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的缘由与疗愈之道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gtzyj_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石天河的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在中国当代文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个只读过小学和一年初中的普通工人,本来算不上“知识分子”。时代使他参与了战争、经历了革命,有了“记者、编辑、作家”之类的头衔。历史与命运的错位安排,在“《星星》诗案”中,“希望”屡次惨遭湮灭。但石天河仍吟唱“希望”,直面绝望。本文以石天河的《希望》一诗为中心,揭示其蕴合的意象内涵与文学意味,挖掘一代人伤痕的缘由并找寻石天河所给出的疗愈之道。
  关键词:石天河“《星星》诗案”《希望》 文学史
  一、伤痕的缘由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伤痕文学,为当时的拔乱反正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改革开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于石天河而言,满身伤痕并能活着归来的意义从不是狂喜,而是开始探寻怎样让疼痛获得所存在的价值并从容地躺在纸页之上。
  石天河写出“《星星》诗案”中的一幕幕都是对于创伤的撕裂式暴露。石天河的《希望》中暗含着一种苦难美学。如果去除了反抗苦难的本领,去除了独立自主的意识,去除了对希望的笃定选择,那么伤痕则将反复地绽开。无论何时,或睡或醒,从庄重到卑下,身份变化的日日夜夜里,石天河都会想起这些伤痕,因为绝望已经为他筛选记忆,将生活在他心中累积的无数垃圾尽行焚毁,并净化、苦难升华了伤痕,存至永恒。
  石天河的《希望》是传递温度的,是直面感官的,诗人的使命就是传递与生俱来的敏感给读者,让读者能频繁地代入本我,感同身受。这是伤痕元素与诗歌水乳交融的终极使命。
  袒露伤痕、寻觅缘由不是一种揭短,相反这是诗人尊重自己人生阅历的体现。只有理解伤痕,才便于治愈伤痕,在人生快乐的时候,可以着彩衣,手舞之,琴奏之,无视人群,当人生境遇急转直下之时,更该细细地摊开衣衫,审视自己的每一处伤痕,对于苦难的忍耐力无形之中又增进了几分。每一处伤痕的缘由都把石天河的痛苦分门别类地理好,如此一来,这样历经坎坷与风霜的老朽,便不惧命运,不惧阴影,更不轻易屈膝于精神折磨。
  二、伤痕的疗愈之道
  《希望》一诗,石天河咏叹的不仅仅是表面简单的爱情,更多的是对整个中国诗歌道路未来希望的思考。在漫漫诗歌史里,每一个清晰可见的伤痕都对应着疗愈的良方。摊开石天河的《希望》,不难理解为何这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成熟作品之一。
  从全篇看,把“希望”以女郎作比,作者是利用女郎与自已忽远忽近的关系,在同一时空内,抓住心理的距离做参照,另辟蹊径,让读者深入浅出地感受情感的渐变。
  先看首句,“希望”本是虚妄的,但是作者选择将概念具象化,化为一个薄情的女郎,不免让人联想到,冷漠是那个年代客观意义上的冷漠,周遭无人送上关怀,只有无边的沉默。作为一个善于抑制自我情绪的老人,相对于愤怒抑或是哭哭啼啼,他更倾向于冷静地包扎上药,自我探索疗愈之道。
  当石天河将希望的特质列为“失信”与“轻狂”,不禁让人联想,希望是荒原上的星星之火,当我们没有担负起传递希望的责任,则是对星火燎原这一承诺的“失信”。之于“轻狂”,可理解为,希望是思想者孤独行走在大地上的原动力,它出乎自我,返乎自我。古人说“胆识”,胆是先导。①不狂无胆,自然无法徒生希望。
  “我等了她许多年,许多年呀”,这样的沉吟是一种不确定的展望,低沉的态度透露出浅浅的绝望。被等待压抑着的感情是沉郁顿挫的,是跃跃欲试的,也是容易自卑的,可以看出作者也曾有过挣扎与怀疑,这样的期待与等候是否值得,可能换来的会是当头棒喝,也可能等来的是噩耗,但是作者内心的不甘,是留给心中的“希望”女郎的。
  “她总依然罩着面纱,站在彼岸”,这句诗暗示出,希望就是绝望的涅槃与化身,它是恒定存在的信仰,是石天河所要朝拜的终极理想。诗歌自身要摆脱世俗的牢笼,摆脱精神的异化,不能被金钱衡量成只具有纯粹的价值。金钱是无法掀开希望的面纱的,而人们心底的诗意可以。诗歌的出路未卜,使人歌、使人哭、使人遗憾、使人怨怒的事,几乎每个诗人在争取内心的自由的路上都遇到过,因而诗歌的前路究竟会走向何方,仍然是朦朦胧胧的指向。
  “每当我刚刚看到她的一丝微笑/转瞬间,一阵风又把她吹向远方”。从“转瞬间”三字可看出,作者对于眼前现状的深切不确定性,无疑,历史的变化的确是转瞬即逝的,时代是会过去的,但诗歌衔着希望则会被吹向永恒的远方,得到永生。诗歌有自己的道路,诗歌属于人们,印上了人们不同的伤痕。
  诗歌的后半段,情感的突变也是有伤痕缘由的。在解读《希望》的时候,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在利用反讽进一步阐述“希望”与“绝望”的对立矛盾。反讽所指的是,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歪曲。不难看汁,这里阐述的“希望”是意狎的,是地位受到了“绝望”威胁才向作者示好。“希望”已经不仅仅是希望了,她饱经世事,深谙人情。
  “只有当她的姊妹——/绝望,披头散发地向我猛扑过来的时候,/她才会突然把我拥抱在怀里,紧紧地偎着我,/吻着我,直到重新温暖了我冷却的心房”。这里的限定词是“只有”,能清晰地感受到字里行问石天河有一种被逼上梁山的悲壮与怆然。“披头散发”这一形容词限定,更能联想“《星星》诗案”这一苦难来临之前,他内心没有任何准备,便仓促应对的苍凉。从“猛扑”这一词也可看出,“《星星》诗案”对于石天河来说是精神上的迅猛一击,从而也就不难理解《希望》其实是他对于伤痕的一种思索。“拥抱在怀里、紧紧地偎着我,吻着我”,可以看出“绝望”和“希望”其实是手足,是感情中无法斩断的联系。石天河仍然积极地认为,“绝望”和“希望”不是对立的,她们是姊妹,她们是双生的。当“希望”试图遗弁自己的时候,“绝望”是怜悯的,是同情的,是时不我待的,她跃跃欲试地缠绕着自己。而此时,“希望”便会顿悟,回到从前的怀抱里去,不再吝啬温暖与温柔。很明显,“希望”不是空虚的形象,而是一种幡然醒悟、奔向光明前景的美好象征。
  石天河的创作风格无疑是温情脉脉的。对于希望,他始终是以童话般的视角,予以关怀的凝视。他诗歌里透露出的生机是敏感而纤细的,需要呵护的,也是精巧而瑰丽的。负着伤痕重量前行的诗歌仍然是值得敬畏的,它流淌着诗人的性灵。流血、流泪、结痂、留下疤痕,只是过程。但石天河的诗歌仍然是敏感的,不会变迟钝,石天河每一次心脏的剧烈跳动都保持着对诗歌热忱的初心。
  鲁迅曾言:“正因为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不是妖怪,不是异兽。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唯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②当我们注视石天河的时候,也是如此,我们首先发现的是他被打在脸上的烙印与疤痕,这些可能会使得读者轻视他的诗歌,疑惑到底這其中是否能有撼动人心的事物存在。可是,石天河很好地证明了,这些伤痕并不会影响石天河诗歌所达到的高度与成就,反而让他的思想挺拔而坚韧,不屈又隐忍,希望是永远暗涌的。无疑,石天河的诗歌是成熟的。
  从同类型诗歌中窥探疗愈之道,是所有时代试图价值输出的作者所渴望让读者理解的。当非一个时代的读者接触到自己的作品,要想感同身受,则作者必须去还原真切的疼痛。《希望》作为一首承载着疼痛的诗歌,无疑是成功的,在表达上做到了思想的厚度与沉重并驾齐驱。左眼右眼,所见皆重复,所闻曾经,所信皆虚妄。当绝望试图蒙蔽加持自己的眼睛而成为时代的显学,真实显得珍贵而悲壮。石天河大胆地描绘出了心中对希望的愿景,实属难得。
  ①丁晋清:《解放思想首先要有胆识》,《南方日报》2008 年01月15日。
  ②鲁迅:《战士和苍蝇》,收入《鲁迅文集》第七卷《华盖 集》,吉林文史出版社、吉林音像出版社2006年版,第 24页。
  参考文献:
  [1]余建荣.石天河的诗风与诗学理论初探[J]渝西学院学 报,2004(3).
  [2]毛翰我生如陨石磊落到人间——记诗人石天河[J]理 论与创作,1992(3)
  [3]蒋登科历地狱而成最高境界[J].江南,2015(4)
  作者:孙一晨,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黄德志,文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气”作为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在中国哲学中具有普遍意义。元代吴澄,由于兼具理学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将理学思辨方式运用于文艺理论方面,因而使其文艺理论具有理学气息。本文以元代吴澄“气论”思想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学思想下的“天地之气”与文艺理论方面的“文气”进行探讨,进而探究吴澄文艺思想中的理学倾向。  关键词:吴澄 理气 文气  吴澄在元代理学中有崇高地位,与许衡并称“南吴北许”。然而当前
摘 要: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受关注的文学批评家,他以坚持新人文主义和古典主义的观点而闻名。对于五四时期的文学他基本上持否定态度,尝试运用新人文主义的观点对五四新文学进行批评,在当时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虽说他对于五四新文学的论断并非完全正确,但也对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是他对五四新文学反思的代表作品,能够集中体现他早期的批评特点,了解梁实秋对于五四
摘 要: 一部电视剧从制作到播出的过程,与制作方、投资方、审查方、广告商和观众密切相关。在我国,由于电视剧行业收益分配不均,再加上部分制作者的职业道德与理想信念相对缺失,电视剧创作频频出现抄袭、跟风与翻拍等问题,许多情节夸张、逻辑混乱、思想浅薄、艺术价值不高的电视剧作品充斥着市场。这种现象不仅限制了我国电视剧作品的批判性表达,也使得部分电视剧作品出现了价值表达的混乱。另外,投资方与广告商给电视剧创
每年开学,大学校园里都会出现一群新生,他们基本处于相似的状态:好奇,迷茫,略带稚气。他们常常好奇地问自己:大学四年,我将如何度过?四年后的自己,又会是个什么样子?2016年新学年开学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一班的辅导员给大一新生布置了一道颇具有仪式味道的“作业”,要他们“给四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下边盘点出来的就是其中7位同学的“致自己”,他们充满好奇也充满想象的心声,读来激情满怀又催人奋进,还饶有
摘 要: 以《水经注》为代表的北朝散文中的名胜古迹描写和以司马相如、张衡和班固等为代表的汉晋大赋作品,分别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发展成就。本文试图从侧重点的选择和内容的组织方式,以及名胜古迹的表现手段上简析两者的差异或不同。  关键词:《水经注》 大赋 差异  《水经注》是北朝著名文学家郦道元的一部记叙水道的地理著作,它不仅详尽地描述了祖国山河丰富多彩的水道,还描绘了许多山水等自然景观和城阙、宫
摘 要:自唐诗英译以来,以诗体译诗就是传统主流,张智中所译《唐诗绝句英译800首》可谓是另一译诗流派——散体译诗的新杰作,本篇文章旨在分析译者“但为传神,不拘于其形,散文笔法,诗意内容”的诗人译诗追求,分析其译诗中“破”格律和形式之桎梏,以新诗形式和散文笔法,重建诗的节奏和形式,以此“圆”诗意,译者兼诗人的眼光与匠人的手笔,在“非”诗的形式中重获诗的内容。  关键词:唐诗英译 散体译诗 意义与情感
摘要:朱柏庐著《朱子家训》是几百年来在中国广泛流传的家庭伦理古代典籍。社会符号学翻译观强调翻译不仅要尽量再现原文的意义,还应该尽量接近原文的功能,在意义和功能上忠实于源语。本文以社会符号学为视角,从言内意义的传递和审美功能的再现两个方面,以“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翻译标准为指导,探讨《朱子家训》张香桐译本和郭著章译本对原文言内意义的传递和审美功能的再现。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 《朱子家训》 翻译
摘 要: 林超然是一位学院派作家,他的作品和学术研究带有浓厚的乡土色彩,学界将其称为“黑土”情结。本文试图从作品的乡土文化叙事入手,力图通过文本分析厘清作者对于宿命和伦理的纠结,尤其是针对《土豆花》的小说文本展现林超然小说蕴藉的“黑土”情结。  关键词:林超然 “黑土”情结 现代性 土豆花  在时下的中国文坛中,身兼学者与作家双重身份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而林超然正是这样一位身兼大学研究者和作家双重
摘 要: 金宇澄的《繁花》描绘了小人物在上海的生活图景,通过空间的转换来隐喻人生命运的浮沉。无论是故事情节的安排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空间都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从空间诗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人这一主体形象,进而关注人的生存处境和人生选择,以求找到真正的自我。  关键词:《繁花》 空间诗学 自我探索  《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受到了作家和读者们的一致好评,作品描写了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两个时间段的上
摘 要: 在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明清小说中,多有关于民间庙会的描写,其中展现的狂欢精神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本文从《醒世姻缘传》《金瓶梅》的文本出发,结合相关史料进行合理分析,通过对庙会的主要成员、空间环境等的探究,发现民间庙会的狂欢精神在推动男女主次地位颠覆、集市贸易繁荣与两性情感萌发三个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狂欢的非理性也造成了庙会背景下小说人物的悲剧性转折。文章最后简要总结了民间庙会狂欢精神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