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题海战术的利弊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www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海战术,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在狭义上,这一词汇表示的意思是为达成某一任务(多指考试或检测),进行大量的,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做相关习题。并不考虑其质量与效率。在广义上,这一词汇也可引申为依靠数量取得胜利,而非质量,与“人海战术”相似。
  凡是从现在的中小学过来的人,对于题海战术,想必都不陌生。尤其是高三这年,课早上完了,整个一年,就是做题,反复地做,做到人人反胃,无聊乏味到要自杀的地步。不仅高三,但凡好一点的学校,从小学起,做学生的大抵都得面对题海。
  这样的题海战术,其理念起源于中国的一句成语:熟能生巧。这里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故事:一个有百步穿杨神技的射手,当众夸耀自己的射技。在众人瞩目纷纷夸赞之际,一位老者说了句,没什么了不起,不过练得熟罢了。射手不服,老者拉他到自己的摊上,原来老者是个卖油的。找来一个葫芦,口上放一个铜钱,然后拿来一个细嘴的油壶,把油缓缓浇入葫芦,居然一星半点也没有沾到铜钱上。老者告诉围观的人,这没什么了不起,熟能生巧。题海战术是否可取呢?笔者认为,从唯物辨证法的角度看待问题,题海战术既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它不利的一面。
  题海战术的优势
  第一、有利于考试。题做得多了,上了考场就得心应手,大致一看题,就可很快得知该题考的哪个知识点,用什么方法做。比如数学,它考察的是你的应用能力和对知识的驾驭能力,只有做大量的习题才会真正掌握知识点,才会有做题的感觉,而且,做题可以训练你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综观如今的小学,中学,直至考研,甚至包括公务员考试,题海战术何时被冷落过呢?
  第二、巩固所学知识。从哲学的角度讲,量变引发质变,这是自然界永恒的规律,水只有在加温到一定程度才能沸腾,学生也只能经过题海战术才能扎实巩固,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没有学生做题的量的积累怎么可能会有学生思维的质的飞跃呢,再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提醒我们,学生必须及时的有梯度的多方练习巩固,才能有持久的教学效果,没有多练,学生就不可能全面,深刻,灵活的掌握知识.
  第三、易于实施。有一些很强的老师能做到,但那绝对是个案,无法推广,因为这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但要有很高的教学能力,很好的学术功底,还要有很高的道德素养.因此,这样的要求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显然是脱离实际了.而题海战术却有易操作,见效快的优点.能如此盛行,证明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凡存在必合理么.
  第四、古今中外的题海战术成功案例。“书圣”王羲之练字洗笔砚,清池变成"墨池",是多练使他名扬四海;齐白石练篆刻,随刻随磨,巨石化为石浆,又是多练使他成为篆刻巨匠;华罗庚,陈景润一遍遍运算,一次次钻研,不也是题海的磨练才使两颗光耀夺目的数学巨星冉冉升起。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记忆力公认超群,当人们问他记忆经验时,他更直接地答道:“说起来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
  题海战术有它很多的优势,但它带来的巨大弊端也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反思。
  一、加重了学生负担,扼杀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背不完的课文,做不完的练习使中小学生过着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单调生活,早早失去童年的乐趣,早早丢掉童年的好奇,书山题海挤占了学生发展个性特长的时间和空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心理.难怪有的学生一边跳橡皮筋一边唱:"太阳当头照,我去炸学校,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个炸药包 "。学生厌学到想把书包变成炸药包去炸学校的程度,哪里还谈得上生动活泼学习,哪里还谈的上学习成绩的提高呀!
  二、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习时间过长导致一些学生睡眠严重不足,身体素质下降.据最新一次的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样调查,城市小学生近视率为22.78%,初中生为55.22%,高中生为79.34%。我们都知道,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课的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新的课程内容没弄明白,往往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而新课往往在上午讲,因为上午学生比较清醒。但我们现在的老师,每天都会留一大堆作业,学生晚上拼命赶都赶不完,只好熬夜。熬夜之后,正在长身体的中小学生,上午上课就要打瞌睡,新课的内容弄不明白。如果这个学生又相对内向,下课不肯问老师或者同学,那么一节新课的内容,就不甚了了。中小学的课,每每一环扣一环,时间一长,整个课程就都稀里糊涂了。要想挽回局面,家长只好让孩子补课,能补上去的,算他幸运,补不上的,就只好做差生了。很多被应试教育淘汰下来的学生,其实智商一点不差,都是被题海战术牺牲掉的。
  三、不利于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素质教育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而题海战术为了追求学生的应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论学生成绩如何,基础怎样,大家都做着一样的大量习题,很多同学可能要做许多已经完全掌握的习题,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同时又没有时间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个性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全面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
  四、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江泽民主席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我们的学生连创造力都没有了,这难道不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搞题海战术,形式太单一,生命就容易衰竭,题海战术束缚了人的手脚,也束缚了人的头脑.我们的学生不是机器,搞题海战术严重的妨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使学习不再是一种乐趣,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综上所述,题海战术有其好的一面,但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我们要转变观念,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摒弃“题海战术”的错误做法,营造一种宽容的教育氛围,给孩子们一片自由想象的天空、顺应自然陶冶其天性,细心呵护其原始好奇心,激发创造意识,点燃思想的火花,我们的学生才有希望,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
其他文献
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的斗志,提高人的素质。因此在农村小学实施美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认识,形成能力。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一、实施愉快教学,使学生由“苦学”变“乐学”,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愉快教学,让百分之百的学生轻松自由地学习,力求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坚持向40分钟要质量,做到功在课前,效在课上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如何才能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呢,本文从心理角度、挖掘兴趣点、理想教育以及现学现用手段进行了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的论述。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教学 注重 学习兴趣 培养    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使学生乐学,对计算机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是计算机教师研究的永久话题[1]。只有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增加了,才能掌握更多
【摘 要】本文以“政治教学中的举例运用”为分析对象,着重在“政治课本中的事例运用和课本外的事例运用”等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究,认为“政治课本中的事例运用”要在“帮助学生掌握事例的表述方式、帮助学生落实事例的说明内容和帮助学生串记事例的要领”等方面加以重视,而“课本外的事例运用”则要做到“真、精、适”。总之,举例在政治课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政治教师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包括几个基本的环节,导入新课就是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但一堂课如何开头 ,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良好的导入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方法。  一、复习原有知识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起到承
主要内容:教师注意维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学会。  关键词:正确引导 学生 积极性 维护    越来越多的同事提出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到了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就越不愿回答问题呢?是学生没有答案吗?显然不是。是旧的“一言堂”、“满堂灌”、“保姆式”的教学方法使他们习惯于坐享其成地听权威答案;是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使他们习惯了当“配角”。这种模式在乡村课堂上,就是教师一幅接一幅的从课文的来历讲到作者的奇
内容提要:新课标之数学教学有新的课程观;新课标之数学教学重过程,重创新,重个性,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重合作与交流,重思想教育;新课标之数学教学中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关键词:新理念 重过程 重创新 重个性    一.新课标之数学教学的课程观  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与教材。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的人文科学,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学科,初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同时语文学习也应是学生的心灵活动,应是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求知求真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急需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自觉摒弃以分数、应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创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新格局。 一、语文创新教学的理念 新课标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是一项课堂
摘要:怎样提高高校英语课堂的有效性,就成了广大高校英语研究者们关心的话题之一,本文将从目前高校英语课堂的现状出发,相应的提出些许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英语课堂,有效性探讨,方法研究    一、前言  随着“地球村”的不断形成,我国与国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英语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人才不能缺少的成功条件之一。如果说高中的英语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学府而学,那么,进入高校之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方面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新教材 学习兴趣 学习效率    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苏教版)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只有对化学的学习有兴趣,学生才会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
大多的英语老师们也许都会有一个感慨:教英语真不容易,不管你花了多大心思去备课,用了多大的力气去上课,可学生就是不领情,依然玩他们的,要不睡觉,要不就是看书。其实,主要的原因是上英语课太闷了。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思考、培训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教学技能,添补了我教学方面许多空白,同时也让我走出了一些误区。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创设有意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外语;掌握了英语节奏的特点,能正确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