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如何有效利用课堂上的教育资源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w275245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曾说过:“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有灵活敏锐的观察力去抓住学生的灵智与欲求。因为它稍纵即逝,我们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敏锐的“观察力”来捕捉即时生成的教学机遇,促进“动态生成”的教育资源呢?下面我就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
  一、运用“观察力”捕捉差异信息教育资源
  案例:
  本课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通过实际操作结合课件的演示,在学生对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有了较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推导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比較长,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容易理解但不容易记忆,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这里设计如何帮助学生记忆这个计算公式这一环节。以下是这个部分的课堂实录:
  师:我们总结出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个计算公式比较长,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牢牢的记住呢?先想一想,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生1:在这个计算公式中长、宽、高各用到了两次。
  师:让我们来看看长宽高是不是都用了两次?(从不同的角度再次体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有的在仔细观察,有的读出了声音并频频点头。
  师:在这个计算公式中长、宽、高确实都用到了两次。
  生2:(自言自语道)那如果是两个长相乘,两个宽相乘,两个高相乘呢?
  师:(惊喜与激动并存)我听到××有话要说,你能把你刚才说的话再说一遍吗?
  生2:如果是两个长相乘,两个宽相乘,两个高相乘也是长、宽、高也是各用了两次。
  师:对啊,那长方体的表面积能这么算吗?
  学生都笑了,同时很多小手不约而同地举了起来。
  师:看来你们都还有话要说。
  生3:不可以把两个相同的相乘。
  生4:长、宽、高必须相互乘。
  师:对!也就是说长、宽、高要两两相乘才行。
  生5:那可以先把长和高相乘吗?
  马上有学生回应道:当然可以了,只要把它们两两相乘就可以了。
  师:(顺水推舟)如果先把长乘高,那么接下来就要把长和谁相乘?(异口同声道:宽)最后呢?(宽乘高)这样长、宽、高各用到了几次?(两次)现在你能再说说怎样记住这个计算公式了吗?(指名生1)
  生1:我只要记住把长、宽、高两两相乘,这样长、宽、高就各用了两次了。
  师:(对生2)还有异议吗?(生2摇头)现在你们能记住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了吗?再和同桌相互说一说!(此时,学生已经把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方法,相信她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机械的数学计算公式了。)
  感悟:
  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最长的一个计算公式,这个计算公式对于学生来说不难理解,但却不易记忆,特别是在经历过一段时间后这一特点尤为凸现。如何帮助学生把这个冷冰冰的计算公式深深的刻在脑中,使之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也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长、宽、高各用到两次这是我在课前的预设,学生能说到这点也就达到我所预设的目标。但没有想到的是竟然生成了如此精彩的反问:那如果是两个长相乘,两个宽相乘,两个高相乘呢?完全超出了我的预设。虽然只是自言自语,或许稍不留神你就会和它擦肩而过,但凭着敏锐的观察力,教师抓住了这一差异信息,对于课堂的有效生成起到了一种积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运用“观察力”捕捉错误信息教育资源
  案例:
  在分数化成小数的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归纳得出在分母的质因数中只含有2或5两种质因数时就能化成有限小数这一规律之后:
  生1:我认为不对。
  其余学生:啊?(非常惊奇)
  生1:我可以举个例子, ,分母30=2×2×5,也只含有质因数2和5,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生2:(马上站起回答)30=2×3×5,还含有质因数3 ,的确不能化成有 有限小数。
  显然学生只考虑到了分母分解质因数的情况,而没有把最简分数这一因素考虑进去。此时学生的这一“错误”,恰好生成了新的课堂资源。何不充分利用这一“错误”资源做做文章呢?
  师:对啊,30=2×3×5,还含有3这个质因数,所以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给予了肯定评价--“对!”这时看到有几个同学皱着眉头,脸上满是疑惑,便轻声地追问:“真的对吗?”此时,这些同学开始嘀咕了:好像不对!不对!……否定的声音也越来越高。
  学生自发地展开讨论,开始恍然大悟起来。看到刚才说错的那位同学也举起了手,我把机会首先给了他,希望他能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
  生1:虽然它们的分母30都含有质因数3,但是 和 都不是最简分数。
  生2:要把 和 化成最简分数 和 ,才能判断它们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感悟:
  本案例中,判断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前提条件是这个分数必须是有限小数,这是分数化成小数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而这一前提条件往往被学生所忽略。就是这个小小的疏忽却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因此,教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错误信息,对于这一错误资源没有急于评判错误,而是故意放慢教学节奏,机智的抓住,有效的组织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生长点。
  三、运用“观察力”捕捉对话信息教育资源
  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是学生的亲密伙伴和真诚朋友。课堂教学应是一种在生动的教学情境、平等的对话情境中所进行的“对话”,这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和交流,更主要是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阅历感染和影响学生,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享”。
  教学中,并不缺少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眼睛。只要我们善于运用你敏锐地“观察力”,及时捕捉、用心挖掘,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得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时很细腻的,本文通过以下方面进行研究:一、日积月累,反复吟读;二、授之以法,探究研读。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诗歌教学    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像,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自“诗三百”以来,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迄唐诗宋词元曲,其间不绝如缕的是两千多年来诗人们忘情于其间的醉心之作,如:“红笺小字,个个含愁”之
关注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亟需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保证他们能够在充满呵护和爱的环境下健康成长,不让一个孩子在法律的“飞地”里哭泣,方能于细微处彰显新时代法治
十八大报告中第六部分专门拿出一节来阐述,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面对当前我国公民道德水平普遍下滑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呼吁。当经济快速攀升,当社会急剧变迁的时候,各种出任意料的事件不断对传统道德进行轰炸。我们的道德底线究竟在哪里,又该如何坚守?面对社会道德水平整体滑坡的现实,我们又该如何重铸社会风尚?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人们普遍感到社会道德水平整体下降的同时,我们却发现了“青县现
期刊
期刊
一、孙悟空形象的积极意义  1、孙悟空是一个来历不凡聪明机智神通广大的人物形象。他从师菩提祖师学道,学得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七十二般变化之数。后来又在东海龙宫获得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他不理睬天宫神圣不可侵犯的说教,抡起金箍棒打上凌霄宝殿,把天宫闹得不亦乐乎。他不管生死定数“六道轮回”的说教,打入冥司,强行勾掉生死薄上的名字。他也不理天子独尊,下不犯上的教义,全不把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放在眼中
期刊
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发生后,航天飞机退役之前的6年间,航天飞机执行的22次航天飞行任务中都搭载了NOAX密封剂,用其在紧急情况下对航天飞机的各种外部损伤进行修复.
本文从当前持续低迷的煤炭市场背景出发,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开发的必要性以及在煤炭企业逆境求存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当前煤炭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浅谈了煤炭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人才成为很多行业成败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对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