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有目共睹,尤其是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进入了全方位改革时期。网络、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的新教学模式正在普及;多媒体教室、网络自主学习教室在许多大学里都已建成;体现最新教学理论的大学英语教材也接二连三地出版投入使用;应该说各高校英语学习都具备了很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及很好的学习条件。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全国统考已成为事实上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尽管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已经通过了考试,但他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并不理想。不少学生开口所说的英语往往还是支离破碎的,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哑巴英语”;而下笔就更是生硬艰涩,难以达意。2004年2月2日,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指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目标是更准确地测录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的听说能力,以体现社会改革开放对我国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贯彻大纲的要求,适应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当务之急是重提英语朗读、背诵的重要性,重视英语学习的实践性。朗读是和听说读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的感受能力
朗读使文章的全部内容在有声语言中再现,使文字变得生动,唤起他们的感知和想象,增强学生对词汇和语言结构的了解,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够在头脑中勾勒出文章的脉络和重点。朗读是“在视觉器官感知文字材料的基础上,由宾语器官发出声来,再由听觉器官把信息传到大脑中,进而达到理解的阅读方法。”这种通过听觉和视觉的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把英语语言材料变成大脑能够贮存的信息,使语言留在大脑中的印象深刻、鲜明。久而久之,大量的英语语言被融合在一起,学生对所学的目标语言现象的敏感度会不断增强,隐性语言知识将不断得到扩展。在英语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大量的英语阅读中对语言的语音、语义、语法、语气等综合运用自然产生了激活效应,提高学生朗读和阅读的能力,逐渐发展形成了学生良好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感受能力。这就是古人一贯倡导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通过大量、反复的朗读与背诵培养出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感受能力是人们对语言熟练掌握而自然生成的直接思维能力,是系统、综合的语言感知力,是直接、敏锐的语言领悟力。久而久之,随着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语感的提高,必定会带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
朗读有助于提高听说能力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最本质的外壳是声音,任何一种语言,口语总是第一性征,是交流的源泉;而书面记载则是口语的文字记录,是第二性征,是传承的见证。因此,人类学习语言首先会从听、说开始。要说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人们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的多次反复,才能使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视觉中枢和运动中枢建立相对应的神经联系。大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如果仅靠听,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朗读作基础,很难准确无误地辨别听到的文字材料,也不能辨别同音词、近音词,更不能辨别听出连续、爆破、升降调等朗读技巧带来的朗读效果,从而影响了对听力材料的领会和理解。反过来,如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始终贯穿朗读教学,使学生有良好的朗读习惯,当听觉重现时,可以迅速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提高听英语的效率。
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懂得了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的表达作用和运用方法,学会了在口语表达时何处重读、何处轻读、何处停顿、何时升调、何时降调。加强朗读练习,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句子的重音、意群的划分以及节奏的快慢。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获取大量的语言信息,这些信息又促使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听到错误读音时能够及时纠正并牢记。因此,朗读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为学生的口语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培养了相对良好的听力技巧和能力。通过朗读训练不但能牢记词汇的搭配、句型的运用,而且语言的综合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善听者必然能读,善说者必然会读,善读者必然会写,这四种技巧是相互联系的、相互转换、彼此促进的。总而言之,朗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巩固学生的正确发音,而且能提高单词的记忆能力和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大学生的整体英语素质,同时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朗读能提升英语写作水平
朗读还有助于提高“写”的能力。“读书破万倦,下笔如有神。”这一诗句形象地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也体现了朗读与写作的关系。读是学习者拓展词汇、习得拼写、吸取新信息和新思想的重要源泉和途径,对提高写作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密不可分。如果反复朗读语句优美、语汇丰富、结构严谨、句式丰富的英语文章,并且达到朗朗上口、熟读成诵的地步,书本上的语言就会变成自己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库和财富。下笔行文时,不同的句式、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就会涌现笔端,运用英语的能力会大大提高。
心理学家认为,熟读成诵就是对文章反复感知的结果,能够存储到长期记忆中去,再经过大脑的整合和同化,成为有序的记忆组织。在进行语言交流和表达时就能够准确地再现和矫正在英文写作中所犯的错误。大学英语学习中所面临的写作测试,其实主要还是考查学生组织英语语言的能力和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写出相应题材的文章,而且要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体裁不外乎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主题也是在大学生熟知话题基础上的翻新或扩展。如果没有朗读,没有日积月累的经典名句,没有对各种文体的了解和熟悉,没有对身边事情的细致观察和分析,就不可能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要领,进行针对性的分体裁、分话题、分阶段的实战模拟和段落练习。
很多大学生在进行写作测试时,对写作从心理上有种畏惧情绪,提起笔来不知该写什么或感觉得没什么可写,于是往往求助于写作技巧——即求助于诸如像“first”、“second”、“on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这些起着承传合的词句。于是很多学生为了凑字数而滥用词句,难免会给人留下“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感觉,缺乏内容和实质。
朗读无可争辩的是我们语言知识、思想来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朗读中获取大量的知识、了解别人的观点、为写作积累知识或素材、形成自己的思路和风格。这样,才能在写作训练中按照一定的逻辑思路,充分表达个人的观点并注意使用优美或地道的句子,但不可简单地堆砌;句子长短也要错落有致,应包含一些相对复杂的句式,同时避免犯一些基础性的语言错误。为了使所写的文章语言简单、表达地道,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大量朗读,分类摘抄,在具体的语境中有针对性地体验英语表达,在反复的写作训练中不断提高。
总而言之,朗读在英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单词的记忆能力和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英语素质,同时大学课堂的英语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梁国慧.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龙岩学院学报,2005(6).
[4]覃百长.探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J].教学研究.
[5]蒋晓琴.阅读在研究生英文写作教学中的作用[J].湖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6]张国娟.谈英语写作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J].职业教育研究,2006(2).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的感受能力
朗读使文章的全部内容在有声语言中再现,使文字变得生动,唤起他们的感知和想象,增强学生对词汇和语言结构的了解,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够在头脑中勾勒出文章的脉络和重点。朗读是“在视觉器官感知文字材料的基础上,由宾语器官发出声来,再由听觉器官把信息传到大脑中,进而达到理解的阅读方法。”这种通过听觉和视觉的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把英语语言材料变成大脑能够贮存的信息,使语言留在大脑中的印象深刻、鲜明。久而久之,大量的英语语言被融合在一起,学生对所学的目标语言现象的敏感度会不断增强,隐性语言知识将不断得到扩展。在英语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大量的英语阅读中对语言的语音、语义、语法、语气等综合运用自然产生了激活效应,提高学生朗读和阅读的能力,逐渐发展形成了学生良好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感受能力。这就是古人一贯倡导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通过大量、反复的朗读与背诵培养出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感受能力是人们对语言熟练掌握而自然生成的直接思维能力,是系统、综合的语言感知力,是直接、敏锐的语言领悟力。久而久之,随着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语感的提高,必定会带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
朗读有助于提高听说能力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最本质的外壳是声音,任何一种语言,口语总是第一性征,是交流的源泉;而书面记载则是口语的文字记录,是第二性征,是传承的见证。因此,人类学习语言首先会从听、说开始。要说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人们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的多次反复,才能使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视觉中枢和运动中枢建立相对应的神经联系。大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如果仅靠听,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朗读作基础,很难准确无误地辨别听到的文字材料,也不能辨别同音词、近音词,更不能辨别听出连续、爆破、升降调等朗读技巧带来的朗读效果,从而影响了对听力材料的领会和理解。反过来,如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始终贯穿朗读教学,使学生有良好的朗读习惯,当听觉重现时,可以迅速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提高听英语的效率。
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懂得了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的表达作用和运用方法,学会了在口语表达时何处重读、何处轻读、何处停顿、何时升调、何时降调。加强朗读练习,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句子的重音、意群的划分以及节奏的快慢。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获取大量的语言信息,这些信息又促使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听到错误读音时能够及时纠正并牢记。因此,朗读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为学生的口语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培养了相对良好的听力技巧和能力。通过朗读训练不但能牢记词汇的搭配、句型的运用,而且语言的综合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善听者必然能读,善说者必然会读,善读者必然会写,这四种技巧是相互联系的、相互转换、彼此促进的。总而言之,朗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巩固学生的正确发音,而且能提高单词的记忆能力和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大学生的整体英语素质,同时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朗读能提升英语写作水平
朗读还有助于提高“写”的能力。“读书破万倦,下笔如有神。”这一诗句形象地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也体现了朗读与写作的关系。读是学习者拓展词汇、习得拼写、吸取新信息和新思想的重要源泉和途径,对提高写作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密不可分。如果反复朗读语句优美、语汇丰富、结构严谨、句式丰富的英语文章,并且达到朗朗上口、熟读成诵的地步,书本上的语言就会变成自己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库和财富。下笔行文时,不同的句式、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就会涌现笔端,运用英语的能力会大大提高。
心理学家认为,熟读成诵就是对文章反复感知的结果,能够存储到长期记忆中去,再经过大脑的整合和同化,成为有序的记忆组织。在进行语言交流和表达时就能够准确地再现和矫正在英文写作中所犯的错误。大学英语学习中所面临的写作测试,其实主要还是考查学生组织英语语言的能力和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写出相应题材的文章,而且要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体裁不外乎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主题也是在大学生熟知话题基础上的翻新或扩展。如果没有朗读,没有日积月累的经典名句,没有对各种文体的了解和熟悉,没有对身边事情的细致观察和分析,就不可能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要领,进行针对性的分体裁、分话题、分阶段的实战模拟和段落练习。
很多大学生在进行写作测试时,对写作从心理上有种畏惧情绪,提起笔来不知该写什么或感觉得没什么可写,于是往往求助于写作技巧——即求助于诸如像“first”、“second”、“on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这些起着承传合的词句。于是很多学生为了凑字数而滥用词句,难免会给人留下“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感觉,缺乏内容和实质。
朗读无可争辩的是我们语言知识、思想来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朗读中获取大量的知识、了解别人的观点、为写作积累知识或素材、形成自己的思路和风格。这样,才能在写作训练中按照一定的逻辑思路,充分表达个人的观点并注意使用优美或地道的句子,但不可简单地堆砌;句子长短也要错落有致,应包含一些相对复杂的句式,同时避免犯一些基础性的语言错误。为了使所写的文章语言简单、表达地道,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大量朗读,分类摘抄,在具体的语境中有针对性地体验英语表达,在反复的写作训练中不断提高。
总而言之,朗读在英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单词的记忆能力和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英语素质,同时大学课堂的英语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梁国慧.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龙岩学院学报,2005(6).
[4]覃百长.探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J].教学研究.
[5]蒋晓琴.阅读在研究生英文写作教学中的作用[J].湖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6]张国娟.谈英语写作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J].职业教育研究,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