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的超声诊断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v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回顾性分析300例中度及重度慢性肝炎的肝脏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诊断慢性肝炎主要声像图依据,为临床医生诊治慢性肝炎提供影像学支持。方法:对本院门诊及住院300例肝穿病理诊断为中度及重度慢性肝炎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主要观察肝脏实质、门静脉主干内径及平均流速等指标,计数资料进行专家评分,计量资料进行两样本t检验。结果:慢性肝炎的主要声像图特征是肝脏实质回声增粗,分布尚均匀及欠均匀,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平均流速减低。结论:超声检查技术可以诊断慢性肝炎,是临床诊治慢性肝炎的重要影像学依据。
  【关键词】慢性肝炎;超声诊断;肝脏实质;门静脉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32-01
  肝炎的发病遍及全世界,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地区发病率很高,是危害性很大的一种疾病。我国是肝炎的高发区,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现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全国慢性肝炎患者现约1300万,每年肝病死亡人数约35万,肝炎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国害”。但随着生物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病毒性肝炎也将成为可被有效控制,进而治愈的一种传染病。超声检查方便、便宜、无副作用等优点,成为慢性肝炎诊断的重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300例患者资料均来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所有患者肝脏病理学诊断均为中度或重度慢性肝炎。300例乙肝患者中,女性患者50名,男性患者250名;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66岁,平均年龄37.5岁。另外设置对照组为30名正常体检患者。
  1.2 仪器与方法:
  1.2.1使用阿洛卡4000及西门子X-300,腹部凸阵探头。受检者平静呼吸,平卧位检查,必要时左侧卧位。门静脉测量标准切面:以右肋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测量位置要求距第一肝门1~2cm处测量其管径及血流频谱。测量目标是门脉主干内径及平均流速,每位患者均测量三次,取平均值,部分显示切面欠佳者,可嘱其饮水500ml[1]。
  1.2.2 肝脏实质回声增粗,回声分布欠均匀。依据超声诊疗经验和参照肝脏纤维化的病理分级,对肝脏实质回声分布情况进行分级描述,分别是:回声分布均匀,评4分,回声分布尚均匀,评3分,回声分布欠均匀,评2分,回声分布不均匀,评1分。此外,检查肝脏门静脉内径及平均流速。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 ±s表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应测量值比较进行两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专家评分法,高分为优,低分为劣。
  2结果
  2.1重度慢性肝炎患者中,肝脏实质回声分布情况,158名评3分,142名评2分,平均2.53分。30名健康体检者均评4分,平均4分。中度及重度慢性肝炎肝脏实质回声分布不如健康者均匀。
  2.2门静脉主干内径:300名患者门脉内径平均为 =1.14cm, =0.077。30名健康体检者 =1.05cm, =0.067。两样本t检验,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3门静脉主干平均流速:300名患者门静脉主干平均流速为 =22.5cm/s, =1.66。30名健康体检者 =24.5cm/s, =1.61。两样本t检验,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慢性肝炎肝脏实质回声分布尚均匀或欠均匀,一般不会出现分布不均匀。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门静脉平均流速减低。上述声像特征与慢性肝损害造成的肝纤维化密切相关。
  肝脏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或炎症刺激时,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与分解失衡,从而在肝内异常沉积的病理过程。肝纤维化是由各种因素引起肝细胞脂肪变、坏死及炎症后,进而在坏死区发生胶原纤维增生,细胞外基质过度增生和沉积而形成[2]。在慢性肝炎早期,肝细胞周围形成网状纤维化,进而形成胶原纤维,胶原纤维取代了肝脏实质细胞,从单一汇管区纤维化进展到纤维间隔形成,到最终侵入和分割肝小叶,从而形成假小叶。纤维化进程的最终阶段是发展成弥漫细结节性肝硬化。肝脏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期病变,只有有效地控制肝脏纤维化的发展,才能防止肝硬化的发生[3]。抗纤维化治疗在逆转纤维化、阻止及延缓肝硬化治疗中是一项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治疗措施,及时有效的抗纤维化治疗给患者带来福音,明显改善预后。
  反复慢性炎症,导致汇管区纤维化、汇管区周围纤维化、肝窦毛血管化及窦周纤维化、静脉周围纤维化,由此形成窦前性、窦性阻塞及窦后性门脉压力增高。这些因素是门静脉增宽及流速减低的病理基础。对二维超声图像的分析受制于检查医生的经验和操作的熟练程度,本文对肝脏实质回声分布情况的评分是基于长期临床工作的积量和病理学的依据。肝实质回声粗,稍增强,肝表面不光滑,有结节感。因为肝脏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的重要病理特征和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阶段,也是唯一在一定情况下可被逆转的阶段。
  超声检查可以根据肝脏实质回声分布情况、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和门静脉主干平均流速的改变,对慢性肝炎做出诊断,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參考文献
  [1] 郭万学.燕山.杨浣宜等,超声医学第6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780
  [2] 金建国,马作新. 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及AMA检测与肝脏纤维化相关性的研究.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2):279
  [3] 吕宜民,乙肝病的全程规划治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0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改良输尿管镜联合膀胱镜治疗输尿管中下段大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大结石35例,术中尿道同时留置12F导尿管,结石碎至3~ 4mm,全部钳夹于膀胱,使用22F膀胱镜鞘,Toomy空针吸出全部碎石。结果:所有患者手术用时25~ 50min,平均35min,未见残余结石及输尿管穿孔、狭窄、粘膜撕脱等并发症。结论:留置12F导尿管不影响输尿管
【摘 要】目的:根据工作实际研发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网络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适应信息化建设要求。 方法:结合工作实际,采用PowerBuilder9.0进行系统研发,并通过实际应用,使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得以完善。结果:中心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稳定,维护简单可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从业人员体检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管理。结论:从业人员健康体
【摘 要】目的:医院等级评审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与整体水平的有效手段, 是全方位、多角度涵盖各层次的评价体系,本文探讨了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下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根据等级评审条款制定出护理质量管理方案,进一步规范护理管理模式确立目标和方向。效果评价:已在我院实施,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中图分类号】R19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40-02  为全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胃轻瘫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初步探讨T2DM胃轻瘫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87例,其中98例胃轻瘫(DGP)患者,男性68例,女性30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59±6岁,胃轻瘫病程3~12个月。89例为2型糖尿病不伴有胃轻瘫患者,男性54例,女性35例,年龄43~7
【摘 要】目的:客观了解住院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评价,剖析影响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改善患者住院体验。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418名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用频数、百分比进行统计学描述 。结果:特殊检查和手术前后的健康宣教得分最高,而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技术水平方面得分较低。结论: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落实健康教育、基础护理和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方能为患者提供更科学、更
【摘 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并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34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在47—95岁之间,平均77.2岁。34例中有26例合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内科疾病,8例合并有一种内科疾病,骨折按AO分类标准:分31—A1型13例,31—A2型15例,31—A3型16例,均采用闭合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