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一家系足部难愈性溃疡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4-7月,笔者单位伤口治疗中心治愈了1例遗传性足部神经病变性难愈性溃疡,并通过随访发现该家系另有4例类似的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女,45岁,因左足底反复发作难愈性溃疡6年余收治人院。患者6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足拇趾尖部小水疱,逐渐演变为溃疡,并多次并发感染,经保守治疗未愈。

其他文献
目的明确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病房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同源性及与整合子的关系。方法31株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分离自该院烧伤住院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鲍氏不动杆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的同源性;PCR扩增I、Ⅱ、Ⅲ类整合酶及整合酶阳性菌株的整合子基因盒,进行序列分析;分析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对
患者男,30岁,因浓硫酸烧伤全身多处,伤后30min入院。诊断:特重度烧伤总面积85%,其中浅Ⅱ度72%、深Ⅱ度9%、Ⅲ度4%TBSA。入院后给予补液抗休克,青霉素、替硝唑抗感染等治疗。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尿量,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伤后11~28d患者体温36.7~41.0℃,脉搏90~110次/min。
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对36例瘢痕疙瘩患者采用核心摘除术加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取得预期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16~42岁。瘢痕疙瘩分布于胸骨前区16例、肩部8例、下腹部2例、耳垂19例、其他部位7例,共52处,面积0.8~64.0cm^2。
近年来,肠黏膜屏障功能的重要性和谷氨酰胺(GLN)的保护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创伤、烧伤等应激状况下,体内GLN耗竭,自身合成的GLN不能满足代谢需要,必须进行外源性补充。笔者单位的研究结果表明,烧伤患者在伤后第1天GLN即明显降低。因此早期补充GLN对保护肠黏膜结构、改善胃肠功能、减少细菌移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哪种补充方式更为合理有效,却有不同认识。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临床观察。
期刊
患者男,46岁,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焊接时不慎引燃易爆气体及有机溶剂,致全身多处烧伤,伤后3h收入笔者单位。创面分布于头、面、颈、躯干、臀部及四肢,总面积达90%,其中深Ⅱ度25%、Ⅲ度65%TBSA,伴重度吸人性损伤。
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破坏将导致血管通透性升高,这一基本病理生理学变化见于多种疾病如炎性反应、烧伤、肿瘤、过敏等。在此病变过程中,人们已较深入地研究了细胞骨架及与细胞间连接相关的细胞间隙,而相对较少研究穿细胞途径(transcellular pathway)。
患者男,31岁,右上肢热压伤后2h入院。右手第2~4指指背、全手背、腕部和前臂至肘关节上15cm处均为Ⅲ度创面(图1),最宽约10cm。行急诊手术切痂,见手臂创面深达肌肉层,手部肌腱暴露(图2)。于右大腿设计埋人式薄皮瓣用于覆盖指背创面,胸、腹、右大腿设计单蒂皮瓣用于覆盖手背及手臂创面。
期刊
1概述随着烧伤治疗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得到了更为有效的治疗。但是对于患者创面愈合后的康复治疗与生活质量仍关注不够.例如大部分深Ⅱ度及Ⅲ度烧伤患者治疗后期或创面愈合后,局部常出现瘙痒的感觉,给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带来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