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暴露疗法”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ingc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暴露疗法”是一种让患者暴露在使其感到强烈恐惧的刺激情境之中,使之逐渐耐受并能适应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其治疗原则或是让患者较长时间地想象恐怖的场景,或是直接置身于使其感到极度恐惧的现实情境之中,从而达到消退恐惧的目的。
  行为主义学派的系统脱敏疗法虽然也是让患者暴露在恐惧情景之中,但暴露疗法与之有着明显的不同。其差别在于:
  1. 在暴露疗法的实施过程中,当恐怖情境出现时,一般无须采用松弛或其他对抗恐惧的措施。
  2. 暴露疗法的暴露时间较长,每次的暴露时间约需1~2小时或更长。
  3. 暴露疗法一开始,便让患者接触焦虑恐惧最严重的刺激或情境。
  4. 暴露疗法不但可以用于个别治疗,而且还可以用于集体治疗。例如对广场恐怖,可同时对5~6名患者进行治疗,即将几名患者聚在一起同时暴露在恐怖情境中,其疗效与个别治疗时相同。
  暴露疗法的主要适应症是焦虑性障碍或恐怖症。除了广场恐怖、社交恐怖以外,还包括一些特殊的恐怖症,如疾病恐怖、外伤恐怖、排尿恐怖、血液恐怖等等。
  采用暴露疗法时,须在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也就是说在治疗师现场指导下,鼓励患者暴露在恐怖情境之中。同时,对患者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
  1. 患者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2. 患者要有较强烈的求治愿望和良好的合作态度。
  3. 患者如有心、肺疾病,一定要慎重使用,最好采用其他治疗方法。
  4. 要针对患者特定的恐怖情境或对象进行治疗。
  由于暴露疗法可能引起强烈的恐怖情绪及其他心理、生理反应,特别是在治疗初期,患者常常会出现心动过速、憋气、出汗、发抖等生理不适感,部分患者还会因此产生回避行为,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抑郁发作或恐怖症状暂时加重的现象。因此,在治疗开始之前,一定要向患者说明暴露治疗的原理和方法,特别要说明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心理生理反应,如果患者愿意配合治疗并愿意承受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则可使用暴露疗法,并与患者一同制定治疗计划;如果患者反对或态度勉强,则不宜采用暴露疗法,应考虑采用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关于江南的记忆里,有一抹红。  那是母亲的油纸伞,是她婚时的嫁妆。据父亲回忆,母亲嫁来的那一天,天空中不安地飘落着微雨。母亲就是撑着这样一把油纸伞,挨着小巷的青石墙缓缓前行。天色朦胧,更衬托出那一抹红,略掩住姣好的面容一让父亲看凝了神。那一刻,父亲的现实感早已被眼前的画面击溃:这分明是一位从《红楼梦》里走出的女子。  其实当我将红楼研读甚透后,父亲还未将《红楼梦》读过一遍。至于母亲当年的美,我早有
就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而言,听说读写自然是重点,而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也努力地设计并组织活动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学生也较为积极,但效果始终不佳。究其原因,学生在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很难跟上教师的步伐。就第二学段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初步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但自律性不强,故而在教学中要切实结合学生特点而以任务形式组织学生预习。  一、生字预习指导  从新课标的要求看,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认识的字
从概念提出到落地实践,从风险评估到监理全程跟踪监管,关于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探讨从未停止。全球来说,智慧城市的建设呈点状分布。美国迪比克市、韩国仁川市、爱尔兰戈尔韦湾、丹麦哥本哈根……它们探索着城市发展的智慧路径。自2009年,美国IBM公司在中国连续召开了22场智慧城市讨论会,引爆“智慧城市”理念之后,我国不少城市也积极加入了这个“智慧愿景”的探索。然而国内外城市由于建设背景不同、探索路径不同,
几年前,读《我的阿勒泰》,初知世上有个作家叫李娟,名字极为路人,写得一手古灵精怪的好文章,语法偶有缺陷,毫无章法可循,却浑然天成,恍若横空出世,是从大西北吹来的文坛清新之风。  有人说,世上写寂寞的诗很多,但写那旷野里的无边寂寞,还能写出漫天花开的暖暖春意和快乐歌唱,那便是独创了。而李娟,就是从大地里长出来的言说者,是寂寞里的明亮,在心底长着一片温暖的湖泊。  她戴黑框眼镜,气质很邻家,放在人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