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游戏视野下的园本教研探索

来源 :教育界·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cula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园本教研是实现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课程与游戏背景下教育实践的需要。文章结合园本教研实际,从儿童、游戏、课程、教师四个方面阐述了基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所开展的园本教研活动,通过分析教师的行为、能力和专业水平,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供有效的策略支持。
  【关键词】园本教研;儿童发展;专业成长
  在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幼儿园园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昆明市第三幼儿园在园本课程——“幼儿园探索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對课程与游戏中园本教研的理念、方向、内容及开展形式与途径进行了探索和尝试,通过不断地反思、调整,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一、研究儿童,撰写学习故事
  课程与游戏研究的重点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游戏精神、游戏方式、游戏内涵在儿童学习过程中的有效融合和运用。学习故事融合了课程与游戏的核心理念,是教师教育观、儿童观的体现。因此,我们的教研以学习故事为推手,引导教师积极尝试撰写学习故事,让教师学会将儿童在游戏中的亮点、问题和困惑记录下来,与儿童一起分享,解读他们在游戏场景和现象背后的精彩故事,及时进行甄别与回应。而且教师通过撰写学习故事,能有效提升其观察解读儿童的能力,同时在引导儿童积极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指导及评价能力。
  在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我园一直坚持每人每周撰写一篇学习故事,由教研组修改反馈。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师观察描述的客观性、解读儿童行为的准确性以及追随儿童发展提供相应支持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鼓励班级保育教师尝试撰写学习故事,并与班级教师一起将学习故事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看到孩子游戏行为的精彩瞬间,了解教师对孩子游戏能力提升的支持策略,取得了家长对幼儿园课程和教师工作的认同与支持。
  二、研究游戏材料,追随儿童需要
  为了顺应儿童的发展与需要,我们引领教师以“追随、支持、兼顾儿童不同身心发展水平”为原则,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进行研究,为儿童投放相应的自主性游戏材料,支持他们进行研究、探索和发现,进行自我建构。所投放的材料要易组合,易变化,有挑战,能充分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创造力,让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并在与材料和伙伴的互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引领教师遵循“分层次、分阶段、分区域”的原则开展投放游戏材料的深入研究,让游戏材料在不断地轮换循环中更加贴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以促进儿童自主性游戏质量的提升。
  三、研究儿童游戏,发现儿童学习
  在游戏中,儿童会从自身年龄特点出发,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在游戏化主题活动中所建构的经验、习得的知识、遇到的问题等。所呈现出来的这些“游戏故事”来源于主题活动,是展现主题活动进程和儿童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引导教师对儿童“游戏故事”的记录方法和内容进行解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拓展多元化的记录方式,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提升;并通过观察记录、交流谈话等方式解读“游戏故事”,追随儿童的兴趣架构主题活动。
  同时,教研组在室内外环境创设上加大了研究和实践的力度,引领教师遵循“以儿童为主体”的原则,从儿童的需要出发,拓展“游戏故事”的内容和方式,让活动室内外的环境成为儿童在游戏中充分表达和表现的平台。
  四、研究课程架构,支持儿童发展
  在以游戏为基本形式的主题活动实践中,我们带领教师不断地尝试、反思、调整、总结,架构了主题活动的实施路径,支持儿童发展。
  (一)观察、记录并解读儿童的游戏活动表现
  主题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儿童的游戏活动。我们引导教师对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解读,并开展相关研讨,关注儿童对哪些事情感兴趣,对哪些现象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发生了哪些争议,遇到了哪些困难等,并把这些信息作为生成主题活动的依据。
  (二)发现、甄别有价值的内容
  我们和教师一起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各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和教育建议,解读儿童的游戏行为,在关注儿童需求、兴趣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分析和确定学习内容是否能成为大多数儿童的学习方向;是否能支持儿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持续性的研究和学习;是否具有可行性、游戏性。
  (三)确定主题活动内容
  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带领教师对如何确定主题活动内容进行了反复的研讨,依据“儿童主题内容是否感兴趣”“在主题活动中儿童将会获得哪些经验的提升和扩展”“主题活动是否能让儿童实际探索、操作和表现”等因素来确定主题。在确定主题内容之后,教师和儿童一起商量讨论他们感兴趣的主题方向、活动时间和活动计划,征求儿童意见选择儿童喜欢的游戏方式开展主题活动。
  (四)设计主题活动旅行地图
  主题活动旅行地图呈现了主题活动实施的方向与路径。由于儿童的经验相对零散,教师通过参与讨论提出建议,获得儿童的认可,最终完善旅行地图的内容。在确定了初步的旅行地图之后,教研组通过问题研讨、同伴互助、小组互评的方式开展教研,引领教师进一步完善旅行地图。主题活动旅行地图用三种颜色呈现:黑色部分是追随儿童兴趣开展的内容;红色部分是教师引领儿童拓展或儿童在主题实施过程中生成的内容;蓝色部分是主题实施过程中改变方向的内容。
  (五)支持儿童开展主题活动
  1.创设主题环境,提供学习材料
  在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带领教师针对班级主题墙、中心区域、楼道的规划布局、材料投放、信息呈现等方面展开研讨、观摩、评比和分享。针对主题内容,鼓励教师利用各类游戏材料、自然物、废旧物品等让儿童进行探索、学习,并利用真实的、儿童能够接触到的社会生活环境支持儿童的学习。例如:利用社区中的公园、医院、超市、理发店、花店、邮局、图书馆、博物馆等环境资源开展体验活动,使孩子在学习中获得一手经验。
其他文献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承载了新课程核心理念的课程,它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最佳途径。笔者基于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的办学特质,浅谈一下
物理概念的产生对描述物体运动规律、发展和变化等提供了有效实用的方法,在物理学习中我们要理解物理概念本质、产生的原因和对物理发展的作用等方面,才能回归物理研究性学习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重点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能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文章针对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学生观察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的措施,力求激活学生的观察兴趣,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生物;观察能力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提出的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对生物教学的主要
【摘要】本研究从4~5岁幼儿早期阅读特点入手,阐述了引导4~5岁幼儿进行自主阅读的方法。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学会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学会了与同伴、教师、家人交流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自主阅读;实验研究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  以幼儿发展为本,支持幼儿的自主发展,“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理念。在这个理念的
【摘要】法国思想家蒙田曾经说过:“名师高瞻远瞩,其高明处就是俯就少年的步伐,指导他前进”。2020年特殊的疫情下,全国中小学都开启了“停课不停学”的模式,无论录播课的开启,还是作业的批改,无不显示着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无论对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次新模式教与学的过程中,就是师生、生生、生本思维的碰撞过程,在思维的摩擦中迸发创新的火花,从而构建数学知识的模型,触摸数学的温度,感受数
【摘要】幼儿阶段的孩童年纪比较小,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采取有效对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健康、茁壮且快乐成长。文章就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总结出几点有效对策,以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全面提升幼儿园整体教学水平。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措施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推动。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幼
【摘要】加强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既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为后期的学习奠定基础,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文章就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及其在应用中遵循的原则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就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具体的探索。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初中数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基础学科。由于数学科
【摘要】英语课堂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只有进行高质量的教学预设,为课堂的生成做充分准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发展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持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关键词】 预设;生成  一切教学都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预设”是相对于输入信息的一种行为准备,“生成”是相对于概念化信息的一个思维活动过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高中生身体发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机能。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分层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一直以来都贯穿教学的始终,即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
【摘要】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重要内容,以锻炼农村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推算演练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文章以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分析了農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探究了引导农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相应措施,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数学教学;自主学习;引导策略  一、引言  随着城乡发展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