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晋吃药很“时髦”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ice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石散有毒,吃多了,整日昏昏沉沉,不说精于政事,没有荒疏就已很好,关键这药还有助兴功能,以至于男女不忌、乱伦寻常、放浪形骸的程度令人咋舌,难怪鲁迅要把这魏晋名士的标配比作清末鸦片。
  因为太毒,所以最初提倡服五石散的何晏自然成了千古罪人。《世说新语》中说,何晏生病后吃五石散,不但病体痊愈,还觉得神明开朗,跟人闲聊时顺嘴提了一下。他是玄学大家,也是当时很多人的偶像,既然偶像说这药吃了能提高智商,大家当然趋之若鹜了。
  时间一长,大家发现,五石散以内养外,除了健脑,还能美容!魏晋南北朝崇尚“脸即一切”,无论男女,高颜值都是讨人喜欢的。于是五石散更令人倾倒了,久服以后,皮肤慢慢变得光滑洁白,眼睛也明亮有神,远望过去,玉人一般。
  如此看来,五石散似乎又成了治病、健脑、美容的良药,和历史上形同毒药的鸦片简直判若两样。那它到底是良药还是毒药?
  起先算良药,治病才是它的真正用处,也是何晏服五石散的真正目的。
  曹魏建国后,何晏因和曹丕关系不大好,仕途一直不太顺畅,心中郁郁,以至于体弱多病。为了治病,何晏叫人配了五石散。他吃的这种五石散,是两种药混配在一块儿的:一是侯氏黑散,治风病,胸闷恶心也可以用;另一种叫紫石寒食散,主治伤寒,都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治久病所致的虚劳寒疾。何晏在伸景方的基础上做了加减,改了一味新药,叫“五石更生散”,服用后气血通畅,身体自然不那么冷了。
  张仲景其实很早就提倡吃五石散。他曾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看病,建议王粲服用五石散,不然到了40岁眉毛就会掉光。一旦眉毛掉光,离死也就不远了。王粲那会儿正意气风发,听了这话十分不高兴,嘴一撇,根本不加理会。谁知40岁刚过果然成了无眉公子,过了不到200天就去世了。
  王粲讳疾忌医,别人可不像他,当时很多人都用五石散治病。譬如嵇康的侄孙嵇含晚年得了个儿子,宝贝得不得了,谁知才十个月大,就生了重病,连日呕吐,命悬一线。嵇含没办法,心道五石散治病效果不错,姑且给儿子吃吃看,死马当作活马医。出乎他意料的是,还不到30天,儿子的病就全好了。
  是药三分毒,五石散既是药,当然就要注意它的服法和用量,所以医家也很谨慎。可再谨慎也没用,魏晋南北朝时,名士们艺不见得高,但人十分胆大,兴致一来,随意加减方剂,简直太常见了——不乱添几笔,说明了什么?说明你没有才华!好了,中毒的人随处可见。有头痛欲裂、心痛如剌的;有昼夜严重失眠,以至于神经衰弱精神恍惚的;有腹胀欲死,却始终不能小便的;还有身上到处长疮,轻碰一下都疼得不行的;更不必说有人四肢面目全部浮肿,突然抽搐着昏倒在地上的……
  但大家看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反而引以为时髦:中毒怎么办?登高屐,吃冷饭,阔衣衫,行动缓,远望过去,神仙中人,名士风范——好!所以很多人向往石发中毒。
  北魏孝文帝时,洛阳城中,突然有个衣衫破旧的人膝盖一软,身体一歪,当街倒了下去,躺在地上翻来覆去地拉扯衣衫,不断地嚷着“好热!好热!”众人见此马上围了上来,有认识他的问:“你怎么了?要送你去瞧大夫吗?”那人瞥了对方一眼,双眼通红,很难受地说:“我石发了……”这话一出,对方便怼道:“你又没吃五石散,石什么发?”那人环顾四周,见许多人面露不齿,硬撑着回嘴:“我昨天在市场上买米,谁知道这米里竟然有石头!我吃了一整碗,怎么不能石发了!”众人哄笑,都骂他是骗子。这人摆阔不成,反成了洛阳城里的笑话,事迹传千里,后来就很少再有人假称“石发”了。
  当时有没有人怀疑服用五石散是有问题的呢?有。王献之就说过,这玩意儿有些可疑,但也只是“有些”,他还在继续吃,因为听说久服能成仙。
  到了明代,李时珍还在《本草纲目》里认真写道:“石头这种东西,是气之核,土之骨,能生出万千变化。大的是岩石,小的为砂,好的,为金为玉;坏的,为磐(磨成粉能做老鼠药)为砒。它至柔至刚,能动能静,可以从无形化为有形,它有情也无情……”
  至柔至刚,能动能静,既无形,也有形,有情也无情,岂不就是道家仙人的典范?魏晋南北朝时,信道的人很多,加上战乱频繁,性命朝不保夕,很多人都希望能活久一点,不会轻易被外物撼动的金石当然就成了最好的永恒象征,“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若能生,谁愿死?他们的逻辑也简单,金石像神仙,金石稳固,那我多吃金石,自然就能和神仙一样长命百岁了。
  对古人来说,这逻辑没毛病,但服食那么痛苦,一定是自己出了问题。名士们殷殷探讨,勤奋钻研,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服五石散是为了什么?长生。你见过哪个求仙问道的人,整日生活在俗世之中,汲汲于功名利禄的?那些都是万亿年的岁月中眨眼而过的红尘云烟,不值一提!
  所以,想减轻服药的痛苦,除了高屐冷饭阔衣衫,还得“绝常情”,不问世事。然后呢?“勤上药”!
其他文献
张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作品百万字,出版历史图书15本,带领《我们爱历史》获2015年度网易最佳自媒体奖,2016年度头条号奖,2017年浙江省自媒体十强等奖项。  明朝建立后,忍够了元代以来户籍混乱状况的朱元璋,设计出“黄册”大招:大明治下的百姓都要按职业在黄册上登记,倘若有一处乱写,就是流放塞外的大罪。从明太祖年间至明朝灭亡,大明朝共“造册”27次,每一个大明朝治下的百姓,都在这里有存档。
据不知哪代传下来的老故事,北魏曾施行过“立子杀母”的條令,于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按这个条令,处死了为自己生下长子的夫人刘氏。  现在虽不知“立子杀母”的原始出处,但北魏的史料中有迹可循。在拓跋珪的前几代,北魏还没建立,处于代国段位,有个领导叫拓跋猗迤,他的皇后祁氏就是个厉害角色,不但干政,还杀了某任代王。祁氏扶儿子即位,自己摄政,搞得外人以为代国由女性统治。  有这样的殷鉴,为了稳固好不容易建立的
“智惠子说东京没有天空/她想看看真正的天空……智惠子望着远方说/阿多多罗山上/每天出现的蔚蓝天空/才是智惠子真正的天空/这是关于天空天真的话。”这首《天真的话》被收录进日本教科书,作者是日本著名诗人、雕刻家高村光太郎,诗中的智惠子是他的妻子。她曾把他从泥沼中拯救出来,他则为她写了一生的情诗。  一  1883年,高村光太郎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父亲是一名受人尊敬的雕刻大师,作为长子,光太郎注定要子承
1887年的一天,一位年轻漂亮的美国女孩在居住的公寓里连续几天又哭又叫、举止疯癫,邻居不得不报警,医生确定她“毫无疑问是疯了”,把她关进了疯人院。十天后,《纽约世界报》的律师安排了她的出院事宜。僅仅两天,署名娜丽·布莱的《疯人院十日》系列报道就在报上公开发表:无情的医生对病人施以锁喉、殴打和骚扰;护士心狠手辣,强制病人食用腐烂的黄油;老鼠横行、冰水洗浴以及残忍的禁闭,甚至还有正常人被折磨成了真正的
一   《西游记》中,玉兔精的地位很低,只是广寒宫中一个捣药的丫头。而广寒宫在天庭又是一个被长期边缘化的部门,就算是部门领导太阴星君也时常找不到存在感,更别说小小的玉兔精了,因此谁都可以欺负她一下。   “十八年前,他曾把玉兔儿打了一掌”。打玉兔精的不是主人,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只是广寒宫里的一个素娥仙子。   广寒宫的人员编制,除了领导太阴星君和玉兔精,就是漂亮的神仙姐姐们,她们按级别高低又
比起城府深、爱奢侈品、爱美女、沉迷打猎、让曹操操心地说“子弱不才,惜其难振”的曹丕,曹植更像个模范儿子。他不爱奢侈品,除了爱喝酒,没有不良嗜好。他性格随和,不爱装腔作势,爱读书,文采也好。邺城里新的高台建起来了,父亲很高兴,就让他写一篇赋;跟随父亲行军,在涡水边被要求作赋,他扬鞭策马,在桥上一徘徊,立刻挥笔写就。因此,曹植封了临淄侯没过几年,曹操又为他增加五千户封邑,二十多岁的曹植成了年轻的“万户
清初四位著名的王姓画家是被朝廷认可的正统画派,人称“四王”,他们对清代300年山水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王时敏是当时的画坛领袖,而与王时敏并称的就是王鉴。  王鉴的祖父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家学的深厚和丰富的收藏使王鉴自幼就见惯历代名家的精品画作,有着常人难以具备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他出生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那时的琅琊王家还算兴盛,因此幼年的王鉴表现出对绘画情有独钟的天分之后,家中除了为他
公元前8世纪末,斯巴达出现了一位名叫吕库古的男子。此人不是国王,但比国王还要尊贵。这源于阿波罗神殿的神谕——女祭司告诉斯巴达人,阿波罗神说吕库古是诸神钟爱的人。吕库古周游列国之后,为斯巴达制订了众多法令,开启了“吕库古改革”,不仅明确了斯巴达的国体,还规定了斯巴达人的生活方式。  孩子一生下来,就要在五位监察官的监督下接受体能测试,只有身体健全的婴儿才能通过检测,被当作斯巴达人培养。如果婴儿有残疾
1644年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的登基大典在紫禁城武英殿仓促举行。仅一天后,他就带着队伍急撤出京,败走西安,而他建立的大顺王朝也仅存在了42天。  一个多月前,李白成攻破东直门时,城墙上的明军如秋叶般纷纷坠落。把守东直门的河南道御史王章战死了,把守安定门的兵部尚书王家彦跳城自杀,结果摔断双腿,被手下藏在百姓家里,最后又趁人不备解下腰带,悬梁而亡。  第二天辰时,李自成冲入紫禁城。草根出身的他很想跟“
北齐宰相祖埏学识渊博,但品行不好,名将斛律光骂他多事又猥琐,祖埏听说后怀恨在心,暗中寻找机会报复。  斛律光战功卓著,多次击败北周的进犯,堪称“护国柱石”。北周朝廷得知祖埏与斛律光有仇,便瞅准了这把“刀”,派人到北齐都城散布谣言,“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斛律光字明月)。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祖埏听后高兴坏了,认为抓到了斛律光“功高震主”的把柄,于是暗中派人把这些谶语上奏后主高纬。高纬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