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D1在胚胎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uh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1A[lysine(K)-specific demethylase 1A,KDM1A或LSD1]能脱去组蛋白H3上的第4位赖氨酸残基(H3K4)和第9位赖氨酸残基(H3K9)的单甲基化和二甲基化修饰,在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胚胎发育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截止目前关于LSD1在胚胎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已有多篇文献述及,但缺乏系统地总结和整理.该文就LSD1在胚胎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五位一体康复模式对老年脑卒中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首次发病的老年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模式进行干预,试验组采用“医生-治疗师-护士-病人-陪护”五位一体的康复治疗模式进行干预,2组均干预2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量表和Brunnstrom偏瘫功能分级量表对2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2组干预后上肢、手和下肢的Brunnstrom偏瘫功能分级与干预前
目的探讨可视化技术定位喉罩插管对老年全麻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78例老年全麻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可视化技术定位喉罩插管,39例)和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39例)。记录并比较2组病人入室安静后5 min(T0)、喉罩/气管导管插入前即刻(T1)、插入后即刻(T2)、插入后3 min(T3)、拔除时(T4)、拔除后即刻(T5)、拔除后3 min(T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比较2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药用量,并统计2组病人苏醒期并发症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神经监测联合零缺陷干预模式在老年脊柱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我院老年脊柱手术病人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零缺陷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监测。干预前及干预后7 d,检测并比较2组病人血清IL-6、IL-8、TNF-α、皮质醇(Cor)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采用通用依从性调查问卷调查病人的满意度及依从性。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干预后7 d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
1 病例资料n病人男性,75岁,因“胸闷伴腹胀半年”于2020年8月10日收入我科.病人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活动时加重,夜间不能平卧,伴有腹胀、纳差、全身乏力.半年来明显消瘦,体质量下降15 kg,无腹痛腹泻,无腰背部疼痛,无头晕、视物模糊,无畏寒发热.在外院查上腹部CT:腹腔积液,心脏增大,心包少量积液,两侧胸腔内少量积液.既往有支气管扩张病史30年.入院查体:体温36. 9 ℃,脉搏82次/min,呼吸频率19 次/min,血压87/57 mmHg.恶病质,精神状态差,皮肤黏膜未见黄染,浅表淋巴
期刊
目的探究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住院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一般资料表、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焦虑自评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南京鼓楼医院血液科103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住院病人开展调查。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住院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103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住院病人均存在自我感受负担,SPBS平均分为(33.08±5.48)分,处于中度水平。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焦虑及消极应对方式是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住院病人自
探讨影响针感强弱的因素、驾驭针感强弱的方法以及“驾驭针感法”在针刺治疗失眠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李志道教授认为,针感的强弱与传导控制是针刺产生疗效的关键因素.在治疗中,医者应依据患者体质、病情和对针刺的耐受程度,在反复沟通和试探的基础上调整出强弱适宜的针感,选择性地使针感传导至相应病所,方获良效.
骨源性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骨恶性肿瘤,常发生于长骨干骺端[1 ].由于眼眶与副鼻窦间5/6的面积仅以菲薄的骨板相隔.同时,副鼻窦和眼眶间骨壁存在许多自然孔道和裂隙.副鼻窦的炎症和肿瘤等常可以侵及眼眶内,而眼眶内的病变亦可影响副鼻窦和鼻腔.
目的 探讨circFARSA与miR-671-5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qRT-PCR法检测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ircFARSA、miR-671-5p的表达量;采用Pearson法分析胃癌组织中circFAR-SA与miR-671-5p表达量的相关性;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AGS,随机分为si-NC组、si-circFARSA组、si-circFARSA+an-ti-miR-NC组、si-circFARSA+anti-miR-671-5p组;采用M T T实验检测细胞活
目的 通过研究神经细胞线粒体改变探索氟中毒致神经损伤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SH-SY5Y细胞设置为对照组和20、40、60 mg/L NaF染毒剂量组,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及线粒体内活性氧(MitoROS)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动力学和自噬相关蛋白(Miro1、ATG5和PINK1)及凋亡相关蛋白(PARP、cleaved Caspase-3和Bcl-2)的表达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Miro1、ATG5和PINK1蛋白与线粒体共定位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目的 观察阿霉素(doxorubicin,DOX)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表型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 T)以及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 体外实验,采用Western blot、PCR、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DOX对不同TNBC细胞(MDA-MB-231、MDA-MB-468、4T1)生物学行为及EMT相关标志物表达的影响.体内实验,将成功构建的稳定表达绿色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