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sky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蝴蝶是会飞的花朵,是曼妙绝伦的舞蹈家。身姿优雅、色彩斑斓的蝴蝶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春天里,看到花枝上彩蝶蹁跹,诗圣杜甫的快乐跃然纸上,成就了《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要说对蝴蝶最为痴迷的人,也许非北宋诗人谢逸莫属。他创作了300首蝴蝶诗,其中不乏佳句,如“杜鹃飞破草间烟,蝴蝶惹残花底露”,因此人送外号“谢蝴蝶”。
  提起蝴蝶,人们不免要将其与飞蛾比较一番。的确,它们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是鳞翅目昆虫的两个大类。它们都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和蛹不吃不喝不动、外表上都处于静止状态,暂且不去管它,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蛾蝶类的幼虫和成虫吧。

爱恨交加毛毛虫


  绚丽多彩的蝴蝶和飞蛾一样,都是由令人望而生畏的毛毛虫变化而来的。我们一般把鳞翅目昆虫的幼虫统称为毛毛虫。它们身体柔软、有各种色斑和花纹,圆柱形的身体分为头、胸、腹3段。和成虫一样,毛毛虫也具3对分节的胸足。 不过,为了支撑肥胖的躯体,毛毛虫的腹部还常常有肉质的不分节的突起,构成4对腹足和1对尾足。毛毛虫吃得多,长得快,它们一生中体重要增加两三百倍。然而,它们的体表有一层几丁质外骨骼,不能无限扩张。因此,随着身体的生长,毛毛虫就像被唐僧念了紧箍咒一般难受。幸亏自然选择使毛毛虫进化出了蜕皮的本事,它们每生长一段时间,在身体被外骨骼箍得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会蜕皮一次。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毛毛虫一生要蜕皮5次。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要区分一只毛毛虫到底是蝴蝶的幼虫还是蛾类的幼虫是非常困难的。专业人士则主要从趾钩的数目、长短和排列方式,气门的排列,以及毛序和腹足多少等来区分。
金凤蝶及其幼虫(臭丫线伸出)

  虽然区分蝴蝶和飞蛾的幼虫不容易,但我们知道,最招人讨厌的毛毛虫一定是蛾类的幼虫—它们有令人不寒而栗的毒毛。尽管蛾类的幼虫并非都有毒,但有毒的毛毛虫几乎都是蛾类的幼虫。例如,枯叶蛾的幼虫满身厚毛,有的种类颜色艳丽醒目,有的则灰暗如树皮。松毛虫就是一种枯叶蛾的幼虫。它全身布满长长短短的白色、黑色或棕色的毒毛,在背脊上更是成簇排列。如果不小心被松毛虫的毒毛蛰着,皮肤会瘙痒红肿、疼痛难忍,甚至能引发炎症。此外,刺蛾科的幼虫如活辣子、洋辣子、刺毛虫等,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有毒毛毛虫,其身体上密布刺和毒毛,因此得名刺蛾。
  毛毛虫的“毛”是体壁突起衍生物,有很多种,最普通的是刚毛。与毒腺细胞相连的刚毛就是给我们造成困扰的一种毒毛。毛毛虫肥嫩多肉,是许多鸟类和爬行类垂涎的美食,但它们既不能飞,也跑不快,所幸大自然赐予了它们防身的毒毛,使它们能利用这些毒毛来伪装自己或者警示天敌。
  有人觉得凤蝶幼虫可爱而迷人。它们个头硕大,圆滚滚、肉呼呼的。虽然没有松毛虫和洋辣子那样的毒毛保护自己,但它们有独特的秘密武器—臭丫腺。这种臭丫腺平时收缩在头部里面,外表上根本看不出来。当遇到惊吓、感到危险的时候,幼虫将体液充入臭丫腺,其头部就会像变魔术一样伸出橘红色或柠檬黄的“丫”形臭腺,制造毒蛇吐信的效果,以迷惑、威胁天敌,同时,还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警告天敌,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最有名的毛毛虫当属“蚕宝宝”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有一件汉代的稀世文物名叫鎏金铜蚕。它跟真实的蚕宝宝一样大,体长仅5.6厘米,但其昂首吐丝的样子生动逼真、惹人爱怜、令人叫绝。事实上,3000多年以前,中国人就开始栽桑养蚕,以收获蚕茧、制取丝绸。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荀子著有《蚕赋》,这可以说是我国古人对蚕桑生产技术科学认知的里程碑。在《蚕赋》中,荀子盛赞蚕“屡化如神,功被天下,为万世文。礼乐以成,贵贱以分,养老长幼,待之而后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蚕被赋予了孕育、财富等美好意蕴。到汉代,中国养蚕缫丝业达到了高峰。
  提起蚕,人们还常常会想起一句妇孺皆知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幼蚕饱食桑叶,蜕皮四次,成为熟蚕后,就吐丝结茧—用一根长达2千米左右的丝,编织出一个鸡蛋形的优美蚕茧—并安卧其中。李商隐是诗人而不是昆虫学家,他不知道,桑蚕把丝吐尽之时,其实并没有死去,仅仅是走完了生命中的幼虫阶段,“作茧自缚”变成了蚕蛹而已,最后终将“破茧而出”,羽化成蚕蛾。

破茧蝶蛾三法辨


  虽然蝶和蛾的成虫有许多共同点,如虹吸式口器、3对分节的足、2对膜质的翅、身体和翅上都密布着鳞片,但是,区分蝶和蛾的成虫要比区分它们的幼虫容易得多。
  蛾和蝶在外形上的区别,首先是鳞片和绒毛组成的斑纹不同。每种蛾、蝶都有自己独特的斑纹,不过,多数蝴蝶比飞蛾的色泽更加亮丽,且翅和躯干表面的绒毛也少得多。其次是体型的差别,通常蛾类腹部粗短肥硕,而蝶类则身材苗条。蝴蝶和飞蛾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在触角:蝶类是棒状触角,触角基部各节细长如杆,端部数节逐渐膨大,整个形状像一根棒球杆;而蛾类的触角形式多样,以羽状为多,还有丝状、栉齿状等,如蚕蛾、凤蛾、桑毒蛾都是羽状触角。
  从生活习性来看,蝶类只有白天才会忙碌不停。“拂绿穿红丽日长,一生心事住春光。”读到徐夤的这句诗,你一定知道,他吟咏的是蝴蝶而不是飞蛾。“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张祜和李贺的这些诗句生动地说明蛾类更喜欢夜间活动。唐末著名诗僧齐己在一首以《灯》为题的诗中写道:“幽光耿耿草堂空,窗隔飞蛾恨不通。”可见,黑夜飞行的蛾类有明显的趋光性,而且经常将灯光及火光误以为月光并向其飞去,这就是“飞蛾扑火”。
  飞蛾扑火并非因为对光明的盲目热情,而是由于它们在夜晚要靠月光和星光来导航。因为天体距离遥远,射来的光线都是平行光,飞蛾只要与光线的照射方向成固定夹角飞行,就可以飞成直线,以最短路线飞到目的地,从而节省能量。但是,有了灯火之后,灯火发出的光线不是平行的而是发散的,飞蛾却依然遵循本能沿着光线的同一角度飞行,结果其飞行路线就变成了一条“黄金螺旋线”,最终就发生了“飞蛾扑火”的悲剧。
  少数在白天飞行的蛾类也许能避免这样的悲剧。例如,以美貌闻名遐迩的日落蛾,就是一種白天飞行的蛾子。由于日落蛾翅膀上的色彩和图案艳丽程度不亚于蝴蝶,而且喜欢在白天活动,所以,德鲁·德鲁里在1773年误将其视作蝶类,并将其划归凤蝶属。此外,长喙天蛾也和蝴蝶一样白天活动,且有一些与蝴蝶相似的特征,所以也叫蜂鸟蝶蛾。
  春天,到处生机盎然,落英缤纷,蝴蝶狂舞,鲜嫩的桑叶上孵化出了许多蚁蚕(幼蚕)。黑褐色的蚁蚕摄食桑叶迅速生长发育成为青白色的蚕。南宋词人辛弃疾在《临江仙·即席和韩南涧韵》中写出“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时,不知道潜意识里是否把蝴蝶与蚕联系在一起了。然而,我们现在知道,蝴蝶和蚕虽然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它们还真是实实在在的近亲。
其他文献
韩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经过几千年的洗涤与发展,已成为一个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有机结合的国家。济州岛则是在韩国乃至全世界都颇有名气的旅游目的地。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海水,漫长的海岸线,海天之间隐隐可见的层层山脉……济州岛无处不洋溢着浪漫情调。美丽的济州岛  济州岛位于朝鲜半岛西南海域的济州道,(“道”相当于中国的“省”),是韩国第一大岛,呈椭圆形,东西长73千米,南北宽41千米,海岸线长256千米。
1860年5月21日—心电图装置发明者埃因托芬诞生  1860年5月21日,荷兰医生、生理学家威廉·埃因托芬诞生,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1885年,埃因托芬获得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的医学学位,一年后,他成为莱顿大学的教授。后来,埃因托芬发明了全世界最早的心电图测试装置。因为这个拯救无数人生命的发明,埃因托芬获得了192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786年,意大利医生加尔瓦尼通过著名的青蛙实验发现,
中国培育出世界首例神经疾病基因敲入猪  继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之后,中国科学家又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亨廷顿舞蹈病基因敲入猪,精准地模拟出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亨廷顿舞蹈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是当今社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这些疾病随着年龄渐长而产生和发展,而且可以遗传。由于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药物筛选,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亨
碘虽然属于非金属元素,但却闪耀着金属般的光芒;它虽然是固态物质,但却又很容易升华……碘的这些特殊性使其具有多种用途。  人体必需的“智慧元素”  碘元素是由法国化学家库尔特瓦发现的,后来由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将其命名为“碘”。碘的希腊文原意为“紫色”,正好与其特征的颜色相吻合。碘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是比较少的,而且分布很不均匀,主要存在于海水、碘矿、地下卤水和油田卤水中,某些海藻可以从周围环境中富集大
中国人对瓜子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看电视时打发时间、聊天时随手抓一把,哪里都能看到瓜子的“身影”,可谓“国民第一零食”。  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喜欢嗑瓜子。在很多国家,人们认为瓜子是鸟类吃的,不是人的食物;在一些国家的超市可以看见剥好的瓜子作为休闲食品,但看不见带壳瓜子。  中国人何时开始嗑瓜子?  中国人喜欢瓜子,可能一开始是由于节俭,后来才深入到饮食文化层面。北宋初年成书的《太平寰宇记》在历史上第一
帕金森病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大脑疾病,但美国的一项动物研究显示,这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可能与肠道里的微生物有关。这一发现可能带来全新的帕金森病治疗策略。研究人员先培育出了两组过多生成α-突触核蛋白的实验鼠,这种蛋白被认为是帕金森病的“罪魁祸首”之一。两组实验鼠的唯一区别是一组拥有完整的肠道菌群,另一组则无菌。结果发现,无菌实验鼠不仅没有表现出帕金森病症状,而且在跑步、爬杆等运动机能测试中的表现要好得
恐龙那么重,为何没压破自己的蛋  恐龙那么重,它坐在蛋上孵化时,是怎么保证不把蛋压破的?这是因为恐龙对蛋进行了特殊摆放。研究人员研究了鸟类老祖宗的近亲―窃蛋龙的巢化石。所研究的巢化石中包含一只成年窃蛋龙,可以看出它是在孵蛋时和蛋一起被埋葬的。标本中的窃蛋龙体重约为100千克,某些大型窃蛋龙可以重达300千克。在最大的窃蛋龙巢标本中,最大的蛋直径有40厘米。到底这些窃蛋龙是像今天的鳄鱼一样把蛋埋在土
“红毯迎宾”的由来  铺红地毯是正式场合欢迎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贵宾所常见的一种高规格礼遇。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的著名剧作《阿伽门农》中首先出现了红毯迎宾的描述:英雄阿伽门农从特洛伊凯旋归来,他的妻子为欢迎他而铺下了红毯。在文艺复兴艺术作品中,诸神、圣人和王室成员通常出现在红毯上。学者指出,红色一直与皇室贵胄有密切关系,而且过去猩红色颜料制作最困难、成本最高。1821年,时任美国总
古代夜市哪个朝代最流行  夜市是都市人的休闲领地,新鲜有趣,考证起来,它也拥有悠长历史。我们或许会这么想,唐代夜市是不是最兴盛的?其实不然,虽然唐代文化发达,但那时有严格的夜禁制。大唐长安的坊和市,每逢夕阳西下,便各自封闭。唯有上元夜(元宵节)前后,才会放松限制,但夜市的规模并不大。宋朝,才是夜市最流行的时代。随着宋朝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坊市界限被废除,宵禁也没那么严格,商人的营业时间更加
2006年7月1日,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当天上午,通车庆祝大會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同时隆重举行,11时许,“世界屋脊”上响起了第一声火车长鸣,两对列车相继从拉萨和格尔木启动对开,这标志着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青藏高原没有铁路的历史。  青藏铁路自青海西宁开始,经过格尔木、那曲等地,穿越青藏高原,终点为拉萨,全长1956千米。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