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小学教师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zzling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名小学教师,只有用真心对待学生、用爱心关心学生、用真情打动学生,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让小学生喜爱的教师,才无愧于教师的崇高职责。为此,小学教师要不斷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真挚关爱、公平对待学生,学会赏识学生,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以孩童视角看待、引导学生。
  【关键词】小学教师;以身作则;真心;赏识;引导
  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每一位小学教师的目标和理想。本文通过笔者在教学生涯中如何用好学之心、真挚之心、公平之心、榜样之心、孩童之心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小学教师进行阐述。
  一、教师要用好学之心赢得学生
  小学生对任何事物、任何事情都充满兴趣,他们最喜欢接近“什么都懂”“什么都会”的老师,而且会自觉地视为榜样。面对充满问题与兴趣的学生,教师更要努力学习,增长见识和经验,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实的准备。“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就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师要博学。教师的博学,可以满足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可以帮助小学生许多“为什么”。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丰富知识,才能使课堂更生动、更有内涵、更精彩,才能使小学生喜欢上教师。
  要让学生喜欢,教师还要不断革新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艺术,教会小学生学习,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愉快,从而才能赢得小学生之喜爱,赢得小学生之信任与尊敬。教师好学并教学有方引导有法,会更好地推动学生学习,并在生活实际中把知识学以致用。
  二、教师要用真挚之心关爱学生
  关爱小学生是教师受欢迎必备的条件。从古到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满天下”“教育植根于爱”等,这些名人名句可以悟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教育与爱紧密相连,要教育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小学生倾注爱心,克服偏爱优生、淡漠差生的缺点。尤其是一些特殊学生,如,教师对“学困生”要多给予爱与有针对性的表扬,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课堂上,教师要多鼓励“学困生”回答问题,对他们的回答予以恰当评价,激励他们知难而进,使他们增强自信心,自觉地学习。另外,教师也要关注优生,让优生回答难度大的问题,对中等生提出不同问题,使其感到知识的容易。因此,教师要多方面协调关注学生,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积极性,使课堂活跃起来,学生学得有兴趣,自然就会得到学生的欢迎。
  三、教师要用公平之心对待学生
  能否公正处理事情是小学教师欢迎不欢迎的重要因素。在小学生的心里,是极希望教师一视同仁的。比如,在面对优秀的学生与经常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在他们同时违反纪律时,不能先入为主、不由分说地先批评经常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而是要一视同仁。一视同仁,是对学生最好的尊重与赏识。不然,常常会激发学生的愤怒和反抗,以致造成师生对立情况,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别说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了。
  当然,在一视同仁的前提下,也要做好因材施教,所以教师对待不同的学生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犯错误的优生要严肃批评,要严格要求他们;对那些“学困生”、常犯事的学生,教师要多关注,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多和他们谈心鼓励,树立自信,坚定克服困难的决心。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是更高程度的公平。
  四、教师要用榜样之心引导学生
  小学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举止行为往往被小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自觉地模仿。因此,教师要带好头,做模范。要学生认真学,教师自己要一丝不苟地学;要学生热爱劳动,教师自己要辛勤劳动;要学生讲礼貌,教师自己要彬彬有礼;要学生说到做到,教师就要遵守诺言。小学教师要从微小的事做起,遵守规则,从日常生活做起,如,从不乱扔垃圾,捡垃圾放到垃圾箱中等,让学生在无影中学到好的品德。教师要带着快乐心情上课,感化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因此,在生活中,教师要以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让他们模仿好的行为,学习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伟大的、受人尊重的,使学生感到有必要细心上好每一节课,有必要热爱辛苦的老师。
  五、教师要用孩童之心看待学生
  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既是以传授知识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的情绪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更要从孩童视角出发,体谅、尊重学生,与学生真诚相待。对学生犯的错误,教师要有宽容心,用“真情”感动学生。记得有一位女生,头脑灵活,但就是有拖欠作业的问题,有一次,笔者让她到办公室,先叫她坐下,并给她倒了一杯水,和她聊起家常,不问她作业之事,最后她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作业没做完,请批评我。”笔者并没有马上批评她,而是与她共同分析问题所在——不是做不完,而是形成了一种拖的习惯,后来,在笔者多次耐心教导与引导下,她渐渐改变了拖拉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及时交作业。因此,教师以真诚、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不能只顾传道、授业、解惑,还需要积极投入感情,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灵,和学生多沟通,做朋友,与学生建起一条友谊的桥梁。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学生对小说自然环境描写的答题无从下手的现象,笔者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答题点从环境本身、情节、人物、主题、效果等方面入手,做了一些总结和探究,以期对学生的答题思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主要是用历年的高考真题做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本文就是对自然环境描写的答题思路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环境;自然景物;答题指导;方法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是整篇小说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环境的作
【摘要】经济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促进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愈加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六年级的小学班主任更应重视德育管理以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新时代背景下,处于重要转折阶段的六年级小学生面临的压力、诱惑、挑战也大大增强,需要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引,重视对学生品德修养的引导。本研究基于笔者的班级管理经验,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的问题,提出适应时代形势,做好德育管理的具体对策。
【摘要】课外作业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是授课老师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和查缺补漏的关键形式,课后作业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必然会影响学生知识理解、吸收与运用的程度。基于此,小学英语老师需要重视课外作业设计和改革工作,以小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出发,设置层次化作业、趣味性作业、交际性作业及实践性作业。本研究正是基于六年级的英语教学经验,探究做好课外作业设计和改革的具体对策,供同行参考讨论研
[摘 要]儿童时期是人一生的艺术教育萌芽时期,在这个时期给予孩子更多的手工教育培养和训练,能够达到最佳的艺术熏陶效果。因此,在儿童时期给予孩子更多接触木工创作的机会,孩子们此时的形象思维可以让他们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将木工创作深入脑海。为了使“多元智能体系”在幼儿园深入有效地发展,我们融合“多元智能”理念开发幼儿木工课程,科学探究适合学龄前幼儿科学发展的特色课程。  [关键词]幼儿园;木工;课程;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能够帮助学生以形象的思维导图,把自己阅读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本文以二年级下册一篇课文《大象的耳朵》教学为例进行教学实践,得出了思维导图可帮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梳理故事情节、有意识关注有效信息、复述故事等作用的结论,并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段;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东尼·博赞在《快速阅读》这一书中说道:“
【摘要】小学科学对小学生的科学观有着启蒙作用,是对生活中一些科学现象的发现过程,也是生活经验的一个积累过程。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程开展中,科学教师若能着眼于生活本质,用生活当中的平常事例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科学规律,探索科学原理,那么,科学课堂教学必定事半功倍。  【关键词】科学课堂;日常生活;启蒙;乐于学习;积累生活经验  科学,一个大而繁的名词。“宇宙黑洞”“空间气流”“火箭发射”“摩擦发热”“热
【摘要】有机选考题在高考化学中的分值为15分,占的比值较大。本文就考纲的变化、近5年的考题特征和命题规律进行分析,提出针对选考有机题的几点启示及思考,如紧贴教材内容,构建有机化学知识体系,巧用陌生反应信息突破题干难点,举一反三,提升知识运用能力,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答题规范性等。把握命题规律,合理推断、推理解题。  【关键词】全国Ⅰ卷;有机选考题;命题规律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
一、情景呈现   随着“地理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出台,地理教育者们通过研究二者和高考命题的关系,可以发现以地理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统一的命题模式正以越来越高的频率出现在高考试题中。澳大利亚汽车产业的兴衰、山西省焦炭生产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影响以及德国鲁尔区波鸿市健康产业园的区位选择和在市内的布局等高考题无不透露出地理事物在认知过程中需要因时因地制宜、需要综合考量题目设问和各个地理要素综合的思维方法。  
我的好朋友是张其涵。他掉了一颗门牙,但我觉得他很帅。  他比我略高一点,脸圆圆的,有一双大眼睛。  他很友善,不會用过激的言语说别人,也不会取笑别人。我考试分数不好的时候,他也不会取笑我。  他说话很幽默。和他说话时,我总觉得很愉快。他肚子里仿佛有一本《妙语大全》。  他非常喜欢玩无人机模拟器,我也是。我们经常一起到无人机班学习,合作组装无人机。他的动手组装能力蛮强的。  但我希望他排队时不要搞小
【摘要】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精英人才,越来越多学校开设了第二外语课(以下简称“二外”)。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广州外国语学校(简称“我校”)德法外交实验班二外教学实践改革带来的二外学习成果。同时纵向对比实验班前后二外综合素养,探讨二外成绩的影响因素以窥探中学二外教学改革的效益。  【关键词】 中学;第二外语;二外教学;效益研究  二外,即學校开设的第二外国语学科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