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小议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园林生态设计是现代园林设计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现代园林新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阐述了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作用,总结其原理,提出了现代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的常见方式。
  关键词:景观设计;生态设计;原则;
  Abstract: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system, is developing new tendency of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role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 summarizes the principle, put forward the common way of modern 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
  Key words: landscape design; Ecological design; The 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人类经济水平和物质享受程度的日益提高,园林景观在人们的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园林生态设计综合考虑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美学原则,其目标是改善人居生活品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并最大程度减少人类对场地生态环境的干涉和影响。
  1景观生态设计的必然性
  1.1景观生态设计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人类与自然界在生态、社会、文化、经济上都是相互依存的,人们能否在某个地方定居下来,主要取决于这个地方的环境条件是否满足人们的三大需要即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精神需要。然而,现代社会人口增多、资源缺乏、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现象的出现,危及到了人类的健康,引发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渴望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1.2景观生态设计是城市化的必然趋势
  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人和物的大规模、高密度和快节奏的积聚、流动和变化,对于工作、生活于其中的人而言,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异己事物,各类关系的高密度出现,人们心灵与自然隔离的太远太久,日趋疲惫,需要寻求心灵与躯体的庇护,于是对家园充满了更深的憧憬与期待。人们从仅注重住宅内配套设施的完善,转而开始关心外部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从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逐渐推向包括心理与文化在内的综合领域[1]。
  1.3景观生态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可持续发展首先就是要按照自然界的规律,以一种友好的姿态去对待环境,从完美的生态循环系统中学习,并应用到规划设计中来。保护自然、人文景观的环境质量,维护现有的景观格局,成为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不可推卸的责任。
  2景观生态设计作用
  2.1保护不可再生资源、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耗费
  景观生态设计中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可以数以倍计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如合理地利用自然的过程,利用光、风、水等可再生资源为人类服务,从而大大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景观植被生态设计以林地取代草坪、地方性树种取代外来园艺品种,也可大大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耗费,包括减少灌溉用水、少用或不用化肥和除草剂等等都是景观生态设计的重要内容。
  2.2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
  生态系统完整性指生态系统在外来干扰下维持自然状态、稳定性和自组织能力的程度,生态系统完整性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自然界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景观生态设计提倡按照自然规律,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资源的恢复和再生。景观设计探索适宜在景观中应用可减少环境影响的设计手法和景观元素。
  2.3顺应环境条件打造优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景观生态设计提倡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始地形地貌的基本形态和走势,对自然高差和坡地等条件加以巧妙合理利用。未经过开发改造的山岭、坡地、荒林等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有景用景、无景造景、用景改景,自然景观与人造山水景观相结合,方能更好地物尽其用。
  3景观生态设计原则和原理
  3.1景观生态设计原则
  3.1.1自然优先原则
  自然有其自身的演变和更新规律,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生态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的能动性来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4]。尊重自然發展过程,增强场地的自我调节能力,发展可持续的、生态的当代景观。
  3.1.2最小干预最大促进
  景观设计总是在一定场地上进行的,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必然会产生干扰。生态设计就是要尽可能减小对场地的扰动,并努力通过设计的手段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利用和能量循环,维护场地的自然过程与原有生态格局,增强生物多样性。
  3.1.3整体设计原则
  景观生态设计绝不只是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是对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进行全面、多目标的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而设计,为高产值、也为美设计。设计的目的是整体优化,解决人与人、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使自然环境与周围环境充分结合,创造出和谐丰富的外部空问环境。
  3.1.4设计适应性原则
  通过对场所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将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进而实现与自然过程相和谐的创造性设计[5]。
  3.1.5艺术功能相结合
  设计是一门艺术的学科,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设计师应当以现代艺术的思想理解现代景观的生态设计,以此来创造即饱含艺术美感,又满足社会功能的现代新景观。
  3.2生态设计原理
  3.2.1保护性景观生态设计
  对区域的生态因子和物种生态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原有自然环境的破坏,以保护良好的生态系统。设计师利用生态的设计方法,减少人为干扰因素,保护基地地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基地生态系统,使其更加健康的发展。
  3.2.2恢复与促进性景观生态设计
  一般说来,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和逆向演替机制[7]。生态环境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用景观的方式修复场地肌肤,促进场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成了当代景观设计师的重大责任。面对满是创伤的场地,设计师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生态的恢复,即使面对未被破坏的场地,也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景观设计的方法促进场地生态系统的完善。
  3.2.3补偿性景观生态设计
  在设计中运用科学手段,探索更适宜在景观中应用而又能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设计手法和景观元素,有意识地为己遭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是一种以景观形式对自然进行补偿的设计过程。现在,设计师们已经通过科学技术尽可能的减少了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而开始大量应用自然界中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适应现代生态环境。
  4景观生态设计方式
  4.1体现地域特点,节约环境资源的设计
  此类设计方法主要特点,就是要保留当地的环境特点和文化特点,尽可能采用可循环资源进行设计,对场地中需要的材料进行循环利用,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施工中的材料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达到结缘环境资源的目的。
  4.2保护生物多样性,模拟植物自然配置
  作为反映环境中物种的稳定性、丰富度和均匀度的重要表现,物种多样性反映了植物群落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由此,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合理的增加多物种组成的植物群落设计,可以使植物景观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资源,对保持物种资源多样性,文化特质多样性和环境艺术多样性具有极为重要的环境意义[9]。
  4.3处理好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
  景观特别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等,如同它们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资源质量一样重要。如城市景观规划要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格局,相对集中开敞空间。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保护环境敏感区和推进绿色空间体系建设。在做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时,人与自然的纽带是设计师在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
  4.4结合水体进行设计
  水产生的流动跌落,不仅增加空气湿度,增加负离子浓度、调节气温,而且从视觉上给人以美感,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使人们心理上得到了回归自然的满足和欢快。
  4.5顺应自然
  自然界是没有废物的。每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自然具有自我组织的能动性,整个地球都是在一种自然的、自我的设计中生存和延续的[10]。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入为的设计能力,在规划设计时,应该因地制宜,利用原有地形及植被,避免大规模的土方改造工程,尽量减少因施工对原有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5总结
  景观生态设计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演化过程中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工作,其目的是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持物种的多样性,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公众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生态设计的理念将日益深入人心,并不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对生态设计理论的深入和对设计手法的探索与拓展也必将更进一步,景观设计师应该通过对生态理念的理解,遵循生态原则,使得人居环境逐步走向生态化,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殷乾亮.城市居住环境景观生态设计探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0,30(1):79-83
  [2]吴巍,王红英.城市化进程中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探讨[J].生态经济, 2011(2):163-165
  [3]王向荣.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的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1(2):50-52
  [4]刘璞.刍论现代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J].园林.园艺,2009(8):29-30
  [5]陈新.城市景观生态设计之路[J].浙江林业,2010(3):30-31
  [6]俞孔坚,李迪华.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l(6):3-10.
  [7]任珊,沈守云.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理论探讨[J].林业勘察设计,2007(1):83-85
  [8]黄智凯,沈守云,张素娟.当代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理念的探索[J].广西园艺,2008,19(2):26-28
  [9]晨丽娜,陈东辉.城市景觀的生态设计浅谈[J].建材发展导向,2011(6):380
  [10]顾忠好.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的要求与方法[J].农技服务,2010,27(8):1058-1059
  [11]蒋勇虹,何江.城市景观生态设计手法浅析——以龙口镇城市设计为例[J].城市规划与管理,2009,8(73):8-10
其他文献
本文以笔者所负责的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工程无损检测项目为例,探讨了项目的进度管理在无损检测施工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
摘要:中国园林艺术蕴含着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孕育着全体民众对艺术以及美学的积极追求,以及在东方文化上的艺术体现,在我国从古至今的园林工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本文通过对现代园林特点的总结,以及古典园林的价值和局限的剖析,着重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索研究,来探求如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结合古典元素,从而丰富园林设计研究的理论知识,为中国园林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园林;古典;现代;现代
摘要:以聚苯板薄抹面外保温系统为例,通过对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过程进行分析, 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达到了提高节能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节能建筑, 外墙,外保温, 施工  Pick to: with polystyrene board thin plastering exterior insulation system as an example, thr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技术生产效率也不断地得到提高,而在这一过程中,高低压电气设备系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保证高低压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应
摘要:随着社会物质和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的园林建设的作用日益凸显。园林工程造价问题一直是园林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园林建设工作首先应处理好造价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本文首先对园林工程造价控制进行了概述,然后归纳了当前园林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探讨了园林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要点,并简要阐述了园林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园林工程;造价控制;全过程;设计阶段;养护
摘 要:本文从掺烧褐煤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运行人员调整特点,分析了影响锅炉效率的主要因素为排烟热损失、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着重阐述了三方面因素控制及运行人员实际调整中应做好的工作,从而有效降低锅炉事故率,提高锅炉的效率。  关键词:褐煤 锅炉 效率 排烟热损失。  Abstract:This paper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mixed l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住宅的商品化和房地产业的兴隆,住宅小区建设越来越繁荣,有规模有品质的小区越来越多。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作为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化居住区的小环境、净化空气、减少西晒、弱化污染、改善城市小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主要就住宅小区园林绿化的配置问题做了详细探讨,提出了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要点。  关键词:住宅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对于休闲游憩的需求与日俱增,城市的生态园林环境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综合性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是城市生态园林环境的重要体现。所以,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综合公园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的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综合性公园;景观;植物配置;地域文化;空间  Abstract: alo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工程领域当中的技术获得了大幅度的进步。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矿井方面的相关技术需要进行一定的深化和加强,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工
摘要: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煤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呈现出了大幅度的增长,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换来的经济效益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经过一定的调查,发现由于煤尘过多引起的安全事故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在将来的工作中,必须加强煤矿综合防尘技术,这样才能得到一个较好的发展。我国为了煤矿工人的安全考虑,在综合防尘新技术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并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