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难立背后的隐伤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不可替代的员工”,对于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时候都应该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态度,一种应该坚持的目标。往小处说,这是成功职场的基本逻辑;从大处讲,这是成功人生的必经阶段。
  
  似乎还没怎么过呢,就三十了。原本以为即使信奉了索罗斯“相信自己的虚妄”的金融哲学,自己也只是一个在转型年代始终坚持奋斗的普通人。
  因了《中国青年报》“冰点”的那篇《三十难立:事业像漩涡爱情像传说》的文章,我才发现自己于不经意之间已成了当今中国男人“三十难立”的一个符号。看着文章后如山的评论,曾经自己产生更多的想法只不过是一种被理解、剖析与支持的感动。
  多年以前看到一篇关于英国作家查尔斯·汉迪所著讲述“自由个体与大企业的共存之道”的《大象和跳蚤》的书评,有感于自己大学辍学的现实,自觉或许自己进入大企业的机会无限接近于零……跳蚤化生存已成为我生存路向选择了。一直以为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转型年代,或许全民创业才更符合国情,才更有利于激发社会能动性。
  看完《做不可替代的员工》,我突然意识到,或许我错了,或许和我类似的很多人都错了!虽然,我们并不否认跳蚤化生存的合理性,但人生需要规划,在不同的阶段理应有不同的定位。机遇固然很多,但若想获得还是需要有所准备的。
  毕竟,好的将军更多总是出自基层。比如廉颇,比如李广,比如岳飞,欲成就梦想总免不了来自基层的磨砺。
  一步一个脚印,学校、职场、商场……或许是很多人都避免不了的成长轨迹,也是一个理性的人生发展的必经之路,拔苗助长总落得焦黄。其中,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人的大多数时间都大多是用在职场上。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当我们还没工作的时候,工作都是分配的;当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这段话,在网上流传甚广,一方面固然反映出了80后在当今转型年代的无奈,另一方面未尝不显现出我们中大多数人的浮躁。
  是的,当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有勇气就能致富的时候,我们还是稚气未脱的孩子;当90年代知识开始成为资本的时候,我们还在求学;当2000年代知本(知识+资本)开始成为主流的时候,我们只是刚刚开始……于是,三十难立,房子、爱情近似海市蜃楼!似乎是运气背,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埋怨社会。
  “不甘人下,永争上游”固然可称得上是国人的传统,然而我却已经不能否认80后是浮躁的一代了,至少,我。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营销是需要定位的,在人力资源市场也不能例外,个人的成长一如此理,人生需要规划,人生需要定位。只是在很多时候,因为浮躁,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做不可替代的员工”,对于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时候都应该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态度,一种应该坚持的目标。往小处说,这是成功职场的基本逻辑;从大处讲,这是成功人生的必经阶段。
  找到自己的位置坐稳并竭力让自己不可替代,就如同在市场中发现空白市场然后满足市场需求并形成细分市场的绝对竞争优势,必定能做强做大。
  当“做不可替代的员工”成为我们职场信条的时候,自我、团队以及社会运转的链条,相信都能在我们眼前展现出清晰的图景。假之以时,独立便也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了。
  在某个寂静的深夜,站在三十岁的路口,想想,若是在几年以前有此种职业心态有此种职业操守,自己还是“三十难立”么?缺乏这种理念,未尝不是我们“三十难立”背后的隐伤了。
  《做不可替代的员工》这本书,或许来的有些迟。然而,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但愿这本书能帮助更多人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更多的人生。
其他文献
出版社涉足数字图书出版领域应找准自己的功能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致力于图书内容的生产,而将出版社不擅长的、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所涉及到的数字制作技术交由专门的企业完成,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更好地促进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数字图书出版进入实质性的探索实践,大概起于本世纪与上个世纪之交,已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国内外已有多家出版社加入到图书数字出版的行列,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运行良好、能够盈利
期刊
在“奔奔族”理财书的提升和拓展过程中,阅读重心应从一夜暴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速成主义,向拿来就能用,用了就了灵的实际、实用、实战的阅读取向转变。“奔奔族”读者更渴望的是具备大财富时代的洞察力、解释力、行动力和财智能力。    这年头,把理财不当作自己事的人,落伍了。  众所周知,“奔奔族”(奔奔族:指的是生于1975-1985这10年间的一代人,也是目前中国社会压力最大、最热爱玩乐却最玩命工作
期刊
丛书的出版,集中展示了我国经济学研究者们60年来的优秀研究成果及其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贡献,其实也是对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一切矢志不移、孜孜不倦地投身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创新与发展的研究者的贡献的肯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砸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创新与发展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这其中,我国的经济学家们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他们在人口
期刊
所有华美的意象,繁复的阐释,都是我们哄抬出来的。这种哄抬,让那个最初的世界离我们越来越远,让细草繁花,竟有了古意。幸而《别意》幽幽地、没有什么阻碍地,贴近了这种古意,有对那个质朴但却深广的世界的全部体谅。    对《诗经》的解读,好像是很有一些版本,木心有《(诗经)演》。他依据《诗经》创造性地注入现代内容,写成的《(诗经>演》,每首十四行,整整三百首。傅斯年的《(诗经>讲义稿》,是其课堂讲义,也是
期刊
最根本的原因,恐怕在于其中有什么触动了、摇撼了以至劫掠了我们的灵魂——或让我们的灵魂瞬间出窍,或让我们的灵魂破壳逃生,而更多的时候,是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灵魂仿佛同宇宙中某个神秘信息发生倏然沟通的快慰,从而让我们的灵魂获得自由。    1979~2009,村上写了30年;1989~2009,我译了20年;1999~2009,村上在中国走红log。因此,我决定在2009年出一部关于村上文学的书。书中的
期刊
可以说,“老王”不“老”,王蒙老师的心态非常开明和年轻,称其新锐也并不为过,许多时候,我们发现他吸收新鲜资讯的能力与速度甚至使我们这些比他年轻许多的晚辈也自愧弗如。    近日。“老王系列”新书发布会引起了文坛的瞩目,青年先锋文学作家郭敬明的出席招致许多热议,外界有人猜测属“隔代捧哏”,有人评价“老少和谐并无摩擦”。其实这次座谈形式的巧思妙想,缘起很简单。首先,王蒙老师觉得这四本书“很好玩”,其次
期刊
目前,集团化、数字化、资本化、国际化运营已经成为出版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新一轮出版传媒股热潮方兴未艾。毋庸置疑。上市是出版行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但上市对出版产业的文化责任、主业挺拔、多元发展、内部治理架构、产业运行模式又将产生哪些实质性影响?出版企业上市后又如何规避各种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投资风险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关于上市与否、上市利弊的思考又如何呢?    中国出版业上市的制度绩效分析
期刊
在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下,充分依靠与利用媒体的传播优势,注重新书的宣传,加强教材的推广,是大学出版社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策略。    在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下,充分依靠与利用媒体的传播优势,注重新书的宣传,加强教材的推广,是大学出版社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策略。近几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十分重视图书的宣传推广工作,不仅关注图书选题建设与营销工作,而且强化出版社网站的图书信息发布工作。特别是
期刊
克罗齐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说,历史小说一定要有现实意义,绝不仅仅是发古人之幽思。如果问历史小说编辑的文化追求是什么,一定是积累文化,传承文明,引领进步。    1999年6月,我到河南文艺出版社工作,从此开始了我的编辑生涯。1999年8月,二月河先生的《乾隆皇帝》最后两部完成,社里组织我们到新郑的一家宾馆,封闭工作半个月以完成编校工作。我刚到出版社,按照惯例要在校对科工作一段时间,所以我
期刊
“大道”与“大药”就在书里,藏在两个房间之间,等着你去拿。两个房间之间有一扇门,张先生告诉我,这两个房间是相通的,中间的那扇门可以打开,这两个房间就是中医与营养学。    最近读了一本有意思的书,书名叫《气血的解析》,书的作者张劲翀是国际营养师、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应用推广工作委员会专家组成员、EMC海外推广与培训负责人,在海内外教授中医和营养课程,弟子来自十多个国家。他将中医与西医的营养学嫁接、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