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籍设计中的阅读体验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kai5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阅读体验,分析并提出了引导阅读的书籍设计新观念。设计“减法”理论从读者的需求出发,提出适宜化、合理化的设计要求,是对书籍设计行业发展的重新诠释。
  关键词:减法;阅读体验;书籍设计
  作者简介:王晶晶(1988.11-),女,汉,籍贯:湖北荆州,湖北美术学院 硕士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图像。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1
  一、我们所处的设计时代
  现如今,得益于网络的快速传播,媒介的快速更迭,使我们处于资讯爆发,信息消费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之中。设计消费市场对设计行业的发展已起到了巨大影响和制约的作用,而設计对社会又有着必然的介入和干预,两者间的相互影响有目共睹。谈及书籍设计,就不能脱离我们所处的时代来思考分析,设计师所处于当时的环境,是面对当下的社会生活的,作品反映出的自然也是当下的时代特征。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的审美需求更加迫切,并将随着物质文化生产的发展愈加强烈。在书籍设计领域,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更具人文化、艺术化,强烈视觉意识的设计作品不断出现,读者对书籍的整体美感和设计创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对审美功能的进一步关注,也是对日渐富足的社会生活的回复,也必将成为影响设计效果和读者阅读品味的重要因素。
  二、书籍设计中减法定义
  设计师永远脱离不了社会,其实设计并不难理解,它和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一样,设计的多元化,更多的时候是由生活创造的。由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大众文化生活状态等因素的制约,书籍形态似乎更加注重其外在的构造形成,而忽视对书籍作为人与信息与文化交流的工具,这一人文背景下的产物进行设计。正是在这种发展形势下,越来越多元形式的书籍设计作品出现在图书市场之后,而大多数书籍设计良莠不齐,对合理化、适宜化的设计界定不足,过分注意外在形式的书籍也在大量出现。
  时代的变革和读者阅读需求的改变也使我们对书籍形态有了重新的审视和思考,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提出了保留书籍中的空间,以读者阅读为主导的新型书籍设计观念出现。也正是基于这种现象提出了书籍设计中“减法”理论,即要求我们在设计时,以读者需求出发,以阅读出发,以少为多,适当的书籍外在形式下对读者阅读体验进行重点设计。对于书籍设计中的“减法”这一种全新的概念,是对传统书籍设计概念的一个重新界定。书籍设计并不是私人行为,它的受众是最广大的读者,这也要求我们在设计时,应该保持一种立场意识,一种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意识,一种对社会生活文化观察的意识。“减法”实际是包含了对读者阅读需求价值体现重构的态度,既是对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反应,又是对人文情怀的表达。
  三、籍设计中的阅读体验
  读者的阅读体验指的是设计师通过特殊的设计形式,使读者参与到与书籍的交流互动行为之中的体验方式。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阅读的体验行为而形成的超越简单表面流通的体验活动,从而讲原本单一的阅读方式变得丰富有趣。书籍设计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是因为其作为服务于人文传播的特性所决定的,书籍也是满足人文传承的重要知识载体。现代书籍设计的概念正是为了服务于人们新的审美能力和社会生活需要而提出,阅读作为读者与书籍之间互动式的行为,主要表现得还是一种“看”的行为模式。现如今人们的审美水平和认知能力不断提高,书籍形态也由其主要的记录和传达信息的功能,逐步发展为满足人类愉悦阅读的审美需求和自由生活的阅读需求上。不管书籍设计行业如何发展,作为设计师的我们,都要关注当代社会下,人的心灵和心理状态,关注所处的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状况,让设计为读者服务,为设计的终端---读者的阅读体验服务。
  目前我国书籍设计对形态美的追求,其实是书籍整体性设计理念在审美功能上对读者阅读需求的拓展,读者通过这些多样化得书籍形态,得到的是更加多元的审美感受。在这样的设计背景下,多元的设计形态,强调的是让每一个人体验到书籍所传达的真实性感受,通过阅读来使读者获得心灵以及精神上的自由感,寻求最为真实的自我感受。也是在这种人为化的、以阅读体验、读者需求为主的设计体验中,读者能充分享受到高速发展的工业社会所极为缺乏的精神愉悦和自由感受,在高压的社会生活外的精神栖息地。
  随着这种“设计人性化”观念发展和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下,作为书籍设计的根本,以读者阅读体验为主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尤其是目前市场上的五感体验式书籍设计,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五感刺激着阅读者的阅读时,增加读者与图书交流互动,是体验式图书赋予大众的一种书籍阅读方式的全新体验。体验式书籍设计是对传统书籍的传承与创新,也可以说是是现代书籍设计的重要变革。通过设计师的特殊设计,丰富的书籍空间和整体美感给读者带来的是特有的阅读体验,在设计师所构建的愉悦、放松的阅读空间中,获得全新的感官享受,是体验式书籍的目的所在。
  但在把握这种特有书籍形态特点时,要认识到读者阅读的最终需求,即设计要让读者做到一目了然。设计师需要对视觉要素进行关键点涉及,使读者能快速掌握书籍内容信息,并做到便捷阅读,再通过对信息的编辑和整合,以及感官体验的刺激,从而做到读者在高效快速的接受信息同时,达到心灵和精神上的愉悦,这就是现代书籍设计运用阅读体验研究理论后产生的书籍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吕敬人《书简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3]杭间.设计道-中国设计的基本问题[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4]靳埭强.设计心法100 1[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李德庚.面向未来的设计[J].艺术设计研究,2014.
其他文献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 of a CMOS smart temperature sensor,which consists of a low power analog front-end and a 12-bit low-power successive
在经历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后,广东区域经济总体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区域内部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客观上需要对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以县域
本文从观者的位置与时间,构图的深度空间等方面展开讨论,以及引出对儒家理想形象的设计的思考。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osition and time of spectators, the depth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互联网征信的蓬勃兴起。本文在梳理我国互联网征信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征信法规制度
土壤湿度在陆面和大气交互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大范围的土壤湿度监测是农业过程研究和环境因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湿度是作物生长、发育的直接水分来源,对农作物的生长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进行大规模的土壤湿度监测,对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传统的获取土壤湿度方法——重量水分法、土壤湿度计法、蒸渗法、电阻法和中子仪测定法等,虽然具有测定土层多、深度大、精度高、可以忽略大气、植被的影响等优点,但其样地
一说起“抄作业”,人们就会感觉不齿。可是今天我说的这项“作业”,却是每个人都应该抄的。  那天,我从电视里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在一所大学里有一个特殊的报亭,说它特殊,是因为这个报亭无人看管,每个人从这里拿走一份报纸都会自觉地留下五角钱。无独有偶,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贵阳街头:贵阳的大街上也有一个无人售报摊,一叠报纸摆放在那儿,紧挨着报纸的是一个用来装钱的盒子。路过的人如果想要买报,就会自觉地在盒子里留
商业区位是经济地理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无论是在理论构建还是研究方法上的研究都显得比较成熟。IT卖场作为商业业态中一部分,自从1980年代中期出现至今,学术界对IT卖场进行的
党校函授学历教育的地位日益突出。为了高质量、高水准办好党校的函授学历教育,我们要积极探索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函授面授课质量;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函授教学中的纽带作用;
无线通信技术、空间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移动地图服务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契机,移动地图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由于移动地图、移动设备和移动环
A fiber laser micro-nano sensor based on colloidal crystal structur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fiber laser has stable frequency and narrow linewidth.It is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