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温 伟大心灵的回响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jun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桦、罗大里、盖达尔、徐光耀,既是不畏强暴、维护正义的铮铮铁汉,又是孩子们温柔体贴的知心朋友和领路人。儿童文学,因为他们的存在,拥有了别样的侠骨柔肠。正是来自这些伟大心灵的回响,引领着我们走向辽阔。
  
  英雄主义彰显的崇高价值,被古罗马文论家朗吉弩斯喻为“伟大心灵的回响”。那些凛凛大义、不屈斗志的回响穿越时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对自由、尊严、高贵的人生价值心存向往。
   《小英雄雨来》管桦著
  
  上小学时,就知道《小英雄雨来》。雨来多么像动画片里的哪吒,可以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劈波斩浪,化险为夷,神奇地逃脱。尤其读到中间那段一大家不禁心潮澎湃。“中国人”、“爱”、“祖国”,这些神圣的字眼因为这个同龄的小英雄变得真实可感,化为一股激情荡漾在幼小的心里。
  老师还用雨来教育我们好好学习,爱惜课本文具。那段时间,班里破旧的课本全都包上红色的书皮,再也没有人在课本上乱涂乱画。
  这就是英雄的力量。孩子们是需要英雄的,特别是少年英雄更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文革”初期,冲击北京市文联的“红卫兵”要揪斗管桦。这群脸上还带着稚气的中学生拿着皮带朝管桦步步逼近时,其中有人无意中问了一句:“管桦是谁?”旁边有人回答:“就是写《小英雄雨来》的那个作家。”听了这句话,满脸杀气的孩子们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管桦因此躲过了一劫。
   雨来就这样保护了管桦,其实,管桦自己又何尝不是雨来? 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爬树瞭望,搜集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建国之初,这篇小说被改名为《小英雄雨来》,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洋葱头历险记》
  [意大利]姜尼·罗大里着
  
  老洋葱不小心踩到了柠檬王的鸡眼,结果就被抓进监狱。判了无期徒刑。家庭的不幸变故让洋葱头知道了世间的不平。这个聪明机灵、有主张、有正义感的男孩周游世界时,又看到番茄骑士无情地夺走了南瓜老大爷辛辛苦苦一辈子才盖好的小房子,决定起来反抗。他团结葡萄师傅、南瓜老大爷、小樱桃等受压迫的朋友,一起反抗柠檬王、樱桃女伯爵、番茄骑士的暴力统治,经历了一次次艰难卓绝而又百折不挠的斗争后,终于赶走了作威作福的剥削者,在城堡上空升起了自由旗,把城堡变成了少年宫。
  罗大里以瓜果、蔬菜为主人公,讲述了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压迫的故事,塑造了洋葱头这位卡通化了的少年小英雄。
  罗大里把现实世界纳入了他的童话,曲折巧妙地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种种不合理和黑暗的现象,也传达给孩子们这样的理念: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劳动人民只有团结起来进行顽强的斗争才能进入理想的社会。
  有着“天生的儿童文学作家”美誉的罗大里很会讲故事,他故事里的噱头总是让人意想不到。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未泯的童心,沉浸在快活天真的童趣之中。
  他的作品,不管是讴歌还是批判都丝毫没有枯燥和生硬,这和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罗大里出生于意大利小镇奥梅尼亚一个面包师家庭,因为家境贫寒,母亲不得不做女佣贴补家用。罗大里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担任过小学老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反法西斯斗争,1944年加入意大利共产党。战后他长期担任记者和米兰《团结报》副刊“儿童角”的编辑,还办过儿童杂志。他非常了解儿童,为儿童写了大量童谣和童话故事,其中《洋葱头历险记》、《吹牛男爵历险记》等童话已经被译成各种语言,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陪伴全世界的儿童成长。
  罗大里作品中所富有的娱乐性和鲜明的教育性为他在儿童文学界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1970年罗大里众望所归地获得了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荣誉一国际安徒生奖。
  
  《铁木尔和他的队伍》
  [前苏联]盖达尔 著
  
  中篇小说《铁木尔和他的队伍》是前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盖达尔最后一篇中篇小说,也是他最成熟、影响最大的作品。
  作品写的是13岁的小姑娘珍娜独自一个人要去莫斯科郊外的别墅和姐姐奥莉佳碰面,因为爸爸发来电报让她们一块儿上小别墅度暑假。可是迷路的珍娜却冒冒失失地闯进了另一幢别墅……当她醒过来的时候发现桌子上压着一张奇怪的字条儿,上面署名:铁木尔。铁木尔是谁?原来他就是一名有些顽皮而又不乏朴素英雄主义思想的少先队员。虽然和珍娜从未见过面,铁木尔已经帮了她不少忙。在铁木尔的影响下,珍娜加入了铁木尔、戈里亚、奥盖可他们的队伍,一起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还抓起了特务。
  盖达尔以极为生动有趣的笔触,讲述了一群可爱的孩子们由好心引出的许多好笑的误会和有趣的故事,深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少年儿童喜爱。 著名的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曾深情地回忆自己与盖达尔相处的那段美好时光,他说:“盖达尔最主要最惊人的特点,是根本无法把他的生活和他的作品分开。盖达尔的生活似乎是他的作品的延续,有时也许是他的作品的开端。”
  的确如此,盖达尔本身就是个小英雄,他14岁参加红军,17岁担任团的指挥员。负伤退伍后,他以笔代枪,从事文学创作。卫国战争爆发后,盖达尔又重返前线,担任《共青团真理报》战地记者,在敌后参加游击战。1941年,他在第聂伯河边执行任务时,不幸壮烈牺牲,时年仅仅37岁。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就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前苏联纪实体小说《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中,盖达尔也曾出现在卓娅的生活中。 在疗养院休养的卓娅,意外地遇到了自己的偶像,大作家盖达尔。这个身材高大,肩膀很宽,看上去和蔼可亲的男子当时正在认认真真地堆雪人,卓娅鼓足勇气走到他面前说:“我认识您,您是作家盖达尔。您所有的书我都读过。”盖达尔是这样回答小粉丝的:“我也认识您,也读过您所有的书:基谢辽夫的《代数学》、索柯罗夫的《物理学》和雷伯金的《三角学》!”
  多么难能可贵的孩子气。
  
  《小兵张嘎》徐光耀 著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白发苍苍的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为了替奶奶报仇,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 员。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时,表现得勇敢、机智。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的一把手枪,偷偷把枪藏进老鸹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伤未痊愈,就偷偷离开养伤的老乡家在归队的途中被捕。面对敌人的拷问,他英勇反抗,坚强不屈。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做好内应,最后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取出了藏在老鸹窝里的手枪交公,队长则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嘎子心满意足,便将自己珍爱的木制小手枪送给了好朋友胖墩。
  小说中的小兵张嘎一身“嘎气”,倔头犟脑。他的爱憎来自生命的底色,就像白洋淀的碧波,清澈见底。那些懵懵懂懂犯的错,一如未经磨砺的鹅卵石,透露出拙朴的稚气和可爱。他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喜欢炫耀自己的经历,和别人摔跤输了会耍赖,不高兴就去把人家烟囱给堵了;他误把罗金保当汉奸,拿着把木头枪就敢去挟持,闹出了大笑话;他一心想拥有一把自己的枪,明知不可能,就耍起了小心眼:他与胖墩打架,宁愿被罗队长关禁闭,也不肯认错……正是这些不完美,让小读者在哈哈大笑中,深深地喜欢上这个乡村顽童。
  嘎子的机智勇敢也是那么天真无邪。他和胖墩、乐乐等组成儿童团,与鬼子斗智斗勇。嘎子偷偷地溜进鬼子司令部,看见鬼子要骑摩托车走,就找来两个钉子,偷偷扎破摩托车的轮胎,放了气,又把两个钉子放在车座上。那几个鬼子没注意,一屁股坐在了钉子上,疼得“哇哇”大叫,车子没开多远就翻了。 这是不是作者徐光耀,或者他的某位小战友的真实经历?13岁就参加了八路军的徐光耀,当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像嘎子一样在战火中成长起来。
  1945年起,他担任随军记者和军报编辑。1947年在解放区的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插班学习了八个月,真正走上了文学的道路。
  1957年,徐光耀遭遇了人生的低谷,他被打成右派,被开除党籍、军籍,剥夺军衔,降职降薪,来到河北保定农场劳动改造。在这一最苦闷和迷茫时期,他创作了《小兵张嘎》。作品面世后屡获殊荣,先后拍成同名电影、电视剧和动画片,小说被译成英、印、蒙萨、德、泰、阿拉伯、朝、塞尔维亚等文字,征服了世界各地的小读者。
  管桦、罗大里、盖达尔、徐光耀,既是不畏强暴、维护正义的铮铮铁汉,又是孩子们温柔体贴的知心朋友和领路人。儿童文学,因为他们的存在,拥有了别样的侠骨柔肠。正是来自这些伟大心灵的回响,引领着我们走向辽阔。
其他文献
在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下,充分依靠与利用媒体的传播优势,注重新书的宣传,加强教材的推广,是大学出版社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策略。    在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下,充分依靠与利用媒体的传播优势,注重新书的宣传,加强教材的推广,是大学出版社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策略。近几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十分重视图书的宣传推广工作,不仅关注图书选题建设与营销工作,而且强化出版社网站的图书信息发布工作。特别是
期刊
克罗齐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说,历史小说一定要有现实意义,绝不仅仅是发古人之幽思。如果问历史小说编辑的文化追求是什么,一定是积累文化,传承文明,引领进步。    1999年6月,我到河南文艺出版社工作,从此开始了我的编辑生涯。1999年8月,二月河先生的《乾隆皇帝》最后两部完成,社里组织我们到新郑的一家宾馆,封闭工作半个月以完成编校工作。我刚到出版社,按照惯例要在校对科工作一段时间,所以我
期刊
“大道”与“大药”就在书里,藏在两个房间之间,等着你去拿。两个房间之间有一扇门,张先生告诉我,这两个房间是相通的,中间的那扇门可以打开,这两个房间就是中医与营养学。    最近读了一本有意思的书,书名叫《气血的解析》,书的作者张劲翀是国际营养师、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应用推广工作委员会专家组成员、EMC海外推广与培训负责人,在海内外教授中医和营养课程,弟子来自十多个国家。他将中医与西医的营养学嫁接、沟
期刊
“做不可替代的员工”,对于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时候都应该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态度,一种应该坚持的目标。往小处说,这是成功职场的基本逻辑;从大处讲,这是成功人生的必经阶段。    似乎还没怎么过呢,就三十了。原本以为即使信奉了索罗斯“相信自己的虚妄”的金融哲学,自己也只是一个在转型年代始终坚持奋斗的普通人。  因了《中国青年报》“冰点”的那篇《三十难立:事业像漩涡爱情像传说》的文章,我才发现自己于不经意之
期刊
这类作品读起来明白如话,轻松愉快,滑稽幽默,而且受益匪浅,使孩子身心健康,自然深受大人、小孩的欢迎。因此,《典藏书系》不愧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大手笔,将成为永不落架的经典!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精心策划的《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以下简称《典藏书系》)第三辑出版上市后,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 为了确保这套书的“典藏性”,该社邀请了国际儿童文学界的顶级专家学者共同选择、推荐,还邀请了国内资深翻译专
期刊
《结构调整中的消费转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转型中的消费者行为与消费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有关假说并以广西百色为案例进行了验证,对深入理解消费行为演进、深化消费理论以及扩大消费有积极的作用。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需要特别注重不断扩大消费,持续推动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消费拉
期刊
  
期刊
在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所有的出版机构都是市场主体。所以,你完成目标的方式,必须是市场的,必须是可持续的。    随着中国出版业转企改制工作的深入进行,大学出版社也随即面临着更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行业的改革指导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新的问题涌现出来,其极具典型的发展态势和情况,也引发了业内诸多的思考。大学社改制后的生存发展之道在何方?带着疑问,我们采访了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傅强。  出版广角
期刊
或许,这样一条发展路径,恰是在丰富和完善出版产业的生态景观,客观上凸显出中小型出版社逆势而上的特点,发挥着反向调节的功能。    在整个出版产业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大背景下,多数的大学出版社选择了独立转企、逐步改制、稳健发展的路子,走得艰难是必然的,走得自信也是显而易见的。或许,这样一条发展路径,恰是在丰富和完善出版产业的生态景观,客观上凸显出中小型出版社逆势而上的特点,发挥着反向调节的功能。
期刊
面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我认为,传统出版首先要抓住“文化内容”这一核心竞争力。传统出版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内容资源,更积累了文化内容生产、制作和加工的能力,这个能力将成为我们在数字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传统出版凭借这一核心竞争力,以更开放的心态和更宽广的视角来与IT厂商、互联网、无线移动进行深度融合,建立出版业在新兴文化产业领域的业务体系。最终实现从图书产品的生产销售商,向数字内容增值服务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