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适应教育活动一、二、三……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otang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分析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一个新的集体里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每个同学都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希望自己所在的班级是一个优秀的团结的集体。对新建班级而言,由于处在一个全新的环境,彼此间不了解,许多同学都会有一种孤独无助感。因此班级组建之初,强化学生的集体归属感、认同感,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是当务之急。
  
  活动目标
  
  1 增进同学之间的交往和了解,促使自己关注他人,也体会到被关注的感受,彼此获得情感支持;
  2 改善进入新环境的焦虑、孤独以及心理的不安全感和无助感,使同学们体验到班级成员的合作与温暖,以尽快适应新生活,并为建立良好的班级团队打下基础。
  活动一:“相会在一起”活动
  “粘泡泡糖”游戏
  操作程序:全体同学站立,围成圈慢跑,然后注意听辅导老师的口令,按照口令,同学们把手或脚或头贴在一起,分别组成四人组、五人组、六人组、八人组。
  操作口令:
  老师喊:泡泡糖!
  全体同学:贴哪里?
  老师:贴手(脚、头)上。
  全体同学:贴几个?
  老师:贴N个。(4、5、6、8个)
  交流分享:每次变化过程中被排除的人站到一边,谈谈被排除的原因和此时的感受。
  小结:因为缘分,原本陌生的同学走到了一起。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大家都会表现出不安,甚至紧张、被动。被小组排除在外的同学,这样的体验更深刻些。因为此时,人的正常心理归属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如果我们能主动快速融入新集体,参与集体活动,主动改变自身,以适应环境,孤独、不安、焦虑的情绪就能缓解。这也是有趣的“粘泡泡糖”游戏给大家的启示。
  设计意图:初入一个陌生的集体,同学们多少会有些紧张。采用“粘泡泡糖”游戏活跃气氛,有助于新生在游戏中放松自己,减轻焦虑。
  活动二:“手拉手”相识活动
  1 微笑握手互问好
  操作程序:全体同学围成一圈,分别按“一、二”报数,报“二”的同学向前走一步并向后转,内外两圈面对面,均向右走,要求面带微笑,注视对方眼睛,交换着、尽可能多地和同学握手问好。老师喊“停”时,最后握手的两人手不要松开。
  2 人际互动滚雪球
  (分为二人组、四人组和八人组)
  操作程序:(1)二人组自我介绍。“微笑握手互问好”的最后两个握住手的同学开始自我介绍。
  (2)四人组他人介绍。经过自我介绍的两个组合并成四人组,二人组之间互相介绍认识。
  (3)八人组连带介绍。四人组合并成八人组后,从其中一个人开始,每个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一句话中必须包含三个内容:姓名、来自何校、最主要的性格特点。当一个人说完后,后面的人必须从第一个人开始讲起(如:我是×××旁边的×××,小学或中学来自×××学校,我的性格特点是……)。全组同学可以相互协助他人完整、正确地表达,从而在多次重复过程中,彼此了解和记住他人信息。
  交流分享:同学们谈谈在“微笑握手互问好”与“人际互动滚雪球”活动后的感受。
  小结:当同学们彼此友爱地主动握手问好时,当大家面对一张张微笑的脸庞,眼神互相交流时,感受到的是一种温馨和力量,之前的紧张、孤独和无助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当同学们坦诚地自我开放,真诚地互相交流时,彼此就会多一份了解,多一份信任感、安全感。
  设计意图:通过“手拉手”活动,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体验、感受和分享过程中,彼此相识、相知,找到了心理上的共通性,体验到被人关注和接纳的感觉;彼此真诚地交流认识,打破了开始的拘谨和陌生,你我的心灵不再遥远,消除了不安全感和无助感,也使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会了人际交往的技巧。
  活动三:“心连心”动力活动
  1 拼图游戏
  操作程序:自然分组,每9名同学组成一个大组,然后每个大组再分成两小组:一组3人,一组5人,还有1人做裁判。每个小组一个信封,里面有12片拼图,可以组成两个完整拼图,将图片平均分到每个人手中。3人组在拼图过程中可互相商量,五人组则不允许讲话交流,看每个大组中的哪一小组最先完成拼图。
  交流分享:先在大组内交流拼图感受,然后全班交流活动感受。
  小结:3>1+1+1+1+1,这就是这个游戏带给我们的启示。只要多一些沟通交流,多一些团结协作,即使我们的力量微弱,也远大于单独个体的力量。
  2 “众志成城”游戏
  操作程序:男女生各分成两大组,每队10人左右,竖排。要求全体成员在不借助任何其他物品的情况下,都坐在别人的大腿上。坚持时间长者为胜。
  讨论交流:获胜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能否在静坐的基础上整体动起来?
  小结:在任何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要充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能心存偷懒、依赖、滥竽充数的思想。如果有人产生懈怠心理,大家就可能会一起摔在地上。人心齐,泰山移!
  设计意图:“心连心”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相互鼓励与支持的心理品质和合作意识,在“众志成城”活动中出现个别同学对他人的抱怨,老师要及时引导,初步形成一种好的集体氛围,从而让同学们对未来的集体充满希望和力量。
  活动四:“我爱我家”活动
  “我爱我家”班会课
  班会课上,把各色图案的彩色纸片发给每人一张,让大家写下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集体,愿为集体做的一件事,无论大小,如“我投篮准,篮球比赛我要为班级争光”“带一小盆仙客来美化教室”“严格要求自己,不给班集体抹黑”“下课主动擦黑板”“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等。在写好的彩纸上签名,贴在后墙“我和你——心连心”板报上。
  设计意图:“我爱我家”这个活动利用了人际适应中的首因效应,让每个同学在“心连心”活动中产生的对新集体充满美好期待的心理基础上,在群体交往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促进人际的适应,为建设良好的集体打下基础,使班会活动达到高潮。同学们积极进取,渴望在新集体被接纳、被肯定的心态在这个活动中得到初步展示,并将在以后的生活里得到延伸。
  
  活动总结
  
  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是每个班主任都应该关注的,可以通过这样一些活动让学生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接纳,减少初到新环境的焦虑、孤独心理。同时,一系列的活动也可以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团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体会到只要大家“手拉手,心连心”,互相帮助、相互支持,未来的学习、生活一定能够充满快乐和幸福!
其他文献
在班级日常事务中,班主任不仅自己要能独当一面,还要教会学生独当一面。  这样,你才能把自己“解放”出来。  家用电器的说明书为我提供了管理借鉴。想想,一个家用电器买回来,你是怎样知道使用方法的?因为生产厂家已经设计好使用程序了,你只要按照程序操作就可以了。  那么,我们的班级管理是不是也可以事先设计好一个程序,让学生照章操作呢?这就是我的程序管理。    程序一:卫生包干    打扫公共卫生历来是
要让孩子拥有最好的学习开端,准备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孩子能独立处理同伴关系,有自理能力,掌握并遵守规则,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对学校生活的向往等。有时会听到家长对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