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病患抗菌药物的使用进展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t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抗菌药物在肾内科病患中的使用情况,并评价抗菌药物在我院病患中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到2012年4月在我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病患132人,对这些病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132例病患中,有112例病患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4.8%;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共有51种,其中有42例病患使用单一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5%,61例病患联合使用两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5%;12例病患联合使用三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7%。剩余20例病患中,13例病患使用预防性药物,使用率为65%;7例病患使用治疗性药物,使用率为35%。结论:在治疗肾内科病患时,抗菌药物的使用还存在很多问题,使用不合理、频率高的情况依然较为严重,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这样才能提高药物的治疗效率,从而提高我院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肾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合理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1197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31-01
  在临床治疗中,抗菌药物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药物品种,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越来越频繁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从中引发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使用不合理。倘若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会提高病患的家庭经济负担,还会使病原菌的耐药性与院内感染发生率上升,为社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文章对在我院肾内科使用抗菌药物病患的临床资料以及药物使用情况展开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到2012年4月在我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病患132人,男性79人,女性53人;年龄最小24岁,年龄最大74岁,平均年龄为(37.8±3.1)岁;按照病患病症类型分类:32例尿路感染、29例糖尿病肾病、36例肾动脉硬化、15例通风、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
  1.2 方法
  对本次研究的132例病患的病史进行分析,判别病患在治疗过程中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病患的住院时间、感染情况、性别、年龄、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性质(治疗性、预防性等)、剂量、方式(单一用药还是联合使用),分析以上数据信息。并且,对抗菌药物的具体使用情况以及感染部位展开分析。
  1.3 判定用药性质的标准
  ①治疗性药物:因细菌或其他病原菌引发的感染,对于这类病患,为其提供抗菌药物。②预防性药物:将我国卫生组织与药物监管部门联合颁发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原则》作为判定依据,判定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疗程、适应症;③治疗性药物联合预防性药物:治疗性药物与预防性药物同时存在时,应使用抗菌药物。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的132例病患中,有112例病患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4.8%;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共有51种;住院时间最短2天,最长49天,平均住院时间为(28.7±2.3)天;18人治愈,102人好转,10人未治愈,2人死亡。
  2.2 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详情见表1。
  2.3 抗菌药物使用的性质
  按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划分:包括:单一用药、联合用药、治疗性药物、预防性药物等。42例病患使用单一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5%,61例病患联合使用两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5%;12例病患联合使用三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7%。剩余20例病患中,13例病患使用预防性药物,使用率为65%;7例病患使用治疗性药物,使用率为35%。
  3 讨论
  本次研究的132例病患中,有112例病患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4.8%,和我国卫生组织2011年颁布的《院内感染管理》中规定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得超过50%的规定不一致,而且差距较大,并且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得超过30%的规定差距更大。表明我国肾脏内科在使用抗菌药物时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肾脏内科病患的体质较为特殊,许多病患为慢性病患,身体长时间缺少营养,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体内缺少蛋白质,因此易差生感染,需要联合使用预防性药物与治疗性药物;②肾脏内科病患通常患有基础疾病与尿潴留,易产生感染;③这和我国基础公共卫生发展水平较低有关。
  在肾脏内科,使用频率较高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与头孢类,这属于常规用药,由此可以看出,我院引发感染的病原菌与以往相比变化不大,还可以看出,目前抗菌药物的主流依然是青霉素类与头孢类。其他类型的抗菌药物,虽然也属于常用药,但都属于近年来发展的新产品,对很多病原菌具有特异性,可以在小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疗程与用量应足够,这是防止与推迟耐药性的关键,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遵守。
  综上所述,在治疗肾内科病患时,抗菌药物的使用还存在很多问题,使用不合理、频率高的情况依然较为严重,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这样才能提高药物的治疗效率,从而提高我院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曾光.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11) : 139-141.
  [2] 吴垂芬.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特点的临床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11):171-172.
  [3] 扈瑞娥.103 例肾病综合症住院患者用药分析[J].医药导报,2008,27(11) :418 -419.
其他文献
本文描述一个用于标定弯晶谱仪的软X射线(0.5—10nm)光源系统。当阳极靶材料为铁、碳和硼时,相应的分别采用KAP、OHM和LS晶体可以得到铁L.(1.76nm)、碳K.(4.47nm)和硼K.(6.76
【摘 要】目的:根据工作实际研发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网络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适应信息化建设要求。 方法:结合工作实际,采用PowerBuilder9.0进行系统研发,并通过实际应用,使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得以完善。结果:中心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稳定,维护简单可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从业人员体检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管理。结论:从业人员健康体
主要针对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和分析,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进行教学,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机械基础教学效率,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Mainly for the
【摘 要】目的:医院等级评审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与整体水平的有效手段, 是全方位、多角度涵盖各层次的评价体系,本文探讨了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下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根据等级评审条款制定出护理质量管理方案,进一步规范护理管理模式确立目标和方向。效果评价:已在我院实施,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中图分类号】R19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40-02  为全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胃轻瘫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初步探讨T2DM胃轻瘫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87例,其中98例胃轻瘫(DGP)患者,男性68例,女性30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59±6岁,胃轻瘫病程3~12个月。89例为2型糖尿病不伴有胃轻瘫患者,男性54例,女性35例,年龄43~7
【英国《核能》1991年8月第30卷第4期报道】从地下开采出的石油中总是伴有气体、水和固体颗粒。其中的固体颗粒会在管道和设备的内表面结垢。这不仅限制了石油的流量,从而需
【摘 要】目的:客观了解住院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评价,剖析影响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改善患者住院体验。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418名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用频数、百分比进行统计学描述 。结果:特殊检查和手术前后的健康宣教得分最高,而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技术水平方面得分较低。结论: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落实健康教育、基础护理和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方能为患者提供更科学、更
【摘 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并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34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在47—95岁之间,平均77.2岁。34例中有26例合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内科疾病,8例合并有一种内科疾病,骨折按AO分类标准:分31—A1型13例,31—A2型15例,31—A3型16例,均采用闭合复
【摘 要】目的:回顾性分析300例中度及重度慢性肝炎的肝脏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诊断慢性肝炎主要声像图依据,为临床医生诊治慢性肝炎提供影像学支持。方法:对本院门诊及住院300例肝穿病理诊断为中度及重度慢性肝炎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主要观察肝脏实质、门静脉主干内径及平均流速等指标,计数资料进行专家评分,计量资料进行两样本t检验。结果:慢性肝炎的主要声像图特征是肝脏实质回声增粗,分布尚均匀及欠均匀,门静脉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主要以T淋巴细胞介导的多灶性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和轴突损害为特点的遗传易感个体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发生的自身免疫病。症状和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