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堂乐歌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影响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_i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堂乐歌是指在中国清代末期、民国初年在新式学堂所设乐歌课中教唱的歌曲。我国早期自己也曾进行过对于音乐教育的改良,所以有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随着西洋音乐文化的传入,使学堂乐歌在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道路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和更卓越的成效。本文试图从学堂乐歌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分析其对我国近现代音乐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
  关键词:学堂乐歌;中国近现代音乐;影响
  一、“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
  所谓“学堂乐歌”,通常是指我国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也常常用于指代清末民初新式学堂中开设的乐歌课,它的产生受到了西方基督教音乐的传入以及早期新式军歌的影响,最早开设在一些教会学校。学堂乐歌是随着新式学堂的诞生而诞生的,在维新变法中起步,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发展壮大。1898年,资产阶级改良派第一次提出在新式学堂中开设乐歌课;1901年建立的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第一次真正的将“乐歌课”列入课程设置;1907年(光绪33年),清政府學部颁布的《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中,第一次将音乐课程正式列入学制文件。此后的二十多年中,学堂乐歌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历史上一次带有启蒙意义的音乐运动。
  在艺术成就方面,学堂乐歌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合唱的起源,开创了集体歌唱的演唱形式,学生们所演唱的歌曲多是依谱填词写成,引入了大量西方及日本学校歌曲的歌调,这些作品大多是单声部的齐唱作品,后来作曲家们开始不满足于这些单旋律的作品,自己创作了一些二部、三部的小型合唱作品,以李叔同的《春游》(三部合唱)为代表,开创了中国合唱创作的先河。
  二、“学堂乐歌”对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影响
  学堂乐歌的特点,基本上是以西方和日本通用的简谱或五线谱记谱,学生集体咏唱的齐唱曲。它曲调大部分选用日本和欧美的通俗歌曲的曲调加以填词而成;少数由中国作曲家作曲、作词;有极少数用中国民间曲调填词。学堂乐歌中大量存在同一曲调被填以不同歌词的情况。
  并随着学堂乐歌的发展,标志着我国民主主义新文化在音乐领域里已吐露出新的幼芽,它不仅在思想启蒙方面给予当时的青少年学生以深刻的影响,而且还使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即群众集体歌唱的形式,在我国得以确立和发展,为后来的军歌、工农革命歌曲及群众歌曲体裁的发展开了先河。同时,引进了欧洲近现代音乐教育体系,使中国音乐近现代音乐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道路,提高了国民音乐文化素质,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培养了大批的音乐和音乐教育人才引进了西洋音乐文化,促进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促使某些新的音乐表演形式的诞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因此,学堂乐歌的兴起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称得上是一次具有启蒙作用的音乐教育运动。
  三、总结
  “学堂乐歌”可以看作是中国近现代音乐的一个重要开端,也就是中国音乐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随着西方基本乐理、演唱形式、乐器、乐谱等陆续由学堂传授而扩及社会,在音乐的社会功能被发掘出来,为此后的五四运动时期中国音乐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并且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开端,有着深远、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静蔚.搜索历史———中国近现代音乐文论选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  刘忠,薛松梅.中国音乐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写作是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是沉下心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绝佳方式。写作在小学阶段主要表现为作文。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想都是要从其自身阅历出发,这无疑需要学生平时对生活有所观察。孩子们所写的内容可以是他们的亲身经历,比如:课堂趣事、课间游戏、比赛竞赛、实验活动、与朋友之间的小
期刊
一学期即将过去,大班幼儿也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学习生活了。如何使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是我们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作为班主任,我从班级的实际出发鼓励幼儿自立、自理,使幼儿在活动中愉快、自主地接受新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是我们的教学重点,而让孩子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性格特征是我们在保育方面的要点。回顾这学期的工作中
期刊
摘 要:小学科学课教师要围绕着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进行更多的创新和努力,要善于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将实验活动开展的更具有创新性生活化的特点,要让小学生认识到科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科学与自己个人未来发展的关系,提升他们的科学课学习和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本文基于小学科学实验课程教学方式的探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课程;教学方式的探究  引言  小学科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知识水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体验式教学逐渐的被应用于教学。对于体验式教学,既是保证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更是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教学过程,它不仅有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本文笔者将通过对体验式教学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详细化分析,旨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体验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一直都是其主要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教学对于提升其学习基础和写字能力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农村地区由于受到地域和经济等方面的限制,导致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能力都普遍较低。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积极创新和优化识字教学活动,进而有效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关键词:农村地区;小学生;识字能力;培养研究  前言:  低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心智思维和认
期刊
摘 要: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仅拉大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同样也拉大了农村入城劳务人员与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心理距离。近年来,留守儿童的问题一直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不少学者都对此种社会现象有所研究,以期能够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本文将从小学生高年级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出发,从成因、现象、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述。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引言  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虽然使我国的经济腾
期刊
摘 要:随着消费升级和教育领域内容的更新迭代,儿童阅读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面对着巨大的童书市场,及公众对童书出版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策划童书选题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文试图提出一些方向性思考。  关键词:儿童;出版;价值;策划  众所周知,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传承活动,人们的精神生活因为阅读而变得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莎士比亚曾把书籍比作全世界的营养品,认为生活里没有书籍,没有了阳光,
期刊
摘 要: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道德理念的重要内容。感恩教育作为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应在小学教育中贯穿于教学始终,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农村地区因教学条件有限而未能将感恩教育融入教学中,因此需要采取以活动为载体的措施实现感恩教育良好开展及高质量教育的过程。  关键词:感恩教育;农村小学;教学活动  感恩教育是我国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元素,由于
期刊
摘 要:本文在研究中以小学数学教学为核心,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构建数学教学结构体系,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  数学是小学基本学科之一,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征,对小学数学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度剖析小学数学教
期刊
摘 要: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话言综合能力的四个基本能力之一。但教师在教授写作技能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花太多精力改正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错误。对于这个问题,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大部分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针对小学生的研究较少小学生英语写作错误分析的研究能告诉教师需要教什么内容,告诉研究者语言学习进展的方式,告诉学习者如何表达出正确的英语句子。本研究是基于错误分析理论进行的。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我校六
期刊