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融入语文课堂

来源 :考试·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ao198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在一次中外中小学校长论坛上提出了“绿色教育”这一理念后,“绿色教育”便成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指引着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发现。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该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愉快地学习状态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程标准地指引下,我们更愿意看到学生在一个平等、开放、轻松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现自己的才华。新课标呼唤“绿色教育”,新课标也提示我们“绿色课堂”应该是回归本真又充满灵动的课堂!
  一、 绿色课堂是回归本真的课堂
  绿色是自然之色,绿色课堂当然不该脱离自然的本色,绿色课堂应该是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课堂。绿色课堂应该是充满着自然之音,孕育智慧的课堂。那么,我们该如何展现绿色课堂的本真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以生为本,展现学生风采。
  新课程标准更加明确了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点告诉我们:在课堂上,要以生为本,展现学生个人风采,还要展现他们的集体风貌,更要让所有的学生从中获取知识。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初一时,我在班内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一首诗或一句名言,记得当时有位同学把刘禹锡的《陋室铭》完整地背诵下来,并默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都用羡慕和钦佩的眼光看着他,并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初二时,我们学习这篇古文,全班同学都还记得那位曾经背出此文的同学,并且,还有好几位同学能背出这篇文章。当我问到其中一位同学为何如此清晰地记住这篇文章时,他很腼腆地说:“老师,因为我想像他那样风光,我也想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能行!”简短的一句话道出了他内心最真实、最朴实、最自然的想法,我想:这就是教育教学的意义——让学生自己爱上学习。
  2. 以文为本,展现文本的文采。
  语文课本中精选的文章,本身都具有独特的美感,可有时就因为我们教师的讲解使之变得支离破碎,不仅破坏了文章本身的美感,还让学生感觉语文课枯燥无味。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该做的就是要保持文本的本真之美,让学生在教师地引导下体会到文章的美,并通过自己的感悟将美传达出来。
  例如:在教学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时,我配上舒缓的音乐,带着自己远离家乡后对家、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朗诵这首诗,我渐渐进入了情境,朗诵完毕,班内出奇的安静,从他们专注的眼神、凝重的神情可以看出他们依然沉浸在刚刚的意境中……在这样的感情基础之上,引导他们如何朗诵就容易多了,在他们朗诵进入情境之后,再让他们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就顺理成章了。这样做既保持了诗的本真之美,又让学生体会到了这种美,更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去感受和表达这种美,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二、 绿色课堂是灵动的课堂
  绿色是生命之色,只有灵动的生命才能更好地诠释绿色的意义。绿色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灵活、多变的课堂,只有灵动的课堂才符合绿色的含义。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灵动起来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教学内容的灵动,使教学充满魅力。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根据自己学科和学生的情况,合理地安排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但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每一位教师又会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去设计,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自然也就呈现出多样化。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会根据文体的不同恰当地安排语文教学的内容,而在面对同一文体甚至是同一文题的时候,教师又会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经验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就是教学内容在设计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灵动。然而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同,在教学同一知识的时候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有时,学生的提问或回答会突然改变原先的计划,这种有效生成的出现,让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不仅让学生对所讨论内容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吸引,更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灵活多变。不管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有效的接收它们,为自己所用,这种以万变应不变的方式让教学充满迷人的魅力。
  2. 教学形式的灵动,使课堂充满活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课堂自制能力较之小学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然而,他们毕竟还是孩子,想让他们整堂课都全神贯注,光靠嘴上教育是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法设法吸引住他们的眼球,抓住他们的兴奋点;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多下苦工,设计出让学生关注的内容和形式。我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 别开生面的朗诵会。
  朗诵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也是学生初识课文的必经阶段,有效的朗诵能把学生带入意境,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朗诵的形式有很多,可以是教师或学生范读,也可以分小组读或分角色读等等。
  在一位同事的启发下,我在教学《囚绿记》时采用了抢读的方式:不指明谁来读,采用抢读的方式,谁先站起来就是谁读,可以读一段也可以读两段,但最多是两段,前提是要注意朗读的节奏、语气和语调。我原本以为初三的学生可能会比较拘谨,不太愿意表现自己,没想到出乎我的意料,这次朗诵会非常成功:有的同学为自己抢到机会而沾沾自喜;有几位同学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谁也不愿坐下,就一起朗诵;有的为自己没有抢到机会而叹息。他们的投入,激起了所有同学的兴趣。在朗诵结束后,我们一起分析内容、把握情感,一切都非常顺利。甚至在课程结束后,还有同学意犹未尽地跟我说:“老师,下次我还想读!”我想:形式上的不断更新,能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不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上课效率。
  (2) 让绘画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绘画,这是美术教学的专长,在数学、物理、化学教学中或多或少会运用到,而在语文教学中却不多见,不过适当地运用绘画有益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方面,我师傅刘海英老师是位高手,她总能在不经意间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记得听她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那堂课,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课前,把课文中描绘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样子画在黑板上,可以几位同学合作。上课时,她让全班同学先看黑板上的画,请他们一起来查找画中缺失的东西,并帮忙补上。这样,在全班的通力合作之下,一幅较为完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案就生动地呈现在黑板上。这种在绘画的基础上查漏补缺的方式,不仅可以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还可以激发他们探索文章内容的热情。根据全班合作的画,同学们一起学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构造、特点,以及作者采用哪些说明方法进行说明,一切都让他们觉得趣味盎然。说明文以这样的形式学习,学生不再觉得枯燥无味。
  课堂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不管以何种方式展现,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浸”入课堂,只有学生的大脑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我们的教学才有意义。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地方,需要我们给予它生命的活力,她才会让我们在这里开花、结果。因此,课堂需要绿色,只有绿色课堂才会充满生机;课堂呼唤绿色,只有绿色课堂才会让我们的教育教学结出累累硕果。让绿色融入我们的课堂吧,她让我们的课堂回归本真,她又让我们的课堂灵动起来,她还让教师与学生在这里都能享受到教与学的快乐!
  (责任编辑:殷大才)
其他文献
著名作家魏巍曾在她的作品《我的老师》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美丽的教师形象——蔡云芝老师。这个形象让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感念不已,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把她当成了自己心目中理想教师的化身。  蔡云芝的形象之所以美丽,并不在于她学识有多么高深,外貌有多么美丽,而在于她的温柔,她对学生有一颗宽容的心:“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期刊
1. There ia also a survey on the website about people’s favourite TV programmes. 网站上还有一份关于人们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调查。  【剖析】“关于”on与about的区别  (1) on用作介词,意为“关于”,意味着具有严肃的学术性内容。如:  Have you read the article on France in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如何有效抓住课堂45分钟,向45分钟要质要量,并在45分钟时间内取得教学效率的最大化,真正进行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 精心充分的备课。  要上好课,首先得备好课。备课充分是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传统的备课是备教材,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教材内容上,以教师为中心,侧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习需要。新形势下传统的备课已经呈现明显的弊端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突出科学探究的同时,重视探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开拓视野,初步领悟到科学探究的方法.  在初中阶段,需要学生掌握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主要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建立模型法、实验推理法、类比法等.现结合近几年中考试题谈谈苏科版物理教材中的涉及以上几种科学探究方法的问题.  一、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
期刊
教学行动研究是教师对自己的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和研究,并从中获取知识、改进教学质量的一种探索活动。我把学生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小衔接期”,此阶段主要是七年级上半学期;第二阶段为“积累期”,此阶段从七年级下半学期到九年级上半学期,时间最长。在这个阶段同学们进行英语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也称为“知识输入期”;最后一个学期,即九年级下半学期,我称之为“知识升华期”,教师指导
期刊
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包含思维方面的导入和知识方面的导入。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就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前,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所谓“导入”,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良好学习状态的意思。所以导入一开始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的课堂上来。“万事开头难”,要想上好一堂英语课,“良
期刊
钱海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写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作文一直就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作文课形式比较单一,无非就是“讲”和“评”,学生就在老师的作文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之下,机械的循环往复的运转,而学生的写作能力却没有得到多大的提升,学生的写作热情也此过程中逐渐消弱。在现时的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存在的问题是只注意“讲”的过程,而忽视了“评”的过程,殊不
期刊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这是宋朝大学问家朱熹讲的一番话,他强调了语文学习中朗读的重要性。然而近几年来,初中语文教学陷入了基础知识的“沼泽地”而不能自拔,教读一篇课文一般都是提问、讨论、回答,学生朗读的机会被挤掉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被“挤掉了”。  在教臧克家的《有的人》一文之前,我就给学生布置了反复朗读的预习内容。课上,我想检查一下预习
期刊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会学生自己质疑提问,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赞可夫指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学习者问不出,不屑问,不敢问,是追求学问的绊脚石。“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中应有问,以“问”引学,学定有长进;教中应有“问”,以问启教,教必有成效;治学中更有“问”,无问将一事无成!陶行知先生阐述了学与问的辩证关系,是我们治学的法宝。  但是,在实际
期刊
教育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的民生事业,人们的教育需求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的制约。当社会经济属于商品短缺时期,人们对教育的期望是"有学上",国家致力于义务教育的普及。当社会经济及商品生产告别短缺而追求质量与效益时,人们开始追求优质的教学,由"有学上"转为要求"上好学",普遍期望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一所优质的学校。政府致力于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全国各城市,小学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后,施教区范围内房价逐年飙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