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学在残疾人体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来源 :体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e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心理技能训练、心境状态、焦虑、心理健康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外运动心理学在残疾人体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残疾人体育;综述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4-0119-06
  
  作为2008年奥运会中国体育和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体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残疾人运动竞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参与程度的进一步拓展,还将依赖以体育科技和教育的发展进步为智力支持体系而提供的知识服务。有学者呼吁应运用运动心理学已有的知识来促进残疾人运动,发展残疾人运动心理学理论,为残疾人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加优异的运动成绩提供心理知识服务。有研究表明体育有利于残疾人增强适应力,防止或降低抑郁,增加自信心,减少隐居式生活(life style in hiding),获得乐趣等。在对我国残疾人运动员的现状调查中,有90.6%的残疾人运动员认为体育活动和锻炼使他们对自己的身体能力知觉有比较大的提高;93.1%的人认为体育活动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变化;93.4%的人认为活动后与活动前相比,自信心有所提高。因此,体育运动不论作为一种业余的锻炼方式,还是一种专门从事的职业,对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本研究就国际运动心理学中以残疾人运动员和特奥运动员为对象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残障运动员心理的研究提供导向。
  残疾人体育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可以概括为:个体在生理、肢体等方面有功能障碍,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身体机能的体育活动。残疾人竞技体育以挖掘残疾人体能潜力,表现其特殊体育才华,创造优异成绩为国争光为目的;通过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来实现平等、参与与共享的社会目标。目前,在国内和国际的残疾人体育比赛中,所包括的残疾类型为失明、脑瘫、截肢及其他肢体残疾以及失聪。智障人士虽然也属于残疾人,但在体育比赛中,有专门为智障人士举办的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根据规定,特奥运动员的年龄在8岁以上,智商(IQ)在70以下的,不分男女老幼。因此,本研究也以此为基准,在研究内容上分为残疾人运动员(athletes with disabilities)和特奥(ntellectual disabilities)运动员两部分。
  
  1 对残疾人运动员的研究
  
  1.1 心理技能训练的研究
  为数不多的研究资料表明,心理技能训练对残疾人运动员来说同样适用并有帮助。Page等在2001年采用“寻求运动心理学咨询态度量表”fAttitude TowardSeeking Sport Psychology Consultation QuestionnaireATSSPCQ)对53名轮椅篮球运动员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一些运动员接受使用运动心理学咨询来提高运动成绩,并认识到需要运动心理学的咨询来帮助减轻压力。
  目前国内尚未形成残疾人运动员的心理研究和服务体系,特别是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心理技能的训练还很欠缺;而国外对残疾人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已经逐步成熟,并开始形成体系。Hanraha总结了7点对残疾人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心得,即唤醒控制(包括腹式呼吸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目标设置(对没有阅读和书写能力的运动员将目标录制在磁带中比书面方式更有效果)、注意力集中训练(强调应着重针对项目特点而不是残疾类型进行注意力的训练)、身体觉知、表象训练(同样适用于盲人运动员)、自信心(对健全人运动员的提升自信心的方法如目标设置、表象、思维阻断(thought-stopping)等同样适用于残疾人运动员)、赛前准备(残疾人运动员而言,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熟悉赛场环境)。
  另外,Martin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把有助于提高比赛成绩的心理技能训练(psychological skill training,PST)分为三类,即①基础技能,包括提升自我觉知、自尊和自我决定;②心理技能和方法,包括应对独特挑战(如轮椅运动员对不平坦的路面)、目标设置、表象、自我谈话(达到适度唤醒和清晰的自我表象)及设置比赛计划;③其他,包括伤痛和疾病、有效率的训练和比赛后的情况。可见运动心理学家在目标设置、表象、身体觉知和赛前准备等方面的重要性达到了共识。
  在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上,残疾人和健全人运动员虽在很多方面存在相似性,但运动心理学家应该对残疾人运动员所具有的独特信息进行关注,如心理、社会因素,同残疾和残疾体育相联系的生理因素以及每个个体的独特性。以往研究已经开始注意到要结合残疾人运动员的实际需要来开展心理技能训练,并考虑到训练方法,应根据残疾人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修改,从而提高残疾人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运动中体验到的快乐感。这是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但目前研究数量尚少。
  
  1.2心境状态的研究
  情绪研究在残疾人运动员心理研究中占很大一部分。其中“心境状态剖面图”(POMS)是一种研究情绪状态以及情绪与运动效能之间的良好工具。Henschen,Roswal和Horvatt。让人选和未入选美国国家轮椅篮球队的所有队员填写了POMS量表,结果表明入选队员的紧张和愤怒显著低于未入选的队员;研究人员还对入选的男子轮椅运动员在重大比赛前后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男运动员在赛中和赛后表现出稳定的情绪状态,并且在赛后未出现疲劳感增加。Richard。对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心境状态剖面图进行的研究表明,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表现出的心境状态剖面图和那些优秀的身体健全的运动员的剖面图极为相似。Paulsen等对正常大学生和轮椅篮球运动员的POMS比较研究发现,残疾人运动员在5个维度上好于正常大学生。可见无论残疾与否,优秀运动员在情绪特征上都拥有共同的表现。
  然而,类似的研究也有不一致的结果,如Mastro,Canabal和French的研究发现视力残疾的男运动员同视力健全的优秀运动员有相似的心境状态剖面;但视力残疾的女运动员与健全的女运动员相比除精力感外,其他5个维度如紧张、抑郁、愤怒、疲劳和慌乱则均处于平均水平以下。这可能与女性运动员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等有关。此外性别、运动等级等因素都是影响研究结果的原因,为此要特别注意研究中的调节变量。
  POMS在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同时也存在如表面效度偏高的问题:在一个团体中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并不意味着在另一个团体中也同样可信和有效。因此在对残疾人运动员进行量表施测的同时,应先进行预测来检验POMS在该特殊群体中的信效度。
  
  1.3焦虑的研究
  焦虑是竞技运动中最普遍的一种情绪体验。它既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可以产生消极作用,不适当的 焦虑水平必定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房蕊对87名中国残疾人自行车运动员的调查显示,残疾人自行车运动员的特质焦虑总体水平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参训时间和特质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作者认为:前者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体育运动。大量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具有减轻焦虑的效果。此外,从对各代表队领队、教练员的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中获知,大部分残疾人运动员是赛前临时招募,集中培训2-6个月左右参赛的。就残疾人体育运动现状而言,我国绝大多数残疾人体育运动队属于业余体育运动队。或许正是这种有规律、有组织的业余体育运动有效降低了此次研究被试者的特质焦虑水平;后者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即按照沙赫特提出的情绪三因素学说,特质焦虑应受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的影响。运动员如果不能及时从训练和比赛应激中恢复厌烦情绪或躯体上的精疲力竭,那么这些负面刺激因素不断重复、积累,就会导致焦虑的升高,从而出现参训时间越长,特质焦虑越高的现象;另一方面,马腾斯(Martens)认为,竞赛焦虑的产生是源于个体对较高环境要求和他们较低的应对能力间不一致的认知。因此随着训练比赛时间的增多,残疾人运动员对客观环境及自身的认识趋于客观合理,对自己应对外界要求的能力认知评价逐渐降低,乃至面对多次的失败打击又重新产生“无用感”,致使参训时间越长,特质焦虑越高。漆昌柱等用“特质焦虑测验”(TAI)和“竞赛状态焦虑测验”(CSAI-2)对73名残疾运动员施测后发现,残疾人运动员的特质焦虑具有性别差异,但不存在残疾类别差异和残疾类别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残疾人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不存在残疾类别差异,也没有性别差异和残疾类别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但作者没有说明这些结果的具体原因。另外,Mastro,Frenche,Henschen和Horvatt的报告指出,对视力健全的运动员进行笔试的《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同样适用于对视力残疾运动员采用口语测试,结果表明优秀男子视力残疾运动员和优秀男子视力健全运动员的状态一特质焦虑水平相近似。但一项类似的研究却得到了不同结果,即视力残疾男高尔夫运动员同视力健全的大学生运动员相比有较高的状态一特质焦虑,需要指出的是,该研究中只有6名盲人运动员被测试,因此其结果的外部效度有待进一步验证。此外,运动等级也可能是影响该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
  房蕊等的研究表明,残疾人运动员通过体育锻炼会降低特质焦虑的水平,参训时间和特质焦虑存在显著相关。但特质焦虑是一种人格特质,即一个人无论在何种情境中都预先具有一种以特殊的焦虑方式和焦虑反应程度来看待事物的倾向,从而显示出多种情境中焦虑反应的一致性。尽管有研究认为消极条件反射的不断重复导致最终形成焦虑症,即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和解释会使运动员产生状态焦虑,这种过程的不断重复,会导致特质焦虑的形成,而特质焦虑作为行为反应的固定模式,又会反过来影响运动员在特定情境下的状态焦虑。但仅以参训时间和特质焦虑相关显著,而认为自行车训练改变残疾人运动员特质焦虑的假设,可能过于大胆。因此对残疾人运动员特质焦虑的变化趋势还应该在扩大样本范围和引入其他变量如最好成绩、运动等级和认知方式等的基础上重新作出判断。此外,对视力残疾优秀男子运动员和视力健全优秀男子运动员的状态一特质焦虑水平的研究,还存在相悖的结论。因此应继续深入研究,控制运动等级等调节变量,以期得到更有检验力的研究结果。
  
  1.4心理健康的研究
  普遍而言,残疾人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自卑感、孤独感、焦虑和抑郁等。因此,残疾人不仅需要身体的康复,更需要心理的康复。傅振磊对119名坐式排球运动员的研究表明,坐式排球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普通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创造了一个契机,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另有一项研究选择6名优秀残运会选手和57名该项目爱好者,经1年羽毛球培训和练习后,对前后2次测试的各项指标比较发现,抑郁症状由88%降至55.9%,且差异显著;其他如体重、肺活量、握力等都有显著改善。金帆等人对辽宁省部分残疾人运动员的运动竞赛焦虑、抱负水平、责任感和应对困境的能力进行的调查表明,通过多年的训练和比赛,状态焦虑、自信心、责任感和应对困境能力均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残疾人运动员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了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弥补了残疾人运动员某些机能和形体上的缺陷。这一研究对增强残疾人的生活信心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
  自尊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理健康的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残疾人而言,体育运动的最大价值在于通过开发个人潜能来融入社会、促进健康以及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来加强自尊。而自尊是残疾人运动员生活质量的保障。很多研究表明参与体育运动有助于提高残疾人的自尊。房蕊对残疾人自行车运动员的自尊调查表明,我国残疾人自行车运动员的自尊水平总体偏高;性别特征、残疾类别特征及其交互作用对自尊无显著性影响。这可能因为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完善和锤炼自己,在体育中获得的收获“补偿”了其他方面的缺失,因而整体自尊同普通人并无显著差异。另外,与残疾人运动员密切相关的是身体自尊。身体自尊指的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它作为整体自尊的一个具体领域,包括两个等级:一般的身体自我价值感和具体的有关身体各方面的满意感。李红认为,身体缺陷会影响残疾人身体自尊的发展,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残疾人的身体自尊水平,但运动水平的提高并不能大幅度地提高其身体自尊的水平;另外身体自尊同自信心有极为显著的相关。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个体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的健康与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个体良好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长期生活在紧张的训练和比赛中,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经常处于情绪紧张和心理冲突中。此外,运动竞赛本身所具有的紧张性、激烈性和应激性等特点,也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保证运动水平的正常发挥。有研究指出,运动员是身心疾病的高发人群。同时,残疾人有自己所特有的个性心理特征,且由于残疾的类别、时间和程度不同,他们的心理特征也不同。因此残疾人运动员的这种特殊性使我们更应该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关注。
  
  1.5关于研究方法
  残疾人运动员进行心理测量,同样面临测量工具的等值性问题。移植和借鉴已有的国外量表,需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测量工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是否具有等值性,二是被试样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是否具有等值性。测量工具和被试样本的等值性或许是应用相同的量表却得出不同结果的原因。为此,本研究认为应该更多地进行本土化量具的研发,根据中国残疾
其他文献
和学生一起成长    “曾经有一份卷子摆在我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直到成绩出来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天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说:好好学习……”这是一位学生的考试总结。当时我还说挺风趣,后来才知道是套用《大话西游》里的台词。7456 1转念一想,这也不足为怪,就像我们当年,谁不知道“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地瓜地瓜,我是土豆”啊!小儿科,不足上心!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引起了我的思考。  在一次公开课上
【摘 要】在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任何一家新闻媒体要想获得独家新闻,显得日益困难。地市级党报处在三级党报的最基层,新闻源天生就比较缺乏。但独辟蹊径,发表独具慧眼、思想新锐、个性鲜明的小言论却成为可能。本文结合地市级党报实际情况对打造短评栏目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个性化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短评 地市级报纸 品牌  言论对报纸而言,一直有旗帜、灵魂等许多提法。在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初中课本告诉我们,晕车与前庭和半规管有关。两者都位于内耳,是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感受器,如果过度敏感,其主人可能就要承受晕车、晕船之苦。但这类极简的介绍显然欠缺深度,它能出现于中学课本也并非因为其原理早已被揭示,恰恰相反,晕车的生物学机制一直困扰着科学界。  科学界将晕车、晕船以及晕机等症状统称为晕动症。所谓的“晕”,指的是恶心想吐的感觉。交通工具的摇摆、颠簸、旋转和加速运动都可能引起晕动症,不
当创业的梦想  不断遭遇挫折、寒冷  多年的打拼  收获了累累的伤痕  我如何不怅惘  辗转思量,苦涩苦闷  然而青山依旧在  壮气和豪情犹存胸怀  风雨苍茫的路上  我默默围护那信念的灯  沉重的壓力之下  我咬紧牙关坚忍  ——竭尽全力支撑  什么也不能让我退缩  什么也不能让我消沉  什么也阻挡不了我发奋  一天天,一步步  走向人生的凯旋门
我今年60岁,前不久突然感到右侧胸痛,不敢深呼吸。几天后疼痛减轻,但感到胸闷、憋气。我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有少量胸腔积液。请问,少量胸腔积液能自行吸收吗?  安徽蒙城 李建军  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一个潜在腔隙。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有3~15毫升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并非固定不变。各种因素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增多或吸收减少,即可产生胸腔积液。  胸膜腔出现少量积液,要寻找
【摘 要】随着现代传媒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党报作为权威主流媒体,必须因势而谋、顺势而为,牢牢掌握舆论工作主动权和主导权。本文以淮北日报社深化“走转改”的探索为例,深入阐述并充分说明了深化“走转改”是党报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不仅为党报发展注入了活力,还为推动城市转型、建设精致淮北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关键词】基层 走转改 深入发展  地方党报党刊作为党的喉舌,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
一个挑战虎妈蔡美儿的现场讨论:为什么得A的学生成为学者,而得C的学生成了亿    英国诗人菲利浦·拉金对孩童教养以及对长期遭到心理影响的受害者有精辟的见解,他也许会对虎妈说一两句话:“你的父母,尽管他们不想把你搞得一团糟,但他们终究做到了。”  我们只能试想他会如何来评论“蔡美儿现象”。蔡美儿,耶鲁大学法学教授,曾经仅是个口齿伶俐的“全球化问题专论评论员”。但现在,她耸人听闻的新书使她成了全世界又
【摘 要】近年来,全国范围内重大灾难性事件连续发生,如“5·12”汶川大地震,“4·20”芦山地震,这些事件引发的关注已经不限于局部,而是得到了全国范围的重视。如何应对,怎么应对,这给所有地方卫视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本文试图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回顾与总结,以便探寻出地方卫视参与异地重大灾难报道的思路与对策,其中,有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也有一些不足和教训,以期引起新闻从业者的重视。  【关键词】地方卫视
【摘 要】舆论监督是媒体的重要职能之一。本文以凤阳广播电视台《效能凤阳》栏目为例,探讨了开展舆论监督过程中,需要秉持的原则和宗旨:关注群众生活、机关作风及效能,相关的报道做到有力度、讲适度且必须有利于促进工作。  【关键词】舆论监督 《效能凤阳》 适度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重要职能之一。《效能凤阳》自2011年开办以来,每周一档(期),在开展舆论监督过程中,始终秉持这样一个原则和宗旨,那就是:关注群
中国汽车企业要进军全球市场,它们首先必须学会通过有效投资和创造价值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两年的汽车市场异常热闹,一是随着豪华车品牌的蜂拥而入,中高端汽车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另一方面,国内自主品牌开始走上竞争舞台,其市场表现也令人鼓舞。    来自高端的挑战    在豪华车方面,包括奔驰、宝马、奥迪在内的几大品牌都已开始本地化量产,沃尔沃S40也与去年年中正式宣布国产,越来越多入门级豪车落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