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向髓系抑制性细胞(MDSCs)转化的影响,进而建立高效的体外诱导体系。
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3月肾移植受者的资料,本次实验纳入11例肾移植受者进行研究。术前留取新鲜外周血磁珠分选单核细胞。应用5 μg/L和10 μg/L等不同浓度GM-CSF处理培养7 d,利用流式细胞学分析细胞表型变化,并比较不同组间诱导所得MDSCs(iMDSCs)免疫抑制功能。通过检测iMDSC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转录水平,明确iNOS途径对于其免疫抑制功能的影响。
结果GM-CSF处理后单核细胞HLA-DR水平下降,iMDSCs表型符合单核样MDSCs(M-MDSCs)特征。当iMDSCs /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为1/2时共培养,可显著抑制T细胞增殖和分泌IL-2和IFN-γ能力。检测细胞内iNOS转录水平可见iMDSCs显著高于诱导前单核细胞,加入NOS抑制剂L-单甲基精氨酸(L-NMMA,1mM)后,iMDSCs抑制T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减弱。iMDSCs表型和功能变化与GM-CSF浓度相关,10 μg/L处理效果优于5 μg/L组。
结论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处理外周血单核细胞,可高效转化为M-MDSCs,通过iNOS途径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这一结果有助于建立高效的体外诱导体系,将为MDSCs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