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年级和四年级存在的典型从众行为分析与指导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tin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一年级与四年级标志着大学阶段的开始与结束,也意味着身分角色的转变。大学生的从众行为在这两个的阶段也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本文主要对大学一年级和四年级出现的典型从众行为进行阐释,详细分析出现这些从众行为的原因,影响,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典型从众行为 原因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025-02
  
  一、引言
  
  从众(conformity)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日常生活中,从众可以表现为临时的特定环境中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如助人情境中跟随大家旁观,暴乱中跟随大家一起破坏;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等[1]。简单的说就是别人干什么我也干什么。
   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群体数量不断上升,他们的行为、思想都在变化,对社会、国家也产生了影响。站在大学生的从众行为的视角上,它们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学习从众,恋爱从众,消费从众,择业从众,考研从众,网络从众,审美观念从众,考证从众等。
   从众现象的侧重点随着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而改变。尤为突出的是大学新生和毕业生,即大学一年级和四年级这两个标志性的大学阶段。这两个阶段意味着大学生活的开始和结束,同时更多的意味着一种身份的转变。下面分别对大学一年级和四年级出现的典型从众行为进行分析。
  
   二、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从众行为
  
   (一)大学一年级从众心理的典型表现
   1.学习从众
  大学阶段的学习方式对每个大学生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转变。之前的学习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在学校的规章制度,班主任的严格管理以及家长的监督鞭策下进行。而大学阶段的学习更多的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2],教师讲课风格,班级管理方式,考试形式都发生了转变,所以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难免遭遇迷茫,同寝室同班级之间相互沟通,纷纷效仿。因此在班级之间,寝室之间,成绩优劣呈群体化和两极分化的趋势。有的宿舍成绩都很好,而有的宿舍却统统红灯高挂。
  2. 加入社团从众和担任干部从众
  大学生活之所以会丰富多彩,很大部分原因在于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社团生活。与以往的校园生活不同,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沉重的课业,而拥有了更多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各个学生社团在开学之初大力开展招新生活动。新生们在美好憧憬之余也有些茫然,只好跟随周边同学的步伐,成群结伴的加入社团。担任干部方面也是如此。传统观点认为大学是锻炼自己、提高自身能力的地方,可以通过担任班干部,系干部,以及社团干部等来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因此出现了一个岗位多人竞争的局面。
   3.恋爱从众
   现在初高中生中并不乏谈恋爱者,早恋现象已不足为奇。而在“大学是恋爱的天堂”这一思想的指引下,那些高中时无法正常进行的情感便可以在大学这个自由的天空下充分舒展。所以新生中恋爱的“普及率”和“普及速度”都在呈现递增趋势。恋爱的“辐射性”也特别强烈。这种“辐射性”表现在,有的班级一阶段没有几对,而另一阶段却出现了一群[3]。所以不乏众多新生将恋爱作为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将谈恋爱作为自己课余时间的活动之一。
   4. 消费从众
   离开家乡来到异地,没有了父母在身边对自己衣食住行方面的贴心呵护,自己要独立生活,自己管理自己。大一新生面对数目不少的生活费,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分配使用。当看到别人有手机、电脑、随身听,Mp3,于是盲目的随从别人去消费,去攀比[2]。于是造成紧跟潮流而动,盲目消费的现象。
   (二)从众行为的原因分析
  社会心理学认为每个“社会人”都或多或少有着一定的从众心理[3]。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参照价值。对大一新生而言,产生从众行为有以下原因:
   1. 自我认识水平低,独立性差,目标不明确
   由于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生活学习习惯等方面的限制,当第一次面临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一系列问题时,之前并不独立的大一新生就处于一定时期的“游离状态”,这就是所谓的情境不确定。再加之中学的目标很明确——考上理想的大学,而真正跨入大学校门时,一些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不甚了解,感到迷茫,目标变得模糊甚至没有。因此处于观望状态和跟随他人的步伐就成为了他们在大多数时候所作的选择。
   2. 情感需要
   人从出生后就在成年人的抚育下成长,这使他们很早就体会到,当行为与多数人一致时,就可以免受孤立。这就是人们对偏离的恐惧所导致的[4]。“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学生为了免受其他同学的排斥或孤立,同时也需要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想被别人接纳,受他人喜爱,所以与他人保持一致是融入集体的最好方式。从属于群体的情感需要,使学生产生从众行为。
   (三)从众行为的影响
  从众行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就积极面而言,从众是增强集体凝聚力的好方式。另外,学习上的积极从众,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些都是有助于大学生发展的。
  从众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则表现在助长了不良习气的滋生和歪风邪气的蔓延。例如没有计划的消极的学习从众,不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盲目的跟随他人,最终也只会导致学无所成……
   (四)对从众行为的管理
   为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对其加强管理,即对其积极的从众行为予以支持和诱导,对其消极的从众行为进行调整和控制。
   1. 支持和诱发学生积极的从众行为
   支持学生积极的从众行为,就是对学生已经发生的积极的从众行为给予肯定和支持,鼓励其今后继续发生类似的从众行为。可以通过对先进、高尚事物的宣传和灌输,利用榜样的力量来引发学生产生积极的从众行为。比如,对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和先进人物等进行宣传,就可以形成正确的导向,引发学生发生积极的从众行为[4]。
   2.克服消极的从众行为
   了解了产生从众行为的原因,我们就应该从本质出发,从根源管理并克服消极的从众行为。首先,培养大学生的独立能力,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分析自己。遇事有主见,不人云亦云;行动有目标,不亦步亦趋。其次,学校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来到新环境的新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态度,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等方面的指导,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困惑与身心状态,避免和调节不适应症状,培养学生自己的应对能力,尽快适应自己身份角色的转变。此外,还应开展有关大学生活主题的讲座,为学生拨开迷雾,积极引导大一新生适应自己的生活,了解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确立更清晰明确的计划目标。
  
   三、大学四年级学生的从众行为
  
   (一)从众心理的典型表现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许多现实问题出现在毕业生面前,这就要求毕业生以一种更成熟更自主的姿态来面对自己的未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大学毕业之后的何去何从无非包括两方面。一是继续深造读研;二是走向社会开始工作。因此考研从众和择业从众是非常典型的。
   1. 考研从众
   近些年由于工作岗位竞争压力大,再加之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的数目极具膨胀,就业问题不容乐观。部分人有清晰的目标,选择继续读书,想通过考取研究生来提升自己就业的平台,提升自己的专业研究水平。也有甚者为了延迟就业压力,盲目“随大流”。加之近些年考研不断持续升温,每年的研究生报考率增长幅度很大,难免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一种“考研热”。
   2. 择业从众
   大学生择业从众主要体现在寻找热门职业。那些待遇好,挣钱多,稳定的工作受大家的追捧。例如公务员考试中出现几千人争夺一个岗位的现象。其二,一些大学生非大都市不去,认为如果去一些小地方就业是丢人的,并不考虑该职业是否适合自己,自己的发展空间有多大,而仅仅看到自己的同学或很多类似条件的大学生这样做,所以自己也这样做[5]。
   (二)从众行为的原因分析
   1.自身原因
   高校扩招以来的大学毕业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在家人的宠爱中长大,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心智成熟较晚,易产生孤独感。加之社会发展变化速度快,许多毕业生在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时,常常感到茫然,往往参照他人,尤其是身边的同学来确定自己的方向,产生从众心理。此外,大学生的攀比心理和虚荣心容易使他们忽视自身情况,缺乏客观分析,总喜欢拿自己跟别人比较,这也助长了从众现象的产生。
   2.学校方面原因
   学校自身的盲目从众,导致学生的被动从众。首先,高校专业设置盲目从众。例如计算机和外语是热门专业,所以许多高校并不考虑自身办学实力和社会需求量,盲目开设相关专业进行招生,导致毕业生数量过剩,质量下降。这样由于专业的限制,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不得不从众[5]。其次,高校对考研成功率的大力宣传,以及对考研成功者的表彰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从众行为。
   3.家庭方面原因
   家长容易根据自己的认识对毕业生进行指导,而这些指导往往建立在缺乏对毕业生的了解上。家长更多地考虑工作的稳定性,工资福利,升职潜力等,因此他们的观点影响孩子的判断,使毕业生片面地倾向于国有企业,热门专业等。此外,在中国这个“面子”为主的社会中,孩子越是有出息,学历越是高,在读学校越是名气大,家长就越是有面子。家长之间的盲目攀比[6],会影响毕业生的选择,产生考研要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名校,就业要选择工资高,福利好的单位等想法。
   (三)从众行为的影响
   积极的方面是从众有助于获得大量的就业信息以及考研信息,形成信息共享,这对独立性和社会性较差的学生而言就有了信息来源,节省了收集资料的时间。另外,从众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优化人才结构[5]。大学生选择大都市就业,名校读研,这样无疑将会面对异常激烈的竞争,这对大学生的素质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只有不断地提高综合素质,提升专业能力,才能立足于竞争激烈、人才济济的社会。
   毕业生从众现象的消极影响有很多。择业过程中盲目追求大城市、大企业,追求高收入、高福利,不顾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的盲目从众将不利于自身发展。为了高收入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放弃自己的理想;为了留在大城市不惜降低自己的标准,从事远低于自己能力的工作;为了稳妥,放弃创业的梦想……结果很多人蹉跎了岁月,放弃了自己闪光的一面,很难实现自身的价值。从宏观上来说,这种从众造成我国高层次人才巨大浪费,严重制约人才的合理配置和自由流动。大学生就业结构不平衡,出现漏洞,危害社会发展。而在考研的长期战争中,那些盲目从众者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动机,很难坚持下来,结果不仅导致考研失败,还耽误了择业就业的好时机。这种从众还造成了虚幻的“考研热”,为社会,为高校带来诸多很难在
  短时期内消除的负面影响。
   (四)对从众行为的管理
   首先,大学生自己应明确自己的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准确把握自己的优缺点,多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学校方面要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为毕业生提供考研、就业方面的信息,力争改变大学生关于就业、读研方面的错误认知。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特点,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客观认识自身能力,准确把握相关职业对人才的需求;引导他们根据社会的客观需求结合专业特点和自身能力选择自己的求职策略,切忌盲目攀比,切忌虚荣地讲究“面子”和“地位”。总之要眼界向前,眼光向下,立足自身情况,放眼未来发展。第三,家长要根据孩子自身的个性特点,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指导,不要给孩子强加自己的意愿。第四,社会舆论和媒体要给予客观的评价信息,不吹捧高学历,不吹捧好企业,避免给大学生带来片面信息。而就业市场也要更加规范,高校也要合理招生。
   对大学一年级和四年级而言,身份的转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考验,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这两个阶段的大学生心理状态,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大学生健康发展,缓解不适应问题,从而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通过分析大学新生以及大学毕业生的典型从众行为,我们不仅可以宏观的了解大学生,还可以指导学校,家长以及其他各个社会层面调节各自的态度、看法和行为,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大学生的美好前途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刘若刚.浅议生活园区中大一新生的盲从心理[J]当代教育论坛,2004,(04)
  [3]张金学,薛亮,耿显武.大学新生从众现象探析[J]益阳师专学报,2002,(04)
  [4]韩华,郭兰.大学生从众心理——高校德育工作新的切入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5)
  [5]于玲,朱雷,杨立伟.从众心理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中国冶金教育,2008,(03)
  [6]吴贵生,温义媛.大学生求职择业中从众心理的调查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5,(10)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雌二醇诱导小鼠隐睾症模型,检测LGR8在造模小鼠睾丸中的表达水平,探讨雌二醇引起隐睾症的可能机制。方法:(1)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3个组,即正常对照组(15例)和溶剂对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70-01     牢骚有弊也有利。弊的一面是,会增加师生之间、班级成员之间的内耗,在一定程度上给班级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带来阻力。如任其漫延下去,会影响班级的正确舆论,歪风邪气会滋长,教师的威信将降低,班级局面将无法控制。利的一面是,一是它有时象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某些不足;二是可以让教师可从中掌握学生的不
摘要: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特殊教育事业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进步。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世界教育的发展与中国的教育交织一起相互影响,使特殊教育面对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反思成绩与问题基础上,“以人为本”成为了当代中国特殊教育领域重大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特殊教育 人本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
摘 要:本文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和传统教育方式方法存在弊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方式方法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011-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大学生思想状况呈现许多新特
摘 要:合作学习是提高大班英语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就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具体实施办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和探讨。  关键词:大班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019-02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目前许多国家都广泛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
摘 要:无论我们的高等教育制度在现代化过程中经历了多么大的嬗变,在现代教育改革创新中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传统的积淀总是先天的规定了它的底蕴。本文从古代大学的起源出发,结合影响中国最具久远的科举制度和书院制度,勾勒出我国学术发展的最初模型,旨在为超越传统的制度化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古代大学 制度 生态原型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01
摘 要:汶川地震的巨大灾难为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需要对教育进行深层次的反思。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更强的生存和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然而我们目前的教育只注重发展我们外在的工具系统。由于对外在系统的过分依赖,我们在人的外在系统做加法的同时,却在人的内在感应系统方面做了减法。人作为自然之子,“参天地,赞化育”,培养内外系统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该是我们的教育追求。我们可以通过加强音、体、美等方面
通过测量软X射线相位型和振幅型聚焦波带片的一级衍射强度,实验得到了自行研制的两种相位型软X射线聚焦波带片的相对衍射特性.测量实验装置简单,调节相对容易.选择合适的针孔
由南昌矿山机械厂承担研制的 YKR 系列圆振动筛和 ZKR 系列直线振动筛,于1992年12月26日通过机电部部级鉴定。该系列振动筛具有参数选择及结构设计合理、系列覆盖面广、振动
本文简要介绍了长江工具厂研制的CTH10-2F全液压钻车用钎具(包括钎头、钎杆、钎尾及接杆套)的制造经验,提出了该系列钎具的设计、选材及制订合理工艺的原则,列举了有代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