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1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学生运动员和一般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得出了三个结论,为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对大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神经反应身体素质特点大学生身体训练
一、引言
保证大学生良好的身体状况是国家发展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生长环境不一样,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不一样,其身体状况指标并非都在一个水平上。在当代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有必要对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价[1]。
为了进行对比分析,将受试者分成“学生运动员”组和“一般学生”两个组,对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以期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活动,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训练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
为便于了解学生的形态和素质处于哪一个级别,可以通过神经反应的快慢、上肢屈伸力和下肢屈伸力的大小等素质特点来评价。
神经反应是表明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测试神经反应选取的指标有:起跳反应时的神经反应、单位时间内的动作频率等。一般情况下,反应时间短、动作频率高表明学生具有良好的运动素质,是选取体育人才时应充分考虑的比较有价值的指标。
上肢屈伸力和下肢屈伸力是查看身体素质的又一重要因素。将下列各项:伸肩力、屈肘力、伸肘力三项之和,右手的握力与体重之比,屈肘力、伸肘力与前臂长的乘积与体重之比,伸肩力与上臂长的乘积与体重之比等的均数、标准差和平均差等作为上肢力量的主要比较指标。
下肢伸膝力的差异是衡量学生是否在纵跳方面具有优势,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通过纵跳、伸膝力、伸膝力与大腿长的乘积、屈髋力等的均数、标准差和平均差等下肢力量的比较,考查学生的身体素质[2-3]。
三、对比结果及分析
本文将参加测试的大学生分成了“学生运动员”组和“一般学生”组,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测试和比较,为进一步完善评价大学生身体素质特点打下基础。见表1至表3。其中,机能反应测试结果比较见表1,上肢力量比较见表2,下肢力量比较见表3。
表1“学生运动员”组和“一般学生”组神经反应和频率测试结果比较
指标 学生运动员 一般学生 平均差 显著性检验
均数 标准差 均数 标准差
神经反应/ms 85.70 ±21.359 108.10 ±23.11 -12.39 P<0.001
5s频率×身高 8034.49 ±1014.19 7648.40 ±1.240.76 201.09 无差异
“学生运动员”组起跳反应明显高于“一般学生”组,单位时间内动作频率虽然比“一般学生”组快很多,但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表2“学生运动员”组和“一般学生”组上肢力量测试结果比较
指标 学生运动员 一般学生 平均差 显著性检验
均数 标准差 均数 标准差
握力(右)/cm 72.73 ±7.281 63.51 ±9.162 5.22 P<0.01
伸肩力+屈肘力+伸肘力 82.16 ±12.200 70.15 ±13.620 13.01 P<0.001
屈肘力×前臂长/体重 9.53 ±1.224 9.65 ±1.163 0.88 P<0.001
伸肘力×前臂长/体重 7.97 ±1.347 6.99 ±1.235 0.98 P<0.001
伸肩力×上臂长/体重 12.81 ±2.325 14.69 ±2.409 1.12 P<0.05
“学生运动员”组和“一般学生”组上肢力量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表3“学生运动员”组和“一般学生”组下肢力量测试结果比较
指标 学生运动员 一般学生 平均差 显著性检验
均数 标准差 均数 标准差
纵跳 65.69 ±6.554 59.74 ±7.00 5.95 P<0.001
伸膝力 42.15 ±11.584 38.86 ±9.82 7.29 P<0.001
伸膝力×大腿长 2105.90 ±530.200 1751.10 ±477.40 344.80 P<0.01
屈髋力 94.76 ±16.380 92.66 ±19.60 1.10 无差异
“学生运动员”组和“一般学生”组两组的屈髋力相近,无统计学差异。
四、结论
本文从大学生身体素质特点方面选取了多个指标,通过对比学生运动员和一般学生的各项指标,得到如下结论:“学生运动员”组起跳反应明显高于“一般学生”组,单位时间内动作频率虽然比“一般学生”组快很多,但无统计学上的差异。“学生运动员”组和“一般学生”组上肢力量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学生运动员”组和“一般学生”组两组的屈髋力相近,无统计学差异。
参考文献:
[1] 方建新.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问题初议[J].学校体育.1989⑶.
[2] 邱永诚.要重视继承传统教学中的合理成份[J].中国学校体育.1998.
[3] 陈学法.个性培养与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8⑶.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学生运动员和一般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得出了三个结论,为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对大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神经反应身体素质特点大学生身体训练
一、引言
保证大学生良好的身体状况是国家发展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生长环境不一样,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不一样,其身体状况指标并非都在一个水平上。在当代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有必要对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价[1]。
为了进行对比分析,将受试者分成“学生运动员”组和“一般学生”两个组,对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以期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活动,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训练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
为便于了解学生的形态和素质处于哪一个级别,可以通过神经反应的快慢、上肢屈伸力和下肢屈伸力的大小等素质特点来评价。
神经反应是表明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测试神经反应选取的指标有:起跳反应时的神经反应、单位时间内的动作频率等。一般情况下,反应时间短、动作频率高表明学生具有良好的运动素质,是选取体育人才时应充分考虑的比较有价值的指标。
上肢屈伸力和下肢屈伸力是查看身体素质的又一重要因素。将下列各项:伸肩力、屈肘力、伸肘力三项之和,右手的握力与体重之比,屈肘力、伸肘力与前臂长的乘积与体重之比,伸肩力与上臂长的乘积与体重之比等的均数、标准差和平均差等作为上肢力量的主要比较指标。
下肢伸膝力的差异是衡量学生是否在纵跳方面具有优势,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通过纵跳、伸膝力、伸膝力与大腿长的乘积、屈髋力等的均数、标准差和平均差等下肢力量的比较,考查学生的身体素质[2-3]。
三、对比结果及分析
本文将参加测试的大学生分成了“学生运动员”组和“一般学生”组,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测试和比较,为进一步完善评价大学生身体素质特点打下基础。见表1至表3。其中,机能反应测试结果比较见表1,上肢力量比较见表2,下肢力量比较见表3。
表1“学生运动员”组和“一般学生”组神经反应和频率测试结果比较
指标 学生运动员 一般学生 平均差 显著性检验
均数 标准差 均数 标准差
神经反应/ms 85.70 ±21.359 108.10 ±23.11 -12.39 P<0.001
5s频率×身高 8034.49 ±1014.19 7648.40 ±1.240.76 201.09 无差异
“学生运动员”组起跳反应明显高于“一般学生”组,单位时间内动作频率虽然比“一般学生”组快很多,但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表2“学生运动员”组和“一般学生”组上肢力量测试结果比较
指标 学生运动员 一般学生 平均差 显著性检验
均数 标准差 均数 标准差
握力(右)/cm 72.73 ±7.281 63.51 ±9.162 5.22 P<0.01
伸肩力+屈肘力+伸肘力 82.16 ±12.200 70.15 ±13.620 13.01 P<0.001
屈肘力×前臂长/体重 9.53 ±1.224 9.65 ±1.163 0.88 P<0.001
伸肘力×前臂长/体重 7.97 ±1.347 6.99 ±1.235 0.98 P<0.001
伸肩力×上臂长/体重 12.81 ±2.325 14.69 ±2.409 1.12 P<0.05
“学生运动员”组和“一般学生”组上肢力量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表3“学生运动员”组和“一般学生”组下肢力量测试结果比较
指标 学生运动员 一般学生 平均差 显著性检验
均数 标准差 均数 标准差
纵跳 65.69 ±6.554 59.74 ±7.00 5.95 P<0.001
伸膝力 42.15 ±11.584 38.86 ±9.82 7.29 P<0.001
伸膝力×大腿长 2105.90 ±530.200 1751.10 ±477.40 344.80 P<0.01
屈髋力 94.76 ±16.380 92.66 ±19.60 1.10 无差异
“学生运动员”组和“一般学生”组两组的屈髋力相近,无统计学差异。
四、结论
本文从大学生身体素质特点方面选取了多个指标,通过对比学生运动员和一般学生的各项指标,得到如下结论:“学生运动员”组起跳反应明显高于“一般学生”组,单位时间内动作频率虽然比“一般学生”组快很多,但无统计学上的差异。“学生运动员”组和“一般学生”组上肢力量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学生运动员”组和“一般学生”组两组的屈髋力相近,无统计学差异。
参考文献:
[1] 方建新.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问题初议[J].学校体育.1989⑶.
[2] 邱永诚.要重视继承传统教学中的合理成份[J].中国学校体育.1998.
[3] 陈学法.个性培养与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8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