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_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热点。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健康、心理、教育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从留守儿童心理来看,存在着委屈难过、孤独、敏感自卑、逆反等问题。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建立家校联系制度、教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建立结对帮扶制度、为留守儿童开设心理疏导通道、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健康情绪 教师感染 家庭教育 情感体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民进城务工,由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长期外出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祖辈或亲友代为监护的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给留守儿童塑造了一个特有的精神世界,每个孩子对自己父母的外出都有特定的情绪体验。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亲子之间正常的沟通和交流,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心理和情绪体验,进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必须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情绪,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强烈的孤独感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家庭环境的不稳定让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产生较强的孤独感受。尤其是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主要在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的监护下生活,缺乏父母双方的关爱和支持,更容易产生孤独感。
  (二)委屈难过
  委屈难过是留守儿童的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情绪体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的外出,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去面对和解决。当看到同龄孩子有父母在身边陪伴或者帮助解决问题时,留守儿童不免在对比中产生一种委屈难过的体验。
  (三)敏感自卑
  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比较在意别人的看法,对他人的反应较为敏感。这种敏感的情绪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与留守儿童自卑的心理特点有关。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
  有些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而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更强的逆反心理。
  由此可见,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学业成绩的提高。
  二、培养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有效策略
  (一)发教师的感染作用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学校他们把教师当做模仿的榜样,会在无意中接受教师的情感影响。因此,教师始终要把自己积极的情绪展露在留守儿童面前。
  首先,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做到无论发生什么事,有多么沮丧,只要一走进课堂,就要表现出热情开朗、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以此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使他们内心产生共鸣。言传身教,引领留守儿童用热情乐观的态度去帮助别人,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不良情绪随之化解。
  其次,教师和留守儿童交流时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肯定、少否定,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安慰、疏导和更多的理解与支持。让他们从老师的言行中树立自信,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
  (二)加强家庭的情感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配合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而农村留守儿童正常的家庭教育是缺失的,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出现问题也很难沟通和教育,从而使留守儿童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体验,进而影响其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我校建立了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临时监护人培训,利用节假日留守儿童父母回家探亲的机会,到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访,同时,给家长发放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卡,卡上不仅有班主任的联系电话,还有科任教师的联系电话,通过此卡要求家长在正常情况下一周要和孩子联系一次,每两周和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联系一次。除了电话联系之外,还可以采用书信的方式。通过与留守儿童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沟通和交流,使他们了解留守儿童特有的情绪,以及其他不同于非留守儿童的特点,并学会如何正确教育孩子,从而使留守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都会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使他们能够与其他非留守儿童一样健康发展,必须使留守儿童学会主动调节情绪,培养自我调控能力。因此,教师应教给留守儿童自我调节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法、合理宣泄法等,让他们释放内心郁积的不良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留守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可以满足留守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让他们认识到在与人的不断交往过程中,能增长知识,积累经验,认清自我、完善自我,逐渐学会怎样与人和睦相处,懂得与人和睦相处的意义,体验与人和睦相处的喜悦。
  总之,我们应重视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情绪,用爱心去抚慰,用行动去转化,使留守儿童保持稳定、乐观、开朗的情绪,保证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地学习,增强学习效果,从而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唐松林.论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99,(3).
  [2]刘华山主编:学校心理辅导[M].人民出版社,1998.
  [3]胡愈琪.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J].新西部,2008,(3).
其他文献
目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其发病关键在于机体免疫机制的异常,治疗在于调整机体免疫的紊乱状态,使其恢复正常。目前ITP的治疗西
摘 要: 素质教育要求有效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而“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障碍,学校教育需将爱和挫折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新旧观念 师道尊严 挫折教育    一、教师的新旧教学观念严重冲突过程中的一些不良结果及解决办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在大部分教师心目中逐渐成形,从过去的“教书匠”转变成具有反思能力及自我调控能力的“专家型”和
摘 要: 当今社会就业力的竞争,一方面是学历和专业的竞争,另一方面则是人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竞争。教育发展、以德育为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本规律,德育教育的本质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提高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教育,所以,加强中职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德育教育 必要性 加强途径    一、进一步加强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中职德
摘 要: 就如何提高职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实效性这一问题,作者总结本校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归纳出以下对策:(1)增强教学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2)注重典型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讨论发言中享受成功;(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产生自豪感;(4)加强双基练习,让学生在课内外练习中打好基础;(5)倡导创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创业实战中成长;(6)关注教学效果检验,让学生在各类比
摘 要: 近年来,留守儿童管理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也是学校、家长比较头疼的事情。只有仔细地调查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多管齐下,综合管理,才能使这些双亲外出经商打工的“留守儿童”健康茁壮地成长。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教育措施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