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磨:河流中的“活法磨”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dai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人力磨到水磨
  说到石磨,一般人可能并不陌生,尽管在日常生活中已极少用到它,但是在一些影视剧中还能看到它的身影。过去,用人力推动石磨加工(主要是碾压与粉碎)粮食是很辛苦的劳作,所以才有一句俗话叫“有钱能使鬼推磨”。
  不过,影视剧上见到的石磨多是旋转磨,或者称圆砖转磨,也就是说上下两块磨石为直径相等的圆形石盘。这种石磨是后来的形态,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石磨还不是这样,其中最著名的是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石磨盘与石磨棒。成套的石磨盘与石磨棒,类似现在厨房的案板与擀面杖,只是磨盘呈鞋底状,底部一般有四足。当时这种石磨盘主要加工植物的块根、橡子、粟(小米)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旋转磨;到了汉代,旋转磨已经普及。
  盡管汉代已经出现了畜力磨,比如利用马拉磨,但主要还是使用人力。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出现了利用水力驱动的石磨,简称水磨。早期水磨的形态,从文献上无从得知,不过无非依靠卧式(水平)水轮或立式(竖直)水轮驱动,后世的水磨绝大多数是这两种形态,唐宋时期的一些绘画作品中多有描绘。
  水磨中的船磨
  船磨,其实是水磨的一种,顾名思义,就是搭建在船上的水磨。当然,这还不能说是船磨的准确定义,因为船磨最主要的特征并不是把石磨架设在船上,更主要的是要把船固定在急流中,利用流水冲击立式水轮带动磨盘转动。因此,船磨就是架设在船上的水力磨。
  我国何时有了船磨?目前最早的记载是唐开元二十五年(737)《水部式》提到的“浮硙”:“从中桥以下洛水内及城外,在侧不得造浮硙及捺堰。”“硙”就是石磨,浮硙自然是指船磨。《水部式》是唐代的水利法规,因为筑堰架设船磨会妨碍下游的农田灌溉,所以才有这条禁令,但这同时说明当时洛水一带已经出现了船磨。但唐代船磨的结构如何,由于文字过于简略,无从得知。南宋大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也写到过船磨,可惜也没有描述其结构。到了元代,大约13~14世纪之交时,农学家王祯在其《农书》中描写到一种船磨,其形式是把两条船沿着水流方向固定在急流中,两船上各安装有石磨,两船间留有空间以架设水轮,通过水流冲击水轮驱动两侧的石磨。这种船磨的形式与西方传统的船磨形式一样,只是西方发明得更早。
  早在536年东罗马帝国时,哥特人围攻罗马城,拜占庭的将军贝利萨留想出了解决城内缺粮的办法,他在台伯河上建立了船磨。据当时一位历史学家描述,台伯河上的船磨就是两船中间安置水轮,然后驱动两侧的石磨。按照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的观点,在古代社会,如果同一项发明在不同地域产生,相间隔的时间越长,年代新者越应该拿出信服的证据证明自己是独立发明,否则倾向认为是年代久者发明传播的结果。因此,像王祯《农书》记载的船磨,很可能是西方传播过来的,至于如何传至我国的,目前并不清楚。
  奇怪的是,元代之后,我国通行的船磨并不是王祯记载的那种,而是另外一种形式。简单说,西方的以及我国元代那种形式可以概括为“两船夹一轮”,而我国后来通行的形式是“一船傍两轮”。后者无非是在一条船的两侧各安装一个立式水轮,通过齿轮机构驱动船上的石磨。正如明代肃昭王朱缙炯《观船磨》所写“一板隔深渊,双轮夹小船。势长冲急硙,水正系孤弦。波浪随消长,机关自转旋”。
  至于我国何时出现了这种“一船傍两轮”形式的船磨,研究者认为大约是明代。为何出现了这种形式?有学者研究后认为,从机械效率上看,“一船傍两轮”的形式要优于“两船夹一轮”。
  船磨的优点是可以设置到河流中,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水流的冲力。而且,一般河水的涨溢也不会对船磨工作造成影响。遇到洪水,还可以将之迁到岸边或者移到别处,总之较为灵活,难怪王祯称这种磨为“活法磨”。
  我国船磨影像
  我国古代的图像资料没有保留下船磨的影子。到了近代,一些老照片中出现了船磨的身影。比如本文题图照片,大概拍摄于民国时期,是安徽徽水河上的一部船磨。小船两侧巨大的水轮清晰可见。据一些回忆资料,船磨的效率很高,一昼夜可以磨上千千克的粮食。
  那么船磨是如何制动的呢?也就是说如何让它停止工作呢?船磨的制动依靠绳索。在水轮伸到船舱内部的横轴上,需要另设立齿轮拨动套在石磨上的卧齿轮。在立齿轮上专门安装一个最牢靠的“牙”(轮齿),需要停止工作时,用一根绳索套住此“牙”即可。若重新开始,取下绳套即可。
  和船磨类似,过去我国还有一种粮食加工方式为“船碓”,无非是把船上的石磨改为石碓罢了(同时不再需要齿轮),只是船碓比船磨更少见。
  【责任编辑】张小萌
其他文献
“红毯迎宾”的由来  铺红地毯是正式场合欢迎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贵宾所常见的一种高规格礼遇。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的著名剧作《阿伽门农》中首先出现了红毯迎宾的描述:英雄阿伽门农从特洛伊凯旋归来,他的妻子为欢迎他而铺下了红毯。在文艺复兴艺术作品中,诸神、圣人和王室成员通常出现在红毯上。学者指出,红色一直与皇室贵胄有密切关系,而且过去猩红色颜料制作最困难、成本最高。1821年,时任美国总
古代夜市哪个朝代最流行  夜市是都市人的休闲领地,新鲜有趣,考证起来,它也拥有悠长历史。我们或许会这么想,唐代夜市是不是最兴盛的?其实不然,虽然唐代文化发达,但那时有严格的夜禁制。大唐长安的坊和市,每逢夕阳西下,便各自封闭。唯有上元夜(元宵节)前后,才会放松限制,但夜市的规模并不大。宋朝,才是夜市最流行的时代。随着宋朝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坊市界限被废除,宵禁也没那么严格,商人的营业时间更加
2006年7月1日,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当天上午,通车庆祝大會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同时隆重举行,11时许,“世界屋脊”上响起了第一声火车长鸣,两对列车相继从拉萨和格尔木启动对开,这标志着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青藏高原没有铁路的历史。  青藏铁路自青海西宁开始,经过格尔木、那曲等地,穿越青藏高原,终点为拉萨,全长1956千米。其中
蝴蝶是会飞的花朵,是曼妙绝伦的舞蹈家。身姿优雅、色彩斑斓的蝴蝶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春天里,看到花枝上彩蝶蹁跹,诗圣杜甫的快乐跃然纸上,成就了《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要说对蝴蝶最为痴迷的人,也许非北宋诗人谢逸莫属。他创作了300首蝴蝶诗,其中不乏佳句,如“杜鹃飞破草间烟,蝴蝶惹残花底露”,因此人送外号“谢蝴蝶”。  提起蝴蝶,人们不免要将
当地时间2004年7月28日10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北纬78°55′、东经11°56′。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第一座常年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黄河站的建立,为我国在北极地区创造了一个永久性的科研平台,提供了极其有利的科研条件。回眸北极  我们通常所说的“北极地区”指的是北极圈以北的区域,总面积约2100万平方千米(超过俄罗斯领土面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呼吸器官肺还有先前不为人知的造血功能。研究人员用被称作“双光子活体成像”的技术观察活体小鼠肺部微血管中单个细胞的活动,意外在肺部血管内发现了大量巨核細胞。巨核细胞负责产生血小板,虽然此前也曾在肺部观察到这种细胞,但通常认为它们主要存在于骨髓中。小鼠肺部血管中的巨核细胞每小时产生超过1000万个血小板,也就是说小鼠血液中血小板半数以上产生于肺部。研究还发现,肺部还存储了大量造血干细
近日,沙特、阿联酋、巴林等国宣布与卡塔尔断交,指责卡塔尔支持恐怖主义活动并破坏地区安全局势;随后又有多个国家宣布与卡塔尔断交。卡塔尔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遗憾和震惊,认为此举“毫无缘由”。这场外交风波愈演愈烈,成为全球关注焦点。那么,卡塔尔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  翻开西亚地图,在阿拉伯半岛东侧的海湾地区(又称波斯湾)有一个小国,位于同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交界(边界尚未确定)的卡塔尔半岛上。国名与半岛同名
煮粥,吴方言曰烧粥或笃粥,广东人称煲粥,河北人称熬粥,东北的许多地方则称馇粥。《现代汉语词典》对馇字的注释有边拌边煮(猪、狗的饲料)以及方言熬(粥)两个义项。许多人用米煮粥时都会用勺子不时地搅拌一下,怕的是米粘锅底煳锅。  其实,用米煮粥是不需要搅拌的。放好了米、水,大火烧开换小火慢慢熬就行了,不必在烧开后搅拌,否则一旦搅拌不及时反而容易煳锅。为什么煮粥不搅拌不容易煳锅,搅拌了反而容易煳锅呢?我们
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4、25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北斗三号”卫星的首次发射。两颗卫星成功进入轨道,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开始。到2020年,预计可完成30多颗组网卫星的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最终实现全球服务能力。  “北斗三号”也就是北斗卫星全球导航系统,是我国北斗系统“三步
《百科知识》上的文章,许多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阅读价值,现在看来,仍有新意和值得回味;《百科知识》上的文章,许多还被选作省、市、区、县各种类型考试的阅读材料,看得多了,阅读理解和作文水平自会有提高。这便是“阅读”栏目设立的初衷,希望能对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①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通过道路颜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