国得到广泛的适用,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