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Bongor盆地东部凹陷烃源岩评价及油气勘探前景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redc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Bongor盆地位于西非裂谷系和中非裂谷系交汇部位, 是受中西非裂谷系影响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裂谷盆地。Bongor盆地下白垩统下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较好,生烃潜力较大,整体达到了好烃源岩的评价标准,并且具有储集性能良好的砂体以及有效的圈闭和良好的保存条件,有利于油气的生成、运移以及聚集成藏,勘探前景很好。
  关键词:下白垩统 烃源岩 储集层 盖层
  一、前言
  石油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油气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国内的石油产量早已难以为继日益增长的消费量,这就需要尽快找到新的石油资源或替代能源来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为了缓解石油供求压力,各大油田都加大了勘探力度,不仅寻求在国内地区新的突破,而且也对国外地区加大了勘探力度,寻求更多的新突破。
  随着油气勘探形式的需要和研究技术不断提高,烃源岩成烃理论不断完善,对西非Bongor盆地东部凹陷烃源岩的评价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正确认识该地区的烃源岩的分布层位和发育规模、生烃潜力,全面搞清研究区的资源结构,将为后期油气勘探提供重要依据,对未来的区带评价和目标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域地质概况
  Bongor盆地位于乍得西南部、是乍得H区块七个沉积盆地之一,位于H区块中南部。Bongor盆地位于西非裂谷系和中非裂谷系交汇部位,是受中西非裂谷系影响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裂谷盆地。盆地近东西向展布,平面上呈纺锤状,中部宽两端窄,东西长约300km,南北宽约40~70km,总面积约1.8×104km2。
  Bongor盆地是受中非剪切带右旋走滑诱导发育起来的陆相中新生代裂谷盆地,断裂非常发育,构造复杂。该盆地在南断北超的构造上,还存在着北断南超的局部构造变化,使盆地在东西方向上产生了结构样式的变化,在南北向上出现不同的构造样式。Bongor盆地进一步可划分出3个次级凹陷、1个古凸起带和8个构造, 这3个次级凹陷是位于盆地深凹带的东部凹陷和西部凹陷、位于盆地西南的南部凹陷。该区主要勘探层系—下白垩统为典型的陆相湖盆碎屑岩地层, 共发育3套烃源岩, 即Baobab、Ronier、Kubla层位。笔者对这3个层位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 进而为该研究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三、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1.单井评价
  首先选择研究区两口重点探井Semegin-1 、Pera-1做单井评价,分别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Semegin-1井位于东部凹陷的中部,采集样品主要分布在B组、R组和K组。该井241个烃源岩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其TOC值分布范围为0.05%~11.8%,均值为1.41%;S1+S2分布范围为0.01~77.79mg/g,均值为5.81 mg/g,有机质丰度高,整体达到了好烃源岩的评价标准。该井B组和R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Ⅰ-Ⅱ1型 为主,有少量为Ⅱ2型,有机质类型较好而K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2-Ⅲ型为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较差。根据Ro、Tmax资料分析表明,该井门限深度为1300m左右,其B组烃源岩热演化程度较低,处于未熟~低熟阶段,而K组和R组烃源岩达到了成熟热演化阶段。
  综合分析可知,Semegin-1井B组和R组烃源岩虽然有机质丰度较高,但有机质成熟度较低,生烃能力有限;K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相对较低,但是整体达到了成熟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
  Pera-1井位于东部凹陷的北部,采集样品主要分布在R组和K组。对该井163个烃源岩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其TOC值分布范围为0.29%~7.41%,均值为1.99%,生烃潜力分布区间0.22~57.87mg/ g, 均值为9.90mg/ g, 有机质丰度高, 总体达到了好烃源岩评价标准。该井R组烃源岩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 为主,有少量为Ⅰ型和Ⅱ2型,有机质类型较好。而K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均以Ⅱ1-Ⅱ2型为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中等。根据Ro、Tmax资料分析表明,该井门限深度为2200m左右, K组和R组烃源岩基本达到了成熟热演化阶段。
  综合分析可知,Pera-1井R组和K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且整体基本达到了成熟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
  2.总体评价
  研究区采集样品主要分布在B组R组和K组,对采集到的774个烃源岩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其TOC值分布范围为0.01%~11.97%,平均值为1.65%,生烃潜力分布区间0.01~103.09mg/g,平均值为8.42mg/g, 有机质丰度高, 总体达到了好烃源岩评价标准。该区R组烃源岩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有少量为Ⅰ型和Ⅱ2型,有机质类型较好。而K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均以Ⅱ1-Ⅱ2型为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中等。B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1~Ⅰ型,有机质类型较好。根据Ro、Tmax资料分析表明,研究区门限深度为1700m左右,其K组和R组烃源岩基本达到了成熟热演化阶段,而B组烃源岩整体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
  3.油气勘探前景初步探讨
  由以上地球化学指标分析可知,Bongor盆地B、R组属于较好烃源岩类型,K组为中等~较差烃源岩类型。结合露头剖面实测表明: Bongor盆地下白垩统R组烃源岩层发育巨厚且分布广泛,是该区生烃潜力较好的烃源岩; B组也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综合来看,该区早白垩世发育的多套烃源岩可以提供充足的油源,具备了较好的生油条件,同时K组和R组2套地层为泥夹砂、砂泥岩互层沉积,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滨浅湖相等砂体发育,可见其储集性能良好,并可形成有效的圈闭且具备油气聚集成藏的外部条件,所以可以认为该区域具有很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四、结论
  1.西非Bongor盆地东部凹陷有机碳含量高,生烃潜量大,因此该区大部分烃源岩在有机质风度方面达到好烃源岩的标准。
  2.该研究区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较好,主要为II1~I型,有利于石油的形成。
  3.该研究区有机质成熟度较高,基本都已进入成熟演化阶段,并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成熟度有增大的趋势,部分层位烃源岩已进入高成熟演化阶段。
  参考文献
  [1]宋红日, 窦立荣, 肖坤叶,胡勇, 任立忠,Bongor盆地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及分布规律初探[J].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2009,30(6):762~767.
  [2]康竹林,翟光明,渤海湾盆地新层系新领域油气勘探前景[J]1997,18(3):1~6.
其他文献
摘 要:原油稳定技术就是通过所得的轻组分,做进一步处理,使得原油得以综合利用。在这里,本文简单分析了原油稳定的设计,提出了原油稳定方法选择,并且针对原油稳定的设计技术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原油稳定 设计技术 原油稳定方法  原油稳定技术在石油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并且目前正在进一步的加以综合利用,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对原油稳定的设计技术的探讨有其必要性和科学性。  一、原
本文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和专业特点。主要从教材建设、案例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探讨一些提高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水平的具体思路。
目的建立包含完整下颈椎(C3-C7)的C5/6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CDR)术后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三维有限元模型,为CDR术后HO生物力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数学,设a〉0,如图,
高考综合复习与考前训练指导阶段主要以精选训练题为载体,其主要目标:一是知识的复习巩固和知识的综合联系;二是专项训练答题的思维和能力。另外,是对知识查缺补漏。虽然对答题特
1了解新课程教育部1996年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1996年-1999年在山西、江西、天津等实验)经过2000年和2002年两次修订,其教学目的、内容和要求较以前的高中
摘 要:聚合物驱是一种三次采油技术,它能提高原油的采收率,但会使采出液的乳化状态很复杂,为后续原油乳状液的破乳带来很大的困难。又由于原油乳状液的稳定与破乳是一对矛盾,影响乳状液稳定的因素也会影响乳状液的破乳。本文就综述了乳状液的破乳机理,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以及破乳剂的研究,并对破乳机理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聚合物驱 原油 破乳机理 破乳剂  一、乳状液的破乳机理  将乳状液中的油和水
“中国英语”以国际规范英语为核心,把中国独有的文化、事物、意念和传统等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等手段传入国际(英语)社会,同时也融入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在中国的
摘 要:目前我国铁路隧道的施工主要以新奥法为主流。新奥法的主要特点是充分发挥隧道围岩的自稳能力,通过各种支护防护手段保持围岩的稳定性,通过围岩量测等技术手段及时掌握围岩变形的特点和趋势并及时调整支护的各项参数以确保围岩变形量与结构支护的抗力保持平衡,大大的提高了隧道施工中的安全系数。文本主要内容有:简述新奥法隧道施工所采取的技术特点。阐述了当前围岩量测的工作现状以及围岩量测在新奥法隧道施工中所起到
摘 要:洼38块北部断层区域开发初期,由于油藏认识不清、开发技术落后等原因,储量动用程度较低。 2011年对该区域油藏重新认识和掌握剩余油分布规律后,利用侧钻水平井和优化注汽等手段进行挖潜,采油速度从0.17%上升至0.91%,实现井区难采储量得到有效动用。  关键词:难采储量 侧钻水平井 剩余油 洼38  一、概况  1.地质概况  洼38块处于辽河盆地中央凸起南部倾没带中北端,大洼断层东南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