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创造社文学建设的现代意义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彻底地反对封建旧文化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面貌,开始了中国文化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伟大变革。同时,作为文化重要一翼的文学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五四时期著名的文学社团——创造社,在五四新文化大潮中有着重大的建树,与文学研究会和其它文学社团比较起来,创造社的文学建设在某种角度上更富于现代意义。考察和研究前期创造社的独特贡献也许会给人们以很大的启示。一文学革命自然与道德革命相一致,反对
其他文献
【正】 一、国民经济成长中的结构性矛盾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成长阶段,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产业结构与增长之间的因果联系,是与产业
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也就是说在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中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本文讲述了几个在
本文是一篇真实的安抚案例,文章通过陪当事人有技巧地聊天和活动,帮助做些小事情等事件,真实呈现了对在南平“323事件”中受伤的学生及亲人的安抚经历和体会,在受伤孩子的身心康
【正】 猛烈壮阔的战国风潮,冲垮了三代以来渐趋形成的理性大堤,搅乱了三代而下赖以平安天下的社会秩序,一切都发生了令人不可思议、也无法逆转的奇异变化,“万端俱起,不可胜
<正> 青年作家张(日文)是在《走进自我》((文学报)第831期)一文中说:我从小是在两种极端化的教育环境中长大起来的,一是“文革”的教育,二是大学时期西方文化的狂轰滥炸.通过翻译和阐释引进的西方文化其实和“文革”的东西一样和我的存在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却淹没了我的存在.我这么说并不是想把西方文化分为原版的和复制的,只是因为我只能凭借他人的翻译和阐释接受西方文化,如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了解,我主要是读了陈锟的一本评论集.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文学对我来说与其是一门可操作的艺术,不如
<正>许纪霖在《读书》95年第3期同题一文中认为: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社会科学尽管是依据西方的历史经验而产生,但思想一经形成,就自有其自身的逻辑和意义,有该学科一般的、形式化的学术规范.这种规范如同球赛规则一样是超越民族和国界的,具有公认的形式合理性,这也是社会科学得以世界化、全球化,不同学派得以互相批评和沟通的依据所在.因此,社会科学的本土化不是另创一套游戏规则.拒斥与世界学术对话,而恰恰是在形式上遵守一般学术规范的前提下,在内客上建构具有本土色彩的思想和理论.本土化是否合格,不是以我们自家
在魏晋文学批评史上,傅玄是一位上承曹丕,下启陆机与刘勰的文学批评家.他在文体起源与发展、文体风格与特征方面的观点很有探索和创新的意义,尤其是所谓&#39;引其源而广之&#3
【正】 一、"双紧"政策的积极意义应从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不能笼统地归结为"抑制物价上涨".今年我国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这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