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要有思考力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考让我们强大,思考给我们智慧,让我们养成爱思考、勤思考,遇到育兒问题先独立、深入思考的习惯。
  一些家长来我这咨询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方面的问题的时候,我会和他们聊:“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方面问题呢?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会发展到今天这种情况呢?”
  面对我的问题,家长们一般有两种反应,一种是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怎么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如果知道,还需要来咨询您吗?这不想请王老师给指点迷津嘛!”另一种是挠挠头不好意思地回答:“我还真没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呢,哎呀,我平时上班太忙,真没时间想这些,王老师您就给支支招吧!”
  这两种家长都属于不爱思考、不愿意思考、没有思考习惯的人。我会告诉他们,如果为人父母自己不肯思考,那么咨询指导师的效果其实是微乎其微的。指导师或许可以帮你解决一个问题,但是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方面的问题依然会层出不穷,因为你从来不去思考问题后面的原因,不解决根子上的问题,就会一直犯重复的错误;指导师或许可以帮你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你会遇到更加复杂的问题,父母如果不养成思考的习惯就会越来越难以招架。所以,为人父母一定要有思考力;一定要肯于、善于、敢于去挖掘问题后面的原因,然后去寻找突破口,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我看来,为人父母不爱思考至少存在四方面问题:不思考则困惑,不思考则盲从,不思考则冲突,不思考则短视。
  不思考则困惑
  学而不思则罔,不思考则困惑。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都需要家长用脑子好好思考,查找原因,寻求对策。比如,疫情期间很多家长来我这里投诉,说孩子上网课经常走神、打瞌睡、玩游戏,家长不容分说就把孩子揍了一顿。而棍棒之后,情况并没有好转。我就和家长聊:“有些农村或家长来城市打工的孩子为什么条件很差还上课那么认真?为什么你的孩子在家环境优越,可是上网课效果很差呢?你得思考,你得去找找这现象背后的原因。比如,你有没有体察一下孩子上网课的感受?自己在家开个视频会议都会走神,孩子年纪小,专注时间不可能很长,网课走走神不是很正常吗?你宅家办公一周就受不了了,复工时无比兴奋,可是十来岁的孩子在家上网课两个月有多憋闷你知道吗?你感同身受了吗?”
  当家长开始思考,我们就能够“看见”孩子,也就找到了问题背后的种种原因。当我们真正看见了孩子,能够将心比心地考虑孩子的感受时,那么问题就解决了一半。比如疫情期间的网课问题,孩子天天在家见不到同学、老师,我们就得替代同学、老师,和孩子多一些互动。我们就得多和孩子谈谈心,多带孩子出去散散步、运动运动,我们得了解孩子在这特殊时期的心理需求……当父母开始思考,孩子的笑容就多起来了。
  不思考则盲从
  有些家长是不爱思考的“盲从型”家长。孩子出生后,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去上早教班,自己也赶紧跟上;孩子四五岁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去学钢琴,自己也不能落后;孩子上小学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去报补习班,自己也赶紧给孩子报。这些家长看似为孩子付出了很多,花了不少钱,对孩子很好,但是并没有真正思考过:孩子为什么要去学钢琴?学钢琴是不是真的适合孩子?孩子喜不喜欢弹钢琴?让孩子学钢琴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思考则盲从。因为大多数孩子学了钢琴,自己的孩子就必须学钢琴,不思考的家长就这样带着孩子一起随波逐流。结果呢,孩子可能根本不爱学钢琴,于是亲子矛盾升级,家里天天为了练琴而鸡飞狗跳。如果家长肯冷静下来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真的适合孩子吗?这么做真的对孩子好吗?这样就不会在随大流的“集体无意识”中继续迷失。只要家长肯用心想一想,就能及时止损,能调整方向,也就能缓和与孩子的矛盾。
  不思考则冲突
  不思考则冲突。不爱思考的家长,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概率一定远远高于有思考力的家长。家长不去思考孩子为什么今天会有这种行为,为什么在这个年龄会有这样的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情绪……就很容易和孩子发生冲突。我们常说“知己知彼”,在家庭教育和亲子相处中也一样,一定要了解孩子、懂得孩子,才能和孩子很好地相处,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安全的亲密关系。
  孩子三四岁时会有敏感期、执拗期,一些行为让家长感到非常怪异。比如我的两个孩子,他们三四岁的时候都有过一段“秩序感”的敏感期。那一阵子,一家人出去玩,开车门必须由他们开,别人开了车门就不干。一开始我们也不理解,一些家长可能就会粗暴地认为,孩子是闹脾气,不能惯坏孩子,就让孩子哭个够。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孩子到这个年龄段会如此在意开车门这样的小事,于是我去寻找答案。后来,我知道了“秩序感”的敏感期,于是就“放任”孩子开车门。每次家人出行,我就主动让孩子开车门,孩子得到这样的待遇心满意足,这个敏感期过得很顺利。如果我只看表象不去思考,就会误解孩子,就会让亲子冲突升级,甚至让亲子关系恶化。不思考则冲突,多思考就能化解冲突,还能抓住教育的契机,帮助、支持孩子顺利地成长。
  不思考则短视
  只看到孩子当下的问题,就无法去思考孩子长远的规划和发展,就无法从孩子一生幸福的角度去考虑孩子的成长。比如小升初,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实行摇号政策,一些家长因为孩子进了一般的初中耿耿于怀。本来孩子在学校好好的,因为家长对这个学校不满意,反而影响了孩子的情绪。这个时候,家长如果不思考就会因短视而误导孩子。
  如果能深入思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能上好初中当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上一个好初中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并不是决定性的。人生很长,孩子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变数,有很多的潜力和可能性。既然我们无法改变现实,我们就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与其抱怨,不如调整心态,尽最大可能去给予孩子更多支持。思考之后,我们可以在孩子面前自嘲:“你看爸爸初中上的是菜场学校,后来不也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心仪的大学了嘛。”思考之后,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在一般的学校也要拿出不一般的努力,去靠近自己的理想;思考之后,我们就会本着生命至上的理念告诉孩子:“只要你尽力,什么结果我们都接受。不管怎么样,爸爸妈妈都爱你、接纳你!”可别小看这样的话语,在关键时候可是能帮助孩子远离冲动的。
  亲爱的家长朋友,思考让我们强大,思考给我们智慧,让我们养成爱思考、勤思考,遇到育儿问题先独立、深入思考的习惯。让我们都成为有思考力的父母,这样的父母能带给孩子更多力量、更多支持,能带给孩子更广阔的人生!
  (责编 宋行军)
其他文献
最近,半月谈杂志社对全国2万多名12岁至18岁中学生开展“青少年追星调查”.结合此次调查,半月谈记者又采访了众多粉丝、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发现青少年粉丝群体易受人操控利
期刊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些家长会不以为然,觉得自己每天跟孩子同处一室,伺候孩子吃喝拉撒,根本不用刻意去陪伴.其实,我所说的陪伴并不是简单的日常照料,而是每天与孩子高质量的
期刊
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带领着学生探究未知领域、探来究去,始终贯穿一个主题:达到不用教师教的目的就能完成学习任务,也就是说,学生要具有自学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谈一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为学生创设自学条件形成自学习惯。  学生的自学条件需要老师帮助创设。首先是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们已经知道刚入学的一、二年级的学生自学能力没有或较差。为了使他们将
新教育的基本目的首先是,发现儿童和解放儿童。与之有关的首要问题就是儿童的生活方式,简单地讲,就是儿童的生活。其次是,当儿童日趋成熟时,给他提供必不可少的帮助。这意味着,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环境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必须适合于儿童的成长。障碍物必须减少到最少;环境必须为那些有助于儿童能力自由發展的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由于成人他自己也是儿童环境的一部分,因此,他也应该使自己适应儿童的需要。成人不应该是儿童
【摘要】: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许多认为具有教学特色的优质课堂教学,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就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概念教学、方法传授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误区,从而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课堂教学 概念 方法 陷阱 过程 误区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形成了许多具有教学特色的优质课堂教学,然而实践证明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发现其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是课堂改革,特别是新课标指出了转换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充分说明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学案导学”既容易操作又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也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关键词:学案导学;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
为人父母首先要有孝心,只有自己做到了言传身教、知行合一,孝心的种子才会播撒到孩子心里去。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顺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家长只注重给孩子物质上的享受,却忘了关注道德修养,以致“熊孩子”、不孝之子层出不穷。孩子以后会长成什么样子,除了环境的影响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的教育决定的。笔者认为,家长对自己的父母或长辈是否孝顺,直接影响孩子的行
期刊
闲得慌,又没钱,空有一颗发大财的心,奈何找不着门路。不如试试开网店?成本相对较低,还可以好好利用业余时间。这主意听起来不错。不过做什么,都得事先做好功课,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吧!  家人要他做好人,别上网卖东西  肖森舟的情况和很多人相似,2002年当了两年兵退伍后,分配到国税局当公务员,每天朝九晚五,下了班就无所事事,打打游戏,一天又过去了。“一下子去了4年时间,很迷茫的4年。我不知道自己做了什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真正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高效的课堂,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且全面协调的发展。具体地讲,从教师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学生获得显著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体性、
摘要:如何利用好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撰写各类论文,一直是学生读者较为困惑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工作探索,结合读者培训和咨询服务的实际,撰文阐述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流程和方法。  关键词:论文、图书馆、目录、工具书、文献检索  论文是对大学生学习成绩和独立动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全面考察,通过论文的撰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所学专业技能和学科知识方面有较大收获,更可以提高收集文献资料、综合文献资料、利用文献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