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间质干细胞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gomq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干预后的骨关节炎(OA)兔的白细胞介素(IL)-6、-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13等炎症因子的水平及关节炎影像学及形态学观察,探讨UC-MSCs治疗OA的机制。 

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2只,分为3组(n=4只),对照组、OA模型组、UC-MSCs干预组。3周后给予干预组关节腔内注射UC-MSCs,治疗2、4周后抽取兔血清分别送检IL-6、-8,MMP-3、-13,治疗后4周观察关节影像学改变及病理学改变。 

结果

模型组兔血清IL-6、IL-8、MMP-3、MMP-13水平〔(44.7±14.5)μg/L、(7.6±2.5) μg/L、(16.5±4.3) μg/L、(4.50±1.20)μg/L〕、干预组〔(43.9±15.2) μg/L、(9.8±2.9) μg/L、(18.3±4.9) μg/L、(4.80±1.80) μg/L〕较对照组〔(20.8±11.18) μg/L、(1.2±0.6) μg/L、(2.8±0.9) μg/L、(0.02±0.02) μg/L〕明显升高(均P<0.05)。干预组治疗4周后IL-6、IL-8、MMP-3、MMP-13水平〔(23.8±11.4) μg/L、(2.4±1.3) μg/L、(10.5±3.4) μg/L、(0.50±0.20) μg/L〕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磁共振检查显示,OA干预组治疗4周后磁共振显示软骨面毛糙、软骨下骨及滑膜增厚、关节积液均较治疗前改善。病理学观察显示治疗后干预组较模型组软骨及滑膜炎性细胞浸润减轻。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IL-6、MMP-1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较模型组IL-6、MMP-13表达表达下降(均P<0.05)。 

结论

OA病程中存在软骨、滑膜等组织炎症反应改变,炎症因子参与OA形成及进展;UC-MSCs对OA的软骨及滑膜具有保护作用,其与抑制炎症反应相关,为OA的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4种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缺失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85例临床标本中MLH1,PMS2,MSH2和MSH64种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缺失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85例临床标本中,错配修复蛋白在76例结直肠癌标本中阳性表达率为89.4%,在9例结直肠癌标本中表达缺失,表
目的分析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焦虑障碍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22例阿尔茨海默病合并抑郁焦虑障碍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劳拉西泮组(61例)和枸橼酸坦度螺酮组(61例),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均采取痴呆行为量表(BEHAVE-AD)、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老年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7年6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VIP)和万方数据库(WFSD)公开发表的以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老年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研究,根据事先预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文献,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
肌少症是增龄性骨骼肌量减少,力量、功能的降低为主要特征的退行性疾病,肌少症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缺乏锻炼、神经肌肉功能衰退、营养不良等,肌少症与肌肉干细胞(又叫卫星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下降有关,肌肉干细胞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免疫特权行为、抗氧化能力和减少炎性反应的能力从而促进骨骼肌再生。卫星细胞增殖、分化、自我更新的机制尚不明确,但卫星细胞数量和活化程度均与肌少症相关,卫星细胞与多种增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尿酸与颈动脉斑块积分的相关性。 方法前瞻性连续选取慢性老年CKD非透析住院患者77例,采集相关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完成颈动脉超声检查,计算颈动脉斑块总积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积分独立相关因素。 结果(1)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组较对照组颈动脉斑块总积分高(P=0.035、0.014、0.041)。(2)颈动脉斑块总积分与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老年KOA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28例。药物治疗组患者接受中药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药物离子导入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定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应用Beers标准及药物适宜性指数(MAI)对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进行评估及干预,探讨通过全程药事指导提高用药安全性、合理性的可行性。 方法本组191例老年共病患者。入组时,依据Beers标准及MAI进行评估,然后由临床药师和老年病科医师根据有效性、安全性、适用性的原则共同制定新的药物治疗方案,患者病情好转出院,以后每月到老年综合评估门诊随诊,6个月后再次评估,取得研究数据。 结果干预前后比较
目的评估丁苯酞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失去溶栓治疗机会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纤溶酶,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联合纤溶酶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的峰流速、平均流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不
肌少症是一种与增龄有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肌力)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的综合征。动脉硬化作为动脉病变的早期表现,其与肌少症的关系目前尚未受到足够重视。对高危人群及时进行肌少症、动脉硬化的筛查,给予必要的运动处方、营养饮食策略调整、调脂治疗,或可控制或延缓肌少症、动脉硬化的病情进展,从而改善预后。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的水平及短期变化与老年急性失代偿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1年内预后的关系。 方法入选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心血管病房住院的138例急HFpEF患者(年龄≥65岁),记录基本情况、合并疾病、用药情况,检测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检测并记录入院当日及住院7 d时的血浆NT-proBNP水平,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