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征文启事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x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国家首批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基地严格遵循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基地有关工作的函》的建设要求,从“大师德建设”理念出发,以“倡导关怀型师德,助力教师幸福”为价值追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明确发展重点,搭建平台,探索模式,形成标准,汇集资源,突出特色,铸造品牌,力争建设成为以面向基础教育学校为主,兼具面向高校的纵向贯通衔接、横向渗透互学的“大师德建设基地”和培训、测评与智库功能兼具的师德基地。
  《中小学德育》杂志是由教育部委托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全面反映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专业期刊,同时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会刊。《中小学德育》致力于为中小学德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提供最新的德育改革动向、权威的德育政策指引、新锐的德育研究成果、鲜活的德育实践经验,力争成为中小学德育改革的“风向标”,锐意改革的“排头兵”,德育工作者交流经验、探索德育规律的“大舞台”,引领德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广大德育教师的“参谋部”。
  为发挥基地的平台功能和《中小学德育》杂志的学术影响力,现共同面向全国德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公开征集师德师风建设论文。经专家评审,对于获奖的优秀论文,基地将颁发证书并选择在《中小学德育》杂志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合办“师德研究与实践”栏目公开发表。
  一、征稿主题
  今天,我们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二、征稿类型
  (一)论文类
  聚焦“今天,我们如何做一名好老师?”主题(标题可自行拟定),既可以进行学理性研究,也可以结合学校德育实践进行写作。要求规范(GB/T 7714—2015)撰写,文章应包含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要求标出页码并与内文相对应)等内容。如有课题,请在首页页脚注明。字数以4500—6000之间为宜。
  (二)案例类
  要求用叙事研究的方式撰写,通过叙述自己的教育经历,展现对“今天,我们如何做一名好老师”的创新思考。字数以3000-4000之间为宜。
  三、注意事项
  请在知网自行查重并把查重报告(或截图)与稿件一同发到投稿邮箱。我刊要求除去引用后重复率不超过10%。截稿日期:2020年8月20日。
  投稿邮箱:sdsfzw@163.com,请在邮件主题注明“师德征稿”字样。
  联系电话:020-85216093,联系人:刘老师。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部師德师风建设基地”
  《中小学德育》杂志社
  2020年7月12日
其他文献
我们都“坚持”过……  原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部编《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教材核心编者,湖北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小学德育学科主任委员,武汉市武昌区大东门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  曾几何时,“宅”在家里是那么的温馨舒适,甚至成为我们追求的小小梦想。当我们经历过“抗疫”生活后,居然感受到坚持“宅”也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有那么多困难,需要我们付出那么多努力……好在我们都坚持过来
摘要  基于“洋葱模型”的学校文化结构考察L老师生活史关键事件,发现教师对学校物质文化认同因感知疲劳与感知投射而趋于稳定;对学校制度文化认同呈现以职位为中心的权重差序结构;对学校精神文化认同则受以教师人格特质和自我认知为核心的“符合一成就”模型的影响。据此提出围绕生本育人理念,关注教师职业发展,创建民主开放、公正有序的管理模式等对策。  关键词  教师学校文化认同;教师生活史;洋葱模型;职位权重差
摘 要 基于区域诚信教育和责任教育工作基础,武汉市江岸区创新德育顶层设计,倡导开展责信德育。责信德育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责任担当”两大关键词,确立明责、承责、责信三步走的品德发展阶梯,逐步引导学生成长为值得信托的责任公民。责信德育将德育内容分解为自我责任、家庭责任、团队责任等八个领域,努力构建课堂教学、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家校协作有机结合
摘 要 “田家炳文化”德育课程基地以“田家炳文化”为核心,将“田家炳精神”融入“三态交融”的隐性课程建设,浸润师生的道德成长;创设系列活动体验德育课程,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诠释田家炳精神;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建设网络互动平台,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激活田家炳精神的价值,让田家炳先生的教育情怀烛照田中师生成长。  关 键 词 校本德育课程;德育课程基地;田家炳文化;体验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1  文
一次,我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味道”。活动室四周摆放着幼儿搜集来的各种食品、调料、水果等。幼儿自由地探索、品尝各种味道,气氛活跃。其中,幼儿感受最深的是辣味。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探索,幼儿开始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就在这时,一个幼儿突然站起来说:“我感到太辣了,我要喝水!”全班随即沸腾起来:“我也太辣了,我也要喝水……”场面开始混乱。此时,我心理十分矛盾。这是一次公开活动,如果我同意他们出去喝水,活动还
摘 要道德情感教育原则直接反应了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是指导德育课程教学的圭臬。基于德育课程的视角,道德情感教育原则是学生道德素养形成和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是德育课程教学本质和规律的集中反映,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合教育规律的集中呈现。  德育课程;道德情感教育;教育原则  G41  A  2095-1183(2018)04-00-03  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文献编码文章编号  教育原则反映
摘 要:师爱是一种关系品质,是把教师和学生放置在一种关系之中,放置在彼此最真实的生命存在中。师爱低效的原因在于教师不理解师爱的本质,给予学生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爱。要提高师爱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理解师爱的本质,具备师爱的能力,以学生为本,学会沟通。  关 键 词:师生关系;师德;师爱;有效性;教师专业;教师能力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1-0
摘 要  针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低、课堂参与度低等问题,立足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设计包含预学单、促学单、评学单三大载体的“进程式学习单”。通过课前前测和预学任务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并为课堂提供优化的学习资源,激发主体表达,深化学生的互动探究学习体验;借助课后评学引领学生展开道德反思和实践,为学生自主“学德”提供抓手和指引。  关 键 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进程式学习单;自主学德  中
原方案在引导幼儿探索发现春联的外部特征方面着力较多,而对于春联文字寓意方面的揭示比较缺乏。我认为有必要选几副易于理解的春联让幼儿欣赏,并有意识地在结构、字义等方面加以分析,这对于幼儿亲近春联有着切实的作用。
在一次对幼儿发展水平的测评中,我们发现很多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句式单一、词汇贫乏、不能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想法等问题。经过反思,我们认为在语言教学中过多关注教学形式上的求新求异,忽视学科本身的特点,可能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将“如何支持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近阶段的研究课题,力求摸索出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和途径。      一、从幼儿兴趣出发找到切入口      在语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