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阈下行业特色地方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b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是当今时代和社会的普遍需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对于行业特色院校,由于其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特色,尤其重视符合行业需求的多層次创新性人才培养,但其同时作为地方高校,得到的资源和政策扶助有限,限制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和规模。为此,本文以上海电力学院能机学院为例,阐述了行业特色院校面临的转型压力,同时依据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创新性的构建原则,给出了联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期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关键词] 协同创新;行业特色;地方院校;创新性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3-0030-03
  自1993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行业特色型院校出现了三股分流,包括划归教育部主管、行业部委管理和所在地政府主管,其中划归地方政府主管的比例高达43.3%。但由于在全国1055所非211地方本科院校中所占比例较低,在失去原有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后,也很难得到当地政府足够的重视和政策倾斜,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每一步改革都举步维艰。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强调指出“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深水区”,新常态下相关行业部门对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已经从改革开放时期的全面教育、理论型人才需求逐渐变成了更加明确实用的专业化、创新应用型人才需求,相对应的教育目标也从开始的理论型培养逐渐转变为创新应用型培养。结合政策要求和时代背景改变,高校作为培养和创造高等人才的重要阵地,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转变。
  上海电力学院是一所电力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始终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的办学方针,坚持面向电力生产和现代化经济建设第一线,已经为国家、电力行业培养了3万多名专业技术人才,分布在全国各地发电、输配电和电力管理企业。本文以面向发电行业的能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阐述了我院以协同创新为契机,结合所在地理位置、产业环境和学科发展情况,通过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高校的合作,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一 协同创新的内涵及其与行业特色地方院校的结合点
  协同创新源于学者哈肯提出的协同论应用至企业产品研发和组织内部人员优化方面。随后随着企业组织管理的日益复杂,企业面临的竞争态势也已经由“零和博弈”向资源互赖、“双赢——多赢”演变,传统金字塔形组织框架和职能型组织运作机制已经成为禁锢企业快速反应的智障,协同创新已经突破企业边界向跨资源整合的多边协作体系演变。
  高校协同创新是以面向科技前沿和社会发展前沿需求为导向,集结“政产学研用”多方创新主体,围绕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产业发展中的普适性问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以及文化传承中的创新议题,开展深度合作。与其他行业相比,高校领域中的协同创新具有注重集成、突出包容、强调运用的突出特点。
  新形势下,由于以往将服务部门行业需要为主要目标,忽略长期发展目标制定和学科点建设深度,导致当前行业特色地方院校普遍面临以下困境:
  一是与原有主管部门的行政隶属关系消失后,原本最稳定的资金链条发生断裂,与本行业的联系变得松散,与现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渠道和机制相比之前有所弱化,得到的政策、项目和经费扶植呈逐年下滑趋势,远低于本地区高水平大学;二是管理部门具有管理企业、行业的丰富经验,但大多对高等教育的理论、办学规律不熟悉,因此造成在管理行业院校时容易出现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院校的发展;三是高等教育日趋激烈的同质化竞争,逼迫学校往综合性大学发展以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导致专业特色有所削弱,发展后劲不足,这让地方行业高校面临未来发展方向的抉择之痛;四是培养的人才规格比较单一,适应面较窄,很难适应当今经济体制结构调整的变化,失去原垄断行业的保护伞,优势特色专业招生规模所占比例大幅度下降,大量非行业特色院校毕业生涌入本行业领域就业,就业优势逐渐消失;五是受限区域位置影响,部分院校存在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的问题,而来自于其他地区的校企联合技术攻关项目有很大部分明确注明由985、211高校承接,作为“夹芯板”的这类高校获得的产学研项目资源严重受限。这些都成为摆在地方行业院校面前极其现实的问题。作为协同创新主体的高校,应当正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借助协同创新的契机,重新构建与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及其他高校的关系,以“众包”思想深化合作与反馈机制,将高校的行业特色、所在区位优势和当地政府引导政策、行业内众企业以及兄弟院校、科研机构紧密结合,构造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跟踪
  上海电力学院有着鲜明的电力特色,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主要培养面向发电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每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电力行业就业率在60%以上,整体就业率在95%以上,本文即以该学院学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为例。
  协同创新采用政产学研的联合机制,分别代表着政府部门、企业集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4个方面,各要素间必须理清协同创新过程中各自的职责。其中,政府部门属于宏观层面;企业集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受宏观层面的政府部门领导,需要满足中观层面目标用户的需求,从事具体的活动,属于微观层面。在高校协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处理好顶层协同设计与基层协作意愿,领军人员与协同研究团队,组织形式协同与功能协同,短期效应与长效机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如图1所示。
  作为本套培养体系的核心和主体,创新人才被定义为兼具创新情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知行合一,能力和德行合一的人才代表。创新情商是指创造力知识结构组成中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总和,具体体现在以意志力、自信力、主动性和乐观性为精神内核,能够把握专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具备解决重大关键问题的心理素质准备和知识技能储备;实践创新能力涵盖学习与认知能力、实践创新品质支撑下包括认识实践、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问题发现与解决技能、再学习技能、沟通表达技能和动手实践技能等综合实力。以上两个要素中,创新情商是内核,实践创新能力是表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此外,作为协同创新的四个对象,需要提高整合维度和互动强度,以服务和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情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共同目标,在高校“五项建设”、政府“三举措”、企业“四位一体制”和科研院所“三项制度”的配备下,完善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质量跟踪体系,建立起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架构,以下具体介绍各个要素的内涵。   1 构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机制
  政府主导协同创新项目布置、章程管理、监督及问责机制构建,从最高层面引导协同创新体系有效运转,构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机制。政府应负责成立创新专项基金,为整个协同创新体系的持续运转提供资金保障,同时成立创新政策指导部门,指导和规范专项基金的使用及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协同创新合作方式,确保惠及各方各利益面并保证不发生冲突,消除各种障碍,平抑协同创新主体高校在跨领域、跨界资源整合中的摩擦和运作成本。同时需要统筹高校、企业等众要素集中资源高效稳定地开展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作为本套体系中宏观调控的“有形的手”,促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政府部门可参考美国匹兹堡市的发展模式,利用高校作为技术支撑和智力资源,发展具有行业特色和强势学科的高校。能源是各行各业发展的源动力,面对新形势下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的大趋势,同时为对接国家战略、面向科技前沿和社会发展、企业发展的重大前沿需求,我院新增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相关课程,重点培养海上风电、光伏发电、海洋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行业人才,在原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吸收和引进了一批来自发电企业一线的高层次人才。政府的引导起到了指南针的作用,学院与政府在行业发展思路上形成了默契。此外,近年来我院向部分政府政策制定部门(如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输送了相关人才,这有利于学校争取政策的支持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稳定,一定程度上稳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机制。政府部门的强力支持是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任何要素在任何阶段均不可忽视这股支持力量。
  2 加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服务机制
  企业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实体,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内驱力是从创新中获利。人才是最好的红利,优秀人才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关乎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制高点,深刻影响其未来能走多远。协同创新培养出来的创新人才,服务于区域企业和行业企业两个受众,解决企业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促进企业知识产权体系的构建,同时企业也成为人才培养体系的最后检验者和试金石。
  为加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服务机制,我院建立了企业导师制度,目前已有28名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培养,同时派出10余名教师进行市教委产学研践习计划和学校电力特色培养计划(双师计划),让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深入企业,从企业层面了解企业需求,并建立需求汇报制度,定期汇总企业需求,以此为方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订单式培养过程中,与中广核形成了“3+X”核电人才联培项目,为核电企业稳定输送满足企业技能要求和知识储备的高素质核电专业人才。此外,拥有上海外高桥第三电厂、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锅炉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力建设修造厂等一批实践基地。这些实践基地和在此基础上搭建的工程实践模式为电力行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校服务区域和服务行业的能力。
  3 创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
  协同创新包含整体协同与多元协同两个概念。整体协同是指单位内协同,也就是加强分散于单位内不同学科、不同部门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单位内部科研创新要素协同,集中力量开展联合攻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形成集成优势。多元协同是指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以解决问题为根本,加强单位之间、单位与科研机构、单位与行业企业、单位与政府组织以及国际间的教育科学研究合作,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的教育科研平台。
  创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即重视协同创新中的多元协同,增强主体高校的凝聚力,尤其注意团结包括地区高校、行业高校和相关科研院所的各种力量,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具体表现为在高校之间可进行高校学科群与平台建设,与科研院所建立校外导师制度,协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项目。目前,我院在核能和新能源学科与华北电力大学开展了持续发展和教学科研合作,同时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苏州热工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进行了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效果显著。
  4 强化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内部机制
  在整体协同方面,需要作为协同创新体系中知识创造与技术转移平台的高校在协同创新有效运作方面发挥领袖作用,成立协同创新中心,以项目为抓手,以激励机制创新和共享平台构建为接合部或枢纽点,整合各方资源,利益互动,促进面向需求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注重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以及其他高校的组合互动,协同实现技术孵化、转移,深化知识合作和商业化能力,在項目共建、智力支撑、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产学研互动,为企业、社会以及其他公共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以协同创新反哺学科发展,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重塑协同创新大学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汇集多方力量、汇聚多种手段,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注重全人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以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为先导,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
  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文化先行。因此,我院主抓文明修身建设,提升学生思想素质和内涵水准,重视其作为学生未来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同时注重第一课堂(理论教学)、第二课堂(实验教学)、第三课堂(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及企业实习等关键课外实践环节)的互联互动,通过开放式实验室建设,让本科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也能参与到实验室相关培训和研究活动中,培育多元包容、尊重创新、宽容失败、良性竞争的科研文化,在学院内部构建了一套由学业指导、文明修身和科创引领组成的“三位一体”学生培养模式,同时搭建指导教师能力成长平台、硬件设施共享平台和部门、学科联动平台,在各方面强化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内部机制,保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承担主体的内涵深度和过硬实力。
  5 夯实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跟踪机制
  跟踪机制的建立是为了防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浮于表面,只有空壳体系,没有实际成果。为科学反映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建立包含用人单位、合作企业和科研院校、政府管理部门和高校自身的多层次人才培养评价和跟踪体系,具体为:建立人才培养电子档案,记录学生在各个环节的打分,实时跟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在最后都输入至各平台共享的人才数据库中。根据形成的人才数据库,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可对政府调整相关政策导向,高校调整人才培养策略,企业调整人才需求汇报内容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梁大忠,曾祥霖.基于行业部门办学视角下的院校办学
  机制研究[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2(6).
  [2]王生怀,徐风华,LITukun,等.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实践
  教学平台建设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5).
其他文献
十年后的自己:很高兴遇见你。十年前的今天阳光很好,一束束从窗外透进来,照得整个屋子暖融融的。我又想提笔写信了,想了想,就写给你吧。你终于经历了高考。想起十年前无数个
期刊
新课改实施以来,数学课堂教学有了不小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但课堂效率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的指导,没有真正把握新课改精
[摘 要] 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中的师生关系异化,形成三种“病态”师生关系,即学术专断型“病态”师生关系、放任自流型“病态”师生关系、老板雇员型“病态”师生关系。导致病态师生关系出现的原因包括当下导师难以视弟子如己出,导师兼顾各项事务而无暇培养学生,学生读研动机不纯,缺乏主动性,制度的缺失等。以疏沟通之道、立师之正道、塑生之正观、弥制度之失可以改善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的“病态”师生关系。  [关键词]
[摘 要] 对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实施了四年的大类招生下的本科生导师制进行分析,并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及具体措施进行了可操作性探讨,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以期通过改革探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大类招生;导师制;计算机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3-0018-02  一 大类招生下计算机
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细节做的好,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细节做得不好,则会出现“差之毫厘,谬以
写作一直是困扰学生的一个大问题,同时,也是老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以攻克的“碉堡”.在学生写作的众多文体中,记叙文可以说是学生常常会写,也是学生必须学会的一种文体.那要
[摘 要] “1+1”人才培养模式是两年制专升本教育的一种新型尝试,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专升本教育从理论到理论、从学校到学校的封闭式人才培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完全学分制下的专升本教育以“基础知识够用、专业口径适宽、专业技能良好”为人才培养目标,以灵活的选课为手段,以丰富多样的校内选修课程、校企合作开发的实践课程以及企业顶岗训练的实习课程为选课资源,搭建“三体系+五平台”的“1+1”人才
[摘 要] 近些年,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社会的就业岗位有限,岗位与人才的供需关系不平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部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用人单位的门槛随之水涨船高,因此,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面临很大的困境。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是各所独立院校推进教育改革和实施人才培养战略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独立学院;就业
中国传统文化以汉文化为主体,还包括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能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文化传播和教育发展提供有益启发。要
[摘 要] 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全程化即将教育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在两年学习的全过程中,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横向上相互渗透,纵向上循序渐进,以全过程、全方位、综合性地促进教育硕士实践能力的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全程化模式实质上是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一种理念和操作路向,其实施主要着力于三个方面:统筹规划课程设置是基础,变革课程实施方式是关键,加强服务与考核是保障。  [关键词] 教育硕士;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