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结构的黄河沿岸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来源 :水土保持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5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黄河流域沿岸城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为土地景观资源保护、生态系统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管控措施制定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省黄河沿岸7个城市为研究区,在GIS与Fragstats软件技术支持下,基于2005,2010,2015以及201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将研究区划分为1737个6 km×6 km的生态评价单元,根据景观扰动指数与景观脆弱指数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借助土地转移矩阵与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变化、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及空间关联格局进行评价。[结果]①
其他文献
银杏叶富含黄酮类、萜内脂类、有机酸、生物碱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银杏叶及其提取物可作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使用.在畜禽生产上应用,银杏叶能够提高动物机体
[目的]研究阳澄湖小流域不同空间尺度上景观组成与结构变量对水质的影响,为该区域湿地水环境质量提升和景观格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阳澄湖12个水质采样点为中心,利用GIS软件生成6种空间尺度的圆形缓冲区域,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冗余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识别景观格局对湿地水质影响最有效的缓冲区空间尺度,探讨其与水质的相互关系。[结果]①总体上,乔木林地和湖泊的面积占比在空间尺度上逐渐减小,城镇住宅用地、水田和养殖塘的面积占比逐渐增加。②景观格局对湿地水质影响的空间尺度效应体现在不同圆形缓冲区
苜蓿草粉富含蛋白质、粗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同时含有皂苷、黄酮、多糖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和未知生长因子.饲料中添加苜蓿草粉可以提高动
[目的]探究利用不同配比露天煤矿剥离物制备的表土替代材料物理性质特征,为露天矿表土替代材料研发及剥离物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蒙东地区某露天煤矿矿山剥离物为研究对象,使用环刀法、激光粒度仪及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表土替代材料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粒径、比表面积及其组成,运用灰色关联及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物理性质间的关系,探究影响表土替代材料物理性质的核心指标,筛选适宜的表土替代材料配比。[结果]①影响表土替代材料物理性质的两个重要指标分别为容重和田间持水量,影响表土替代材料持水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微粒比
[目的]开展黄河流域水沙变异关系模型研究,为流域水沙变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从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沙变异影响因素分析人手,推导出以微分为基础的水沙变异关系模型.[结果]
[目的]研究洞庭湖平原耕地生态安全状况,并诊断其障碍因子,为区域耕地合理利用和耕地污染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DPSIR模型构建洞庭湖平原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从县域尺度,采用基于熵权的改进TOPSIS模型测度洞庭湖平原2007—2017年耕地生态安全指数,并采用障碍度模型诊断耕地生态安全状态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2007—2017年洞庭湖平原整体耕地生态安全程度处于临界状态,整体安全指数在研究期内波动上升但增速缓慢;不同县(区、市)耕地生态系统安全变化特征不一;中低产田改良比例、秸秆还田比例
[目的]研究黄土区梯田不同覆膜条件下的土壤呼吸特征,为探寻土壤碳循环的合理农业覆膜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裸地、白膜地和黑膜地3个处理进行试验.[结果]①不同覆膜方
[目的]探究微生物在砒砂岩土壤修复工程中的作用,为微生物强化植物改良砒砂岩土壤的科学设想提供新思路。[方法]以黑麦草作为供试作物,通过室内盆栽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接种植物促生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 P75,施用腐殖酸肥料以及不同的菌肥搭配对水土流失严重的砒砂岩土壤理化性质及黑麦草生长和抗逆性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Bacillus hallotolerans P
[目的]针对河西灌区土壤肥力贫瘠,酿酒葡萄产量与品质低下及无机氮肥过量施用造成的环境问题,通过探究有机氮替代部分无机氮肥对酿酒葡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酿酒葡萄适宜的有机无机氮肥配施用量。[方法]于2018年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6个处理:单施化肥(C),单施有机肥(O),70%化肥+有机肥(0.7 CO),50%化肥+有机肥(0.5 CO),30%化肥+有机肥(0.3 CO),不施肥(CK),探究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酿酒葡萄梅鹿辄(Merlot)生长、产量及品质的
[目的]分析山区乔木林的碳密度动态变化特征,为准确估算新疆山区森林碳储量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1—2016年新疆天山山区乔木林每间隔5 a进行1次的样地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区域乔木林碳密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自2001—2016年间,新疆天山山区乔木林碳密度整体上表现为增长趋势,不同区域表现为:天山西部>天山东部>天山中部,碳密度变化率表现为:天山中部>天山东部>天山西部;从林龄角度天山山区乔木林碳密度在天山中部和东部地区均表现为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