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学视角下的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优缺点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780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采用线上访谈的形式浅析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优缺点,对两位受访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得出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具备的特点:注重学生创新发散思维的培养,富有人性化;注重运用实践,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此版本教材不足之处:内容设置不均衡性,为教师和学生带来压力;基础夯实不够,易造成两极分化。本文建议宏观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不断学习,在反思中求进;微观深入教材,稳抓基础,调整课堂结构。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师 教学视角 教材优缺点
  一、问题的提出
  教材作为承载知识的载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学校教学的基本依据。广义上的教材是指一切包含了知识、可供学生吸收和增长技能的材料,它可以是课堂中的课本、习题册或课外的书籍,也可以是教学视频,甚至学生接触到的自然中的实物,都可以被称作教材拿来使用。狭义的教材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必须人手一本的教科书,这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本文探討的便是狭义上的教材。
  随着教育部针对我国中小学教材颁布“一纲多本”的政策,各大优秀出版社竞相展开教材建设工作,推陈出新诸多版本的中小学教材。在这种百家争鸣的竞争局势下,各版本教材为了发挥其文化传承的价值,在教材内容选取、课文价值取向、知识呈现方式、图文配置等方面都各有特色。“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材的相关研究涉及了多个方面的众多内容,概而言之,研究主要从教材的价值功能、教材编制及教材使用这三个层面展开,其中教材编制层面又包括了语文教材编制理论的研究和选文、练习、知识、助学等四大系统的具体研究”①。而小学语文教材研究方法,涉及的有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动态分析法。从研究视角来说,主要从社会学视角进行研究、从语言学视角进行研究、从心理学视角进行研究。由此可见,对于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从内容入手,到不同的研究方法再到不同的研究视角,体现出各界对于教材的极高的关注度,并且创造出丰富的文献材料。
  研究教材,以不同的研究视角,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分析教材的特点与不足,不仅能对教材的编制及挑选工作进行积极的反馈,还能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建议,有利于优化教材的教育价值,使学生借助教材在课堂上得到良性的学习与发挥,让教师与学生在教材建立的沟通中不断进步。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
  (一)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预访谈的4名教师,都在四川成都地区任教并采用的是北师大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访谈方法是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选取个别教师进行访谈。主要是线上访谈,借助聊天软件与访谈者联系并便于记录访谈过程。
  (二)步骤。
  1.确定选取被试及标准。
  按照教学经验的丰富程度,划分具有代表性的教龄层次,因此,样本选取了任教几十年的老教师、有一定任教经验的优秀教师及不久前踏上讲台正式工作的新教师。
  2.询问访谈意愿预约访谈时间。
  得到预访谈者的联系方式后,表明访谈请求,并且预约、协商访谈时间,沟通访谈注意事项。
  3.正式访谈及记录。
  与合适的受访者进行正式访谈,在访谈前后与受访者口头记录或录音授权。访谈结束后,整理文字和录音材料,并进行分类保存。
  三、结果分析
  (一)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色。
  1.注重学生创新发散思维的培养,富有人性化。
  低年级的北师大版教材注意从内容及课后要求中引发学生想象联想,极富有人文色彩,比如课文《月光曲》中,会问到“聆听《月光曲》,想象它描绘的画面”;在《冬天是个魔术师》中,提问“冬天这个魔术师能变什么魔术”等;除此之外,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中:“你喜欢下雪吗?为什么?”在《飞向月球》中:“航天月登月的过程中,哪些事使你最感兴趣?”这些练习题的设计会和中心紧扣或是课文的拓展延伸。有些课后习题能有效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活跃头脑,结合小学生好奇心强、对美好事物产生本能的追求的特点,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发散思维,并且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积极表达自己看法,这些都符合新课标指出的语文教育要具备人文性的要求,也显示出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人性化特点。
  2.注重运用实践,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体现最明显的便是在该版本教材中,1年级—4年级都安排了开放单元,单元的主题各种各样,内容上都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分别有“外面的世界”、“车的世界”、“书的世界”、“集市和超市”、“体育世界”、“特产”、“地名”、“纪念日”。这些都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涉及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而对纪念日的学习和扩展,容易被我们遗忘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日放入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其重要性,丰富学生的知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很好的爱国教育培养,以及世界观的塑造。在开放单元结尾,还安排了实践活动,例如“集市和超市”这一单元,有“畅所欲言”、“笔下生花”、“金钥匙”部分,呈现出生动形象的卡通人物对话情境,意在让学生亲自参与并记录自己的购物活动。教材中这些单元的安排,都体现出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十分有针对性和趣味性地让学生将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极其有利的。除此之外,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且让学生产生语文源自于生活的概念。让学生用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使其获得成就感,有助于消除学生内心对语文学科的排斥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体现出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工具性的特点。
  (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
  1.内容设置的不均衡性,为教师和学生带来压力。
  在问及“您认为此版本教材适合学生学习吗”或者“您认为本教材的的内容多还是少?能否让学生在一学期内学完书中所含知识点”时,受访教师普遍反映出小学高段的课文内容安排较合理,单元规划整合得当,在学期末上完新课后有足够时间复习;但是低段的课文内容设置整体偏难,低段篇幅过多,尤其是一年级,往往临近期末都还没结束新课。结合学情来看,低段的内容量比较大,并且一位受访教师指出“如果学期短的话,内容不好安排,深了用时太多,浅了,学生又似懂非懂,所以每次每篇课文的讲解必须只提取一两个关键点来拓展”,这样就会导致课本的价值大打折扣,教师教得十分费劲,不能很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知识得不到充分的学习,情感态度的培养就更不能保证,不仅达不到教材编制的目的,反而有违于课程标准的要求。   2.基础夯实不足,易造成两极分化。
  一位有着7年教龄的优秀教师指出:“北师大版教材基础夯实部分不够深入,更适合基础底子较好的学生。”这个问题显示出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矛盾的特点,极容易让学生的整体水平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从教师的角度看,北师大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整体偏难,更适宜比较进步的现代化地区教学使用。小学语文阶段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要学生掌握“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部分的基础知识,并延展出相关实践技能的培养,其中最基础的识字写字部分,这是小学低段要学习并掌握的内容。北师大版本对于拼音与汉字的编排采取的是先学一百个常用字,再学习拼音,并且学习拼音的同时,伴随着发音相同的汉字的学习。这样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发音存在的问题就容易得到良好的改善,并且也会加重低年级学生学习汉字时的负担。先学汉字,再学拼音,不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北师大版的课文总体偏难,知识点很丰富,但是课后练习题却不能起到很好的练习作用,其中一位受访老师指出:课后练习比较少且单一,如果不结合配套的练习题进行练习,学生学了之后并不能吸收多少。有些练习题并不能起到巩固的作用,对教师的教学没有帮助。
  四、建议
  教材的编制依据着课标的要求,为实现课程目标,以求培养出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人才。在不断革新的时代发展下,教师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正确审视教材的特点与不足,合理地使用教材。
  (一)宏观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不断学习,在反思中求进。
  作为师范生,在校内要把理论基础学扎实,清楚教材的内容框架与知识结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時要多参与实践。教师要认真负责,在工作中不仅熟悉教材编排体系,并且要借助其他相关研究书籍提高教学知识储备与技能,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对课堂进行合理的设定,积累经验,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力求完善,实现教学目标。
  (二)微观深入教材,稳抓基础,调整课堂结构。
  教师应该从微观上研究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课堂教学,结合教学内容与各阶段学情,在前期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适当筛选课后习题,并且合理运用课外资源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将学生的底子打扎实,使教材对学生产生事半功倍的良性影响。并且,教师不要忽略发挥教材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思维发展的作用,要学会采取相互适应的课程实施取向,灵活地组织教学过程,学会开发身边的环境等条件,使其变成优质课程资源,结合生活情境与学生共同打造出教学相长的语文课堂。
  注释:
  ①靳玉乐,王洪席.十年教材建设:成就、问题及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2(01).
  参考文献:
  [1]吴小鸥.新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十年回顾及趋势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2012(01):57-62,76.
  [2]靳玉乐,王洪席.十年教材建设:成就、问题及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01):12-16.
  [3]谢明.教师有思想 教材才有生命[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11):36-39.
  [4]李俏.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教育研究,2014,35(01):105-110.
  [5]汪潮.试论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理念和设计[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2):39-45.
  [6]詹海玲.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7]吴筱萌.质性研究新手初做访谈的挑战与问题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31):7-10.
  [8]杨威.访谈法解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114-117.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加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开展,对于帮助学生健全人格等意义重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变化,新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新的问题。本文从新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及教育策略,結合学前教育类高职院校特点进行论述。以期有益于新入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改善。  关键词: 新环境 学前教育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一、对新生新校区新环境的心理落
摘 要: 我国越来越重视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许多城市把建设学习型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我国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立足区域实际、结合区域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探索经验,树立自己的品牌。北京市门头沟区在创建学习型城市示范区建设工作中,深入基层全面开展调研工作、高端站位进行顶层设计、发挥专家团队督导检查作用,形成了创建学习型城市示范区建设工作的三大法宝。  关键词: 学习型城市 学习示范区 学习策
摘 要:SPOC是将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资源与传统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创新。本文以推进SPOC技术应用于人文经典导读课程与促进通识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为出发点,在问卷与网络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传统课程教学中大学生的选课目的、文本阅读情况、学习效果及课程满意度等情况,厘清人文经典导读课程开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人文经典导读课程教学模式,强化学习效果。  关键词:人文经典导读课
摘 要: 课堂中学生有效质疑能够优化思维,启发思维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质量常常较低、理解浅显,造成课堂提问环节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二单元的教学实践为例,分析学生提问策略的培养,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 提问策略 思维品质 课堂教学实践  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得当而高效的提问可以有
摘 要: 全面提升地方师范院校学士学位授予质量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强化师德养成与学风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在提升学士学位授予质量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基于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本文对学士学位授予质量的提升路径进行了再思考。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学士学位授予质量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一、地
摘 要: 本文以杨洁篪外长答记者会的现场口译为例,从阐述德国功能翻译的理论依据出发,以“目的论”为翻译指导,结合对外交口译文本进行翻译目的和翻译要求的功能分析,剖析译员在口译活动中应重点考虑目的语的预期功能,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使用符合目的语的习惯表达,使得目的语在其所属语境内实现预期功能。  关键词: 功能翻译理论 汉英外交口译 翻译策略  以杨洁篪外长答记者会的现场口译为例,从阐述德国功能翻译的
摘 要: 本文以湖北省孝感地区为例,通过总结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中得出的经验,结合理论与实际,明确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社会化、地方特色化、法制化和家校联合这七个方面,建设留守儿童团体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团体心理咨询 志愿服务  一、问题的提出  (一)留守儿童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劳
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教育面临信息技术和其他新思维、新理念的冲击,道德与法治课必然需要跟随时代的脚步发生转型。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将互联网信息、思维、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断促进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生活化。本文从课堂教育教学实践入手,从结合网络信息资源、巧用网络学习平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圈群共享文化四个角度,谈谈如何在“互
摘 要: 大学生自律意识培养,是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道路上的必要过程。本文结合新时代教育强国梦下中国学生自律意识培养的迫切性和大学生自律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以马克思主义人本化理念,探究培养大学生自律意识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教育强国梦 中国学生 人本化 自律意识  一、引言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的贺信》中明确提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
摘 要: 江南历朝盛出文化大家,镇江的京江张氏乃江南地区名副其实的文化科举世家,门内读书入仕者甚多,其中张九徵、张玉书(康熙朝宰相)父子官职最高,文学成就最突出,诗作颇具唐音特色,气势浑雅。张氏父子生平经历及家学渊源,对其诗作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京江张氏 张九徵 张玉书 文学创作  镇江,六朝时曾称京口,又称京江,是一座人文生态繁荣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江南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