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提问中的误区与解决办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ore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信上的一篇文章《三句话精评四大名著》,让我对教学中提问的艺术及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方法陷入了思考。
  某教授为锻炼学生文字精练的能力,要求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四大名著的内容。
  第一个学生用“取到了”概括《西游记》;第二个学生用“家败了”概括《红楼梦》;第三个学生用“死光了”概括《水浒传》;最后一个学生用“统一了”概括《三国演义》。
  教授觉得上述的回答虽然简洁明了,但不够深刻,又要求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四大名著的内容。下面是四个学生的答案:《西游记》:诱惑与反诱惑的延伸。《红楼梦》:情和泪的交替。《水浒传》:义和忠的蜕变。《三国演义》:分与合的演义。
  教授觉得上述回答缺乏尖锐性,因而要求学生用斗争的观点对四大名著作极品对比。学生答案如下:《西游记》:猴子被人驯伏。《红楼梦》:男人被女人驯伏。《水浒传》:好汉被官府驯伏。《三国演义》:和平被战争驯伏。
  教授的提问从作品情节、人物、主题三个重要方面的简单概括后,慢慢提升问题的深刻性,逐步深入,学生的巧妙回答,令人叫绝。如果在教学中我们也能注意提问的艺术,避免一些误区,那么教学水平也会明显提升,离这样精妙的提问,绝妙的回答也非遥不可及。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问设计得好,能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确实实现素质教育。
  教师应该有“提问意识”,把养成提问习惯,培养提问能力,提高提问水平,作为备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和环节。下面我就教学实践谈谈课堂提问中的一些误区和解决办法。
  一、课堂提问中的误区
  (一)提问的对象过于集中或相似。
  教师提问对象总是那么几个同学,或总是同一类型。时间长了,总是不被叫到的同学就会产生挫败感,他们会认为:“老师不喜欢我,也不会关注我,我为什么还要上进呢?”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导致这个群体失去上进心。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可能是害怕上课被点到,其实并没有真正了解学生心理,学生从内心还是期望得到关注的,而在课堂上的关注就是被提问到。教师不应该将自己对于学生的个人看法带入教学中。
  (二)不会聆听学生,给予了学生消极的反馈。
  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后,只要是不符合答案,要么回复“嗯!好!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吗?”“有谁再回答”,要么就直接就给予“你离题了”“你坐下再想想”“不对”等评价,之后让成绩更好的学生回答,直到满意为止,这些都是消极的反馈,对学生的发言没有回复和反馈,学生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昏昏然”,不知如何回答,或是有什么地方回答得不对,也不知道如何改进,因此提问对这些学生没有多少意义。更有甚者,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表现为坐立不安,或者是不耐烦甚至直接关注其他同学和其他事情,那么学生会认为自己说错了,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敷衍了事,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掘。
  (三)课堂提问设计上,存在不少缺乏理性的缺陷。
  没有针对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习惯,所提问题学生能否回答,有些教师只是简单引用书本上的课后习题,或是某些杂志和教辅材料上的问题,所提问题之间缺乏逻辑性,“东拼西凑”,因此,让人感到课堂提问缺乏层次感和深入性,追问效果较差,这样的提问,根本不能启发学生,促进学习和思考能力水平的提升。
  二、解决办法
  (一)树立“学生意识”,分层设问,让更多学生参与。
  教师备课时因为是以教材为重点的,所以,没有充分虑学情,没有从学生的因素加以考虑,忽略了学生感受,只是把他们当成了知识的“接收器”。从而,提问的难度较大,没有层次性,脱离了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实际,时间一长,都只能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
  如果备课的时候有“学生意识”,分层次设置问题,那么教学效果会大为好转。
  比如:在《兰亭集序》这篇课文教学中的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环节中,所提问题“兰亭盛会”将涉及六个方面:时间、人物、环境、活动、天气、感受。
  对第1至第5个问题,可以让基础弱的同学回答,由于是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很快,而且准确率高,让这些学生明白找“关键字、词、句”,第六个问题,让知识基础较强的同学回答感受。让学习能力更强的同学在此基础上回答两个延伸的问题: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有些学生仍然有些疑惑,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改问:这段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上有哪些方法和内容?于是,不少学生举手了……
  学生发言: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最后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这样一来,更多学生参与,更多学生感到思考问题有方向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率提高了。
  (二)学会聆听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
  课堂聆听学生的回答也非常重要,一方面要有聆听的态度,即诚恳与肯定,另一方面要有聆听的技巧。
  让教师看自己上课的录像,通过看录像,观看者会发现自己是否是一个好的聆听者,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你是否集中了注意力,是否对学生表现出了足够兴趣。当很多教师,甚至是有经验的教师看完录像后,他们都承认自己在课堂上的确没有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或是倾听回答的方法过于简单。
  教师聆听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比如:目光要与回答者平视交流,而且要有肯定、鼓励、坚信、微笑的表情,要让对方感觉到真诚和期待,感觉到尊重和关心。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能从教师的聆听中得到积极的情感反馈,那么他的潜能就会得到开发。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所回答的内容和方法迅速作出判断,并给予相应的信息反馈。学生回答问题:“有什么?哪些疏忽了?哪些多余了?哪些不知道?哪些混淆了?这样回答的原因?如何对学生做评价?……”这些要素都要考虑。
  (三)理性设计课堂提问。
  要解决这一问题,还应该从“所提问题的回答对象是否有兴趣”、“解决该问题所需条件”、“思考该问题的思维顺序”等理性方面上考虑。
  比如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我这样提问:在刘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就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吗?
  学生对这一假设问题很感兴趣,一部分有理有据地认为能,原因是焦仲卿是一个重情有义的男子,最后都可以为爱而死,难道不能为爱而活吗?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不能,原因是面对母亲对儿媳的挑剔,他只能长跪告母,当母“棰床大便怒”他只能“府吏默无声,举言谓新妇”,在封建家长制下他对母亲的反抗和对幸福婚姻的追求力量很微弱,只能是潜意识的,这样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理解和认识。
  对于文章的主旨一般很难一下子就分析明确,这个时候就需要设置一些小问题将主旨这一大问题具体化、细小化,便不会让学生感到无法思考。就要从所问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思维方式上下手,在分析《雨巷》这首现代诗歌的主旨时,我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
  作者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为什么要突出描绘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作者是否仅仅为了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而表现他的情感?这三个问题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前两个问题为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做铺垫,最后一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这样理性的提问给了学生充分而逐层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充分了解本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总之,如果教师能够改进提问的方式和内容,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课堂气氛将大为改观。经过这样的长期训练,学生的思考和阅读能力的水平也会明显提高。长此以往,那位教授精心的设问,学生绝妙的回答,也会出现在课堂上。
  参考文献:
  [1]洪松舟,卢正茂.提问: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功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8(2)30-34.
  [2]姚利民.有效教学论:理论和策略[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邵怀领.课堂提问有效性:标准、策略及观察[J].教育科学,2009(1)39.
  [4]吴德芳,夏玉兰.教师提问的八大技巧[J].教学与管理,2002(7):5.
其他文献
趁着年少大好时光,何不尽情释放青春之美?这或许是当下最想送给孩子们的一句话。不是吗,唯有这青春年少的孩子,才能心无旁骛地执著探寻美的含义!青少年时期的男孩女孩们,此刻
江苏省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会议于1990年1月5日~1月9日在扬州市召开。会议讨论了《江苏省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规划目标》、《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管理程序》、《江苏省2
英国小说家狄更斯说:“恶,往往是昙花一现的,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而善,则永世长存。”人都会做错事,只要会内疚,会惭愧,就是一种美德。因为,会产生惭愧之心的人,一定有一颗
用放免法(RIA)测定了56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不同心功能(NYHAⅡ~Ⅲ级)状态下治疗前后血浆血栓素B2(TXB2)、内皮素(ET)、脂质过氧化物(LPO)的浓度及临床心功能的变化及应用益气活血利湿方药或西药常规治疗后
通过二甲苯、甲醛、棉球造型,研究鼻窦炎口服液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强度,从而阐明该复方制剂的功能主治,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鼻窦炎口服液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
我“伴随”《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度过了七个春秋,分享着她的“喜、怒、哀、乐”。其中马新元、潘宝骏撰写的《忧思“重治轻防”呼吁“预防为主”》表达了广大预防医学工
在开展PHC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PHC要达标,开发领导是关键,尤其是对县级领导的开发更为重要。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县级领导层,使县政府在实施PHC中,充分发挥了领
探究性实验是科学的基础,也是科学教学的基础,既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客观规律提供事实依据,又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
据新华社讯为使古老的中药走向现代化,进而走向世界,来自全国的有关专家和有关部门负责人5月24日在京座谈,研讨“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医药是我国在自然
目的:制订灵益胶囊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芍药、黄连,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含量。结果:定性定量方法简便、灵敏、准确。结论:建立的方法可供控制质量用。 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